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芾與蘇軾交遊的珍貴記錄

米芾與蘇軾交遊的珍貴記錄

米芾行書作品《紫金研帖》,淡牙色紙本

縱29厘米,橫40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紫金研帖》為米芾與蘇軾交遊的珍貴紀錄。1101年蘇軾從海南島返回江南,專程到真州(江蘇儀征)拜訪米芾。這是兩人久別之後的重逢,米芾拿出心愛的謝安《八月五日帖》希望蘇軾題跋,離開時蘇軾還借走了米芾珍愛的文房紫金硯。一個多月後,蘇軾卒於常州,後人準備以此硯石一起陪葬,米芾聞訊希望能夠追回這方名硯。

釋文:

蘇子瞻攜吾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大意是:之前蘇子瞻(蘇軾)從我這裡借走了紫金硯台,並且囑咐他的兒子,等他去世後要將這紫金研,當做陪葬品一起入殮。現在我拿回了紫金研,不想讓它來當陪葬品。因為一件流傳給後世子孫的物品,怎麼能夠可以與人的遺體這種已經完全涅槃、修成正果的聖潔之物放在一塊呢?

米芾與蘇軾相差十四歲,兩人交往的時間長達二十年。兩人的友誼可以追溯到元豐年間(1078-1085),當時蘇軾就對米芾的書法詩文稱譽有加;之後蘇軾雖在仕途上屢遭貶謫,不過兩人仍時常以詩文往還,而他還曾親自拜訪米芾位於潤州(江蘇鎮江)的居所。1101年夏天,蘇軾特別在真州避暑遊歷,卻因貪圖涼爽不幸受到風寒,米芾親自贈送藥材。然而,不幸的是蘇軾於當年病逝,結束了兩人近二十年的情誼。

宋代何薳《春渚紀聞》記載說:「一日上與蔡京論書艮岳,復召芾至,令書一大屏。顧左右宣取筆研,而上指御案間端研,使就用之。芾書成,即捧研跪請曰:此研經賜臣芾濡染,不堪復以進御,取進止。上大笑,因以賜之。芾蹈舞以謝,即抱負趨出,餘墨霑漬袍袖,而喜見顏色。」

而此《紫金研帖》所提到的硯是否為徽宗所賜不得而知,但這段宋代就有的傳言也是可以反映米芾因愛硯而產生的種種趣事。

對於《紫金研帖》中所提及的紫金硯,米芾自己在《寶晉英光集》中提到:「吾老年方得琅琊紫金石,與余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出其下。新得右軍紫金硯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斯不復用此石矣。」

紫金石產於青州(今山東),米芾晚年得之,與其家藏右軍硯相同,並認為尤勝端、歙硯,評為人間第一品。

因為一方硯有了其故事,更是造就了一件書法史上的珍品《紫金研帖》。此帖書寫瀟洒俊逸,雖為晚年之作,其鋒芒肆意之處仍未消減。宋克說:

「米元章書,筆鋒燦爛,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當逸處,卻有懶筆。如高陽酒徒,醉後便欲憑兒。」

《紫金研帖》作為米芾晚年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性,更是記錄了書法史上兩位大家的一段往事,見證了兩位書家的情誼與生活癖好,意義非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 的精彩文章:

古代筆法的遮蔽
如何欣賞王鐸書法?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