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綹陽光射入古畫中,專家激動得顫抖:千年秘密竟隱藏在草葉之中

一綹陽光射入古畫中,專家激動得顫抖:千年秘密竟隱藏在草葉之中

山水畫,是中國古代文人推崇的畫種之一,是以描繪山川湖泊等大自然景色為主的繪畫。根據史料記載,山水畫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已經出現,但卻依附於人物畫,只是作為背景而存在;到了隋唐時期開始獨立於人物畫之外;發展到唐末五代、北宋時期山水畫忽然興盛起來,湧現出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優秀畫作,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元朝山水畫開始脫實務虛,傾向於寫意畫法,崇尚筆墨神韻,開創出嶄新的畫風;明清時期至今,山水畫得到了很好的繼承,並且出現了一大批非常著名的國畫畫家,例如八大山人朱耷、石濤、吳昌碩、齊白石等等。

山水畫的傳統分類方法主要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說起中國的山水畫,就不得不說在我國台灣省的台北故宮博物館裡面所珍藏的一幅據說距今已經1000多年的古代珍貴山水畫作,其構思之奇、技法之高,氣勢之磅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絕世孤品!

這幅畫尺幅很大,高度有兩米多,寬度有一米多,面積竟達2.12平方米,這在歷代所流傳下來的古畫當中是非常少見的大幅作品。這一幅巨大的畫作,構圖十分獨特,完全不同於前代的古畫構思,其章法突兀,讓人咋舌。

打開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山脈,而且這一座巨山竟然佔據了整個古畫的2/3的面積,顯得非常的誇張,但也正因為如此,突出了山的雄偉,表現出一種厚重凝實的氣勢和大自然不可征服的神秘感。

山上叢林密布,樹木茂盛,在兩座山的相接處有一條白色的瀑布飛流直下,給凝重靜肅的畫面增添了一分愜意的動感。而在山的羊腸小道之上正行走著一支商隊,其中有四隻騾子正馱著沉甸甸的貨物向山上走去……。

這一幅畫得如此精美的畫作,雖然讓後世的專家都驚嘆不已,但因為史料上對它記錄的文字非常的稀少,再加上整個畫面上沒有任何的文字留下,也就是說沒有落款的日期和署名以及題跋等等,因此讓古畫作者的身份成為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一直困擾著專家很多年。

專家對這幅畫的畫風、技法、材質等等方面進行多方考證後判斷,它是一幅北宋時期的畫作,但苦於上面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因此無法確定它的真正的作者身份。

這一個謎團一直困擾了人們1000多年,直到1958年8月5日,台灣故宮博物院的院長李霖燦在例行檢查當中藉助一綹陽光的照射,意外破解開這個困擾學者1000多年的千古謎團。

當時,李霖燦把這幅畫從防潮防蛀防火的古書畫儲存櫃里拿出來,把它掛在牆上來細細的觀賞,因為室內光線不足,影響他的觀察,他就撥開了遮蔽光線的窗帘。

因為李霖燦是一個近視眼,看東西不是那麼清楚,所以他就拿出了一個放大鏡來進行仔細的觀察,他一邊鑒賞一邊還讚不絕口嘖嘖稱奇,不過此時,他心裡最關心的卻是怎麼才能解開這幅畫的作者之謎?

說來也巧,當他抖動這幅古畫的時候,正好一縷陽光從窗戶外面照射到這幅畫的畫面上,而且正好照在了茂密的林蔭草葉之上。

當時他用放大鏡剛好掃過,匆匆一瞥,忽然發現草葉上面好像有文字,於是他又把放大鏡倒回來放在草葉上仔細的觀察。這一次他確鑿無疑的發現了,在這片草葉上用極微小的文字赫然寫著「范寬」兩字。

李霖燦一看,激動得尖叫起來,全身發抖,驚喜的哦道:「終於給我發現了!我終於破解開了這一幅畫作作者的身份之謎了,真是天助我也!」

聞訊趕來的其他博物院工作人員都紛紛上來圍觀,他們通過放大鏡真的在畫中的草葉間,發現了這兩個文字!他們都料想不到,困惑了學者1000多年的千古之謎的謎底居然就隱藏在草葉上面!真是讓人無法想像,匪夷所思!

李霖燦以及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據此確認這畫的作者就是北宋畫家范寬,而它的名字就叫做《溪山行旅圖》。

為什麼好好的一幅古畫,作者卻要這樣把自己的名字隱藏起來呢?原來在北宋時期的畫師們普遍認為繪畫與文字是兩個獨立的學科門類,不能混在一起破壞它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假如在畫面上題字、落款就會破壞了整幅畫的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因此這個時期的畫家大部分都會把自己的姓名隱蔽起來,讓觀眾能夠一心一意的欣賞畫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這些被隱藏起來的畫家姓名,大多都以極微小的字體寫在畫中毫不起眼的地方,比如樹葉,草根、牆體或者石頭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灑聊武俠 的精彩文章:

這15個草書單字,認識5個以上算你牛!
故宮每天開門前,工作人員都要先對裡面大喊一聲,這是為什麼呢?

TAG:瀟灑聊武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