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第七轉「溫養」九轉還丹

第七轉「溫養」九轉還丹

溫養即是溫養聖胎,實喻保守此元氣之不散也。前節既採得金丹大藥,逆運河車,轉大周天,透過三關,載於玄關,用烹煉之功,

煉化陰神,識性,妄念,自此神光寂照,須臾不離,合成虛境,溫養聖胎,乃專壹,猶如雞抱卵之至誠,恰似龍含珠,時時靜守玄關竅,

免得爐中水火寒,此時陽氣未純,有餘有陰氣未盡,須要防危險,所以至誠,保守胎元不虧損,要念茲在茲,念之天理,即抱正念,如明月之當空,念之人慾,即有妄想,如浮雲之蔽日,須能壹念不生,靜極自生動機,

有壹點純陽之物,從丹田升上中宮,欲與道胎,合為壹處,則自往下,轉回尾閭,而上於頂,降於玄關,此物是無為助胎至寶,如有現此妙境,

當要謹慎轉之,所以在克念可以作聖,不視不聞,存覺性,無思無念,養胎仙,須知元氣為結胎之本,呼吸為養胎之源,再者,元氣有生活之理,呼吸有資養之機,元氣生時,使之歸源,助我胎之圓滿,呼吸綿然,

使之純調,助我胎之化育,則心依息平,而息亦隨心平,心息相依,神氣相含,息之往來,如有如無,不急不緩,聽其自然,任其自如,

故調其息,定養其神,明道胎初凝,後天之息,本似於有,不著於有,聖胎既結,意在其中,寂然不動,心常覺悟,勿忘勿助而養,勿寂勿照而溫,自然氤氳二氣,升降循環不絕,周天亦自轉,其元氣同流,

激去五臟六腑之陰氣,即變成純陽於體,由此而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竅,無不通達,打成壹片明鏡,凡軀自忘,道胎永存,

昏昏默默,渾渾淪淪,則神入其氣中,而此氣包住其神,外則我虛無寂滅之性,在於氤氳瑞氣之中,其時陽光發現,普照全體,

內則壹派天然之佛性,無形無象,又無內無外,就可以欣喜,則性朗朗兮、如秋月之明,而命融融兮、如熏蒸之醉,其骨肉如沐浴,

而心性似太空,通達無為兮,安寂六根,靜照六識兮,空盡五蘊,身似浮雲兮、實合泰山之不動也。

若溫養聖胎者,照最初築基坐法,枷子放下,眼漏壹線之光,守玄關,約量數分鐘,就可以沐浴,此時最忌妄念,武火不用,全用文火,

溫養聖胎,壹呼壹吸,隨其自然,亦不著而存心意,又不放心意,則不使陰魔作祟,煉陰保陽,而金丹自固矣。前節烹煉,譬喻煮飯,

起初用猛火而煮,後米已成飯,但有水分未幹,所以余燼熱度,自然飯不太過,乃是自定之文武火候,火候若不平和,即金丹被損,恐焚化之危險,烹煉金丹多用武火,須合身中三昧真火,此火者,身心意大定後,

可謂三不昧,而成也。此為煉魂制魄,而成金剛真性,到此溫養聖胎,定要用文火,須能知進知止,若不知進或止,當用文火之時,而再用武火者,所成之藥物金丹,定被武火逼散,學者,到此功程,當知危險,

至要謹慎,此為小溫養,須知小溫養之功,不但靜坐進功時,要保守元氣之不散而已,在行住坐臥,都要小心註意,現在所說之溫養,

乃每日每時之溫養保守,故謂小溫養,至元氣結聚,溫養道胎,即謂大溫養,雖分有大小溫養,但其原理原同,只要防止心意不動,

使元神元精能合壹,關於溫養道胎,須要經過,九年面壁功夫,方得本性圓明,而出聖胎,故謂之大溫養也。學修煉之人,

今聽此重復之言論,定有疑問,總要抱信心,尊師重道,在受苦遇難考中,亦要精進,若能煉到此功夫,雖免說明,已無不知之處,

切莫溫壹時,而放棄寒雨時,如此修法,任有精勤用功,亦決定不能成功,得道果也。

註:溫養,古傳為藍采和祖師傳授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註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

6、金鎖玉關面授北京開啟,大師授課不留私。最新(12月2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歲末又到了破小人局、設招財局……為明年布局的時間了
性命雙修金丹正法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