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臂臑穴: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臂臑穴: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臂臑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頭沖,頸沖、背臑、臂腦。屬手陽明大腸經。臂臑為手陽明絡之會。臂,通指上肢,臑指上臂,臂臑穴於上臂臑外,故名臂臑。

【腧穴釋義】

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動物的前肢,為靈巧、好動之意,此指穴內氣血物質為陽氣。該穴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而使臂能活動自如,故名。

頭沖、頸沖穴。頭、頸,指穴內物質運行的部位和方向。沖,指穴內物質的運行狀態。頭沖、頸沖名意指本穴的陽氣上沖頭、頸各部。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強盛,其運行為從天部層次直上頭頸,故名。

手陽明絡之會。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故為手陽明絡之會。

【取穴位置】

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皮膚由臂外側皮神經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組織。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過三角肌中點。該肌由臂叢後束腋神經支配。

【功能主治】

功能: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主治

運動系統疾病:上肢癱瘓或疼痛,肩周炎,顱頂肌肉痙攣;

其它:眼病,頸淋巴結核,頭痛。

【穴位配伍】

臂臑穴配光明穴治目疾。

臂臑穴配肩髃穴治肩臂痛。

臂臑穴配臑俞穴、肩髃穴、肩貞穴,治肩臂不可舉。

臂臑穴配曲池穴、天宗穴、肩髃穴,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1寸,局部酸脹;2.或向上斜刺1~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脹,可向整個肩部放散。 灸法:艾柱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肩關節周圍炎、頸淋巴結核等。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揉揉胸口「一個點」,能調很多病!

在艾灸中,何為重灸!

艾灸方法大全

艾灸和不艾灸到底啥區別?

奇經八脈中的 「大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怎樣才能除腳臭
在健康問題上,你自己比老天爺管用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