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夏風韻·古籍專欄|《欽定天祿琳琅?新定三禮圖》賞鑒(二)

華夏風韻·古籍專欄|《欽定天祿琳琅?新定三禮圖》賞鑒(二)

原標題:華夏風韻·古籍專欄|《欽定天祿琳琅?新定三禮圖》賞鑒(二)


《新定三禮圖》,是宋代著名學者聶崇義參互考訂多種古代典籍纂輯而成。該書是流傳至今解釋中國古代禮制附有圖像較早的一部文獻,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得到各界的高度評價。清乾隆帝曾在「天祿琳琅」舊藏《新定三禮圖》留下御題詩,足見其對該書的珍視。


為使讀者進一步感知《欽定天祿琳琅·新定三禮圖》之美,現擇取中國國家圖書館為《欽定天祿琳琅·新定三禮圖》所作的提要分享給諸君。


《欽定天祿琳琅·新定三禮圖》


《新定三禮圖》二十卷?(宋)聶崇義集注?清康熙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解》本?清高宗弘曆題詩。版框高二十點六厘米,寬十六點二厘米。每半葉十六行,行二十二至三十三字不等,白口,左右雙邊。


聶崇義(生卒年不詳),洛陽人。少舉三禮,善禮學,通經旨,受世人推崇。五代後漢乾祐(948~950)中,累官至國子《禮記》博士,校定《公羊春秋》,刊板於國學。後周顯德(954~960)中,累遷國子司業兼太常博士。《宋史》有傳。

《新定三禮圖》二十卷,是聶崇義取《周禮》、《儀禮》、《禮記》舊圖,重加考訂纂輯而成,也是流傳至今解釋中國古代禮制並附有圖像較早的典籍。書中有圖三百八十餘幅,文字十餘萬言。其所繪圖像援據經典,考釋器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北宋建隆(960~963)中書成,宋太祖趙匡胤覽而嘉之,賜聶崇義紫袍、犀帶、銀器、繒帛等,並詔令頒行天下。《新定三禮圖》歷代多有刻本、抄本行世,但題名不一,或題作《新定三禮圖》,或題作《三禮圖集注》,或題作《三禮圖》。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以及《宋史?藝文志》皆有著錄。


此本《新定三禮圖》,清人彭元瑞在《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卷一著錄曰:《御題三禮圖》一函四冊,宋聶崇義撰。崇義洛陽人,書二十卷。揭銜通議大夫、國子司業兼太常博士、柱國、賜紫金魚袋臣聶崇義集注。前有序,通部分十六門,上圖下說,末卷則其目錄也。考《宋史?儒林傳》,崇義善禮學,周世宗朝命圖郊廟、祭器、祭玉,領以竇儼。崇義因取諸家《三禮圖》重加考正,至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四月表上之,儼為序。太祖下詔褒獎,賜以冠帶器幣,命儒學三五人蔘論裁定,尹拙、竇儀與崇義互相詰難。《傳》載其文特詳。是書《通志堂經解》亦翻刻,此槧法紙墨俱古,乃原栞也。書末識云:「《三禮圖》始熊君子復得蜀本,欲以刻於學。而予至,因屬予刻之。予觀其圖度未必盡如古昔,苟得而考之,不猶愈於求諸野乎。淳熙乙未(二年,1175)閏三月三日,永嘉陳伯廣書。」按,《三禮圖》雖承旨撰定,而南北宋儒者多不徵信,若沈括、歐陽修、趙彥衛、林光朝、洪邁皆議之,故伯廣亦云「度未必盡如古昔」也。伯廣,平陽縣人,紹興庚辰進士,終通判明州。識中所云,熊君子復,乃熊克字。克以直學士出知台州,伯廣蓋其時學官耳。御題《題宋版聶崇義三禮圖》:「尚忠尚質尚乎文,三代因之政己分。何必衣冠定相襲,要知和敬有尊聞。觀圖可識雎麟意,撫冊猶欣蘭芷芬。汲黯讜言對漢武,懷哉那復更云云。癸卯仲夏,御筆。」鈐寶二:曰「古稀天子之寶」,曰「猶日孜孜」;上鈐寶二:曰「乾隆御覽之寶」,曰「古希天子」。每冊首末有史氏收藏圖章,自稱家傳翰院。考南宋時,史氏以四明、眉山兩派為盛,而四明尤著,浩及彌遠、嵩之三世為相,彌大、彌堅、彌鞏、彌宇、彌寍、能之、雋之、岩之多官館閣或其家藏籍也。



《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

此書為《通志堂經解》本《新定三禮圖》,其底本為宋淳熙二年(1175)鎮江府學刊刻,由陳伯廣主持梓行。目前所知,宋淳熙二年鎮江府學刊刻的《新定三禮圖》,尚存世間,為海內外孤本。而納蘭成德的《通志堂經解》本,使宋淳熙二年鎮江府學刻《新定三禮圖》化身千百,「嘉惠儒林」!從《天祿琳琅書目後編》著錄可知,乾隆皇帝及館臣誤將此書定為宋版,故有「是書《通志堂經解》亦翻刻,此槧法紙墨俱古,乃原栞也」之語。此書卷首有乾隆皇帝御題詩,與《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卷一著錄略有出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