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為什麼將中央駐地選在西柏坡?

毛主席為什麼將中央駐地選在西柏坡?

194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機關和毛澤東進駐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總面積為16440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

周恩來總理在新中國成立後,曾寫道:「西柏坡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前、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

毛澤東在西柏坡-毛澤東197封電報指揮了24場戰役

西柏坡三面環山,一面靠水,毛主席曾說:「西柏坡,果然是個好地方,這個總指揮部選得好。」

那麼,毛主席和中央,是如何從那麼多鄉村中,選中西柏坡的呢?

西柏坡,這個冀西山區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水土肥美。據史書記載,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於唐代,因村後坡嶺上翠柏蒼鬱而得名。1935年,該村一位教書先生將「卜」改為「坡」,又因與「東柏卜」村相對而居,遂改名為「西柏坡村」。

她地處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在一片向陽的馬蹄狀山坳里,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距華北重鎮石家莊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難攻,既適宜危機時刻向山裡撤退,順利時又便於向城市進軍。從經濟條件來看,西柏坡村一帶村莊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灘地肥美,地寬糧豐,稻麥兩熟。聶榮臻元帥曾這樣說過:「平山縣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較發達的農業經濟,有利於保障軍民的經濟供給,為黨中央駐地提供物質基礎。

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中共中央領導人辦公處所

還有抗日戰爭時期,能打善戰的平山團很多武裝力量都是「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

燕趙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抗日烽火一起,河北平山青年紛紛參軍,組建平山團。當時,晉察冀邊區武裝力量不足3000人,平山團的人數就佔到了50%以上。

平山團第一任團長為陳宗堯,政委為李銓,平山團後改編為八路軍359旅718團。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村舉行,毛澤東在全會上作報告

1939年5月,在著名的上下細腰澗殲滅戰中,平山團激戰五天,全殲被圍之敵,殲敵1000餘人,繳獲步兵炮2門,迫擊炮3門,重機槍6挺,步槍451支,戰馬百匹,創造了359旅對日作戰的輝煌戰績。1939年5月20日,聶榮臻發布命令嘉勉平山團:

「平山團歷來作戰勇敢,素有盛名……是平山人民的優秀武裝,是邊區人民的優秀武裝,是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

1939年10月,平山團奉命西渡黃河,負責延安城防警衛,團部設在米脂縣。1941年,平山團開赴南泥灣墾荒。

在此期間,毛主席曾數次接見過平山團的幹部、戰士。在接見平山團團長陳宗堯時,毛主席曾在他的筆記本上,親筆寫下了「模範團長」四個大字。而平山縣,也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模範縣。

平山縣戰略地位重要,交通便利,能進能退;平山縣的群眾基礎又好,自然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央指揮所的不二之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蔣經國為什麼傳位給李登輝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太平天國竟在南京積聚這麼多財富?專家:金銀珠寶都被這些人掠奪了!

TAG:談文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