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黑茶:緩慢的藝術

黑茶:緩慢的藝術

黑茶:緩慢的藝術

在茶葉界

綠茶比喻為不知愁滋味的輕狂少年

把紅茶比喻為艷光四射的俊俏舞娘

將單樅比喻為風姿綽約的成熟貴婦

將武夷岩茶比喻為剛毅果決的俠士

唯安化黑茶被稱為學富五車的智者

在茶人的眼中

安化黑茶是采天地之靈氣

采日月之精化

得自然之造化的茶中聖品

安化黑茶益於時光的流逝,惠於歲月的洗禮

安化黑茶可稱為是時間「緩慢的藝術」

安化黑茶的「慢」,一個方面指的是其製作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與世界上的其它名茶相比,安化黑茶的製作工序繁瑣:殺青、揉捻、渥堆發酵、七星灶烘培(現代工藝多數為電焙)做成黑毛茶,然後經過數月乃至數年陳放,再做成成品(三尖、三磚、一花捲),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

尤其千兩茶被稱為世界茶王,工藝更為複雜,要由5-7名壯漢一起製做才能完成,再經過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出廠。

剛剛製作完成的安化黑茶,要成為優質的黑茶,還需要用時間來為其注入靈魂,使其富有生命。

安化黑茶的另一個慢,指的是其品質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本來,對大多數的茶葉來說,新就意味著優秀的品質,故有「茶要新,水要活」之說。但對於黑茶確是以陳為貴,越陳越香。

新茶,往往能在色香味形上,讓人耳目一新。

但以新作為評判茶葉品質的標準,卻不適宜於安化黑茶。事實上,有的茶葉品種經過適當的貯存以後,相反會提升其品質。

當然在好的原料基礎之上,利用時間的力量,將茶葉品質推向極至的,則是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在製作完成以後,有一個「後發酵」的過程。

在純自然狀態下的「後發酵」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安化黑茶才能完成脫胎換骨的改造,湯色酒紅、口感醇厚,去除苦澀、留下陳香、糯香或樟香、蘭香,只有喝過才能慢慢體會。

因此,瀰漫著歲月芳香的優質安化黑茶,都可稱得上是「時間之手」創造的藝術。

從這一點上看,安化黑茶倒像法國紅酒,有著越老越香的特性。當然前提是好的原料才有存放價值和轉化空間。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那些積澱了厚厚時光的安化黑茶才稱為「能喝的古董」。

安化黑茶收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切忌急功近利,好原料轉化的很快,往往幾個月口感就有很大的變化,但收藏過程中的環境等因素都很重要,一定在通風、乾燥、無異味的環境下存儲。(來源:中國黑茶網)

(分享茶道文化,認識喝茶養生,了解更多茶資訊,歡迎關註:黑白茶文化 微信公眾號:XinXueCiH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品茶識男人,茶香識女人!
女性「五期」不宜飲黑茶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