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真正含義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真正含義

問:金剛經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是不是說對如來藏法證悟的程度不同而有差別?也就是對空性的證悟程度不同?

答:聖賢人包括聲聞阿羅漢和緣覺辟支佛,還有菩薩和佛,叫作四聖,其中小乘初果二果是賢人,明心以後至初地菩薩之前是賢人。前兩種聲聞和緣覺人是小乘根器,不走大乘成佛之路,不參究大乘如來藏法,也沒有證悟如來藏,只有大乘菩薩才能參究如來藏證悟如來藏,這是大乘菩薩與小乘聲聞緣覺的區別。

佛所證得的無為法,是最究竟徹底的,不但我空,法也空,我執法執全部斷盡,心中空空如也,連如來藏法也空也不執。證得大乘如來藏的菩薩是證得了如來藏這種出世間無為法,以後七識心也會越來越無為,像如來藏一樣在有為法的造作中心行卻是無為的,既有為又無為;而小乘聲聞人是證得了五陰無我的我空,這是小乘的無為法;緣覺證得了十二因緣的緣起法,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所以是空,這也是一種無為法。之後聲聞緣覺的心就要無所造作,七識也要無為,褶皺無為性與如來藏有所不同,如來藏是在一切有為法的造作心行是無為的,是不廢有為的無為,而聲聞緣覺是要廢棄有為的那種無為,連成佛度眾生這樣最有意義的大事都不為,佛說為焦芽敗種的無為。

聲聞和緣覺證得的無為法是一種假相,是依真正無為的如來藏才有的,不究竟也不真實,還把法相當作真實有的,把三界和六道當作真實有的法,把苦受當作真實有的。不知道都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實質是沒有的,都是如來藏性,所以他們證得無為法的層次很低。菩薩雖然證得了如來藏無為法,層次比聲聞緣覺要高,但是由於修為程度不夠,沒有完全依止於如來藏,心行還不是完全的空和無為,也是不究竟的,只有佛才是究竟的徹底的無為。

有人說聲聞緣覺也證得了如來藏,如果是這樣,那麼聲聞緣覺也是菩薩,與菩薩沒有區別,發心應該一樣,願力應該一樣,都應該繼續深入修行如來藏法,走菩薩之道,自利利人。可是他們的行為卻與菩薩道相違背,慈悲心沒有發出來,害怕三界苦,害怕自己輪迴,不肯繼續修行,不肯救度眾生,選擇了入涅槃,完全不是菩薩心行。

如果聲聞緣覺也證得了如來藏,那他們就應該知道如來藏在五陰身上是如何運作的,是如何出生五陰身執持五陰身的,就不應該害怕有為法和三界苦而選擇入涅槃,可他們對如來藏法完全無知,不知道五陰苦也是幻化的,不用害怕躲避。證悟如來藏應該能現前觀察如來藏,如果只是聽到如來藏的名字就相信有如來藏,那離證悟還有十萬八千里。所以聲聞緣覺絕對沒有證悟如來藏這種無為法,而是證得小乘五陰無我和十二因緣這種無為法。由於證得無為法的不同,聖賢們才有大小高低不同的差別,菩薩們也因為證得如來藏的程度不同,而有智慧和果位上的差別。

外道也有無為法,修到四禪定的時候,就是不動無為,身心都不動,沒有呼吸,沒有脈搏,沒有心跳,沒有分別,沒有心念;修到無想定,意識滅了,心更無為;修到非想非非想定,意識滅去受和想兩個心所法,叫作想受滅無為。不做不行不動,就是生滅法的無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脫般若唯識 的精彩文章:

思想念頭是如何解決的

TAG:解脫般若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