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00幅龔雪清作品,太美了,超贊!

100幅龔雪清作品,太美了,超贊!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

感謝龔老師的教程,幫助到更多學習繪畫的朋友!

第一步

一、白描勾線:鯉魚用中墨,紅牡丹用濃墨,白牡丹用淡墨,近處葉子用濃墨,遠處葉子用淡墨,枝幹用中墨。鯉魚及牡丹用線稍細,葉子及枝幹用線稍粗。

第二步

二、花頭用中等濃度白粉在左上方受光處統染。綠色葉子用草綠色統染,可作為環境色染至花頭部位。紅色葉子用曙紅+草綠統染。水用淡墨青色統染,統染位置在魚尾及魚身後部分。

鯉魚採用濕畫法,黑魚用淡墨分染,紅魚用大紅+墨分染,染法相同:1、先把魚頭打濕,再用極淡的顏色在魚頭部染中線,染至魚眼處分叉,魚鰓前後各染一道橫線。

2、把魚頭中線顏色延伸到背鰭根部,過渡至魚尾變淡。3、魚身正線,側線分染,留出淺色高光帶,將顏色過渡到魚尾。4、分染眼睛外邊緣的凸起。5、分染魚鰭空白處。

第三步

三、紅色花頭用大紅+墨調墨紅色分染,反瓣用色較淺,花瓣邊緣注意留白。白色花頭用黃+墨分染花瓣根部。綠色葉子用墨青色分染,正葉留雙水線,反葉留單水線,翻折處邊緣留水線。紅色葉子用曙紅+少量草綠色分染。鯉魚在上一步基礎上繼續深入。

第四步

四、紅色花頭用墨紅色繼續深入,適時分染花瓣折皺及花瓣肌理。白色花頭在上一步的基礎上用藤黃分染花瓣根部。綠色葉子用墨青色繼續深入,紫葉子用胭脂+太青蘭調暗紫紅色分染。

鯉魚:黑色魚鱗用淡墨色隔行分染,分染時採用濕染法,濕染時水筆不要靠線,染至尾部時注意虛實,顏色干後再交叉分染。紅色魚鱗用大紅+墨調淡,染法同黑魚。刻畫鯉魚時,背部要留出水線,頭部高光要留的自然,魚頭與身體交接處顏色較重,最後統染魚鰭時要留出最前端的白刺。

背景色:用藤黃在白花上部統染,可適當染至花瓣,右上角留白。用橙色在白花右部、紅花左下及右下方統染。

第五步

五、紅色花頭用大紅色分多次平塗罩染,可作為環境色染至葉子。白色花頭上半部分用淡紫色點染花瓣邊緣,下半部分用草綠+花青調藍綠色點染花瓣邊緣。葉子用草綠罩染正反葉,不出線平塗,可將顏色作為環境色染至花瓣。左上角葉子用草綠統染,將綠色過渡至紫色葉子。樹榦用赭綠點染。

鯉魚刻畫:1、魚眼用墨+藤黃調黃綠色分染眼白2、黑魚魚鱗用中墨勾出較重魚鱗根部斑紋,魚鰭用中墨勾細線。紅魚用墨紅色,畫法與黑魚相同。3、黑魚用墨青色罩染頭部,向四周暈染開,魚身留出高光,魚鰭用墨青色統染,尾鰭不染。紅魚用藤黃色罩染,罩染位置與黑魚相同。4、黑魚紅魚都用藤黃提染身體部位,面積不要過大。5、用淡胭脂分染鯉魚嘴窩、須及魚鰭處。

第六步

六、紅色花頭用藤黃在受光統染,然後用藤黃+白粉提染花瓣邊緣;白花用白粉提染,注意暗面提染面積不要過大。嫩葉用藤黃罩染,葉子及枝桿用三綠+藤黃+白粉調六綠提染,提染範圍包括正葉亮處、反葉及嫩芽,同時用六綠提染白花反瓣環境色。黃色葉尖及樹榦用赭黃色留水線倒染。近處葉子用白粉局部勾邊,以體現葉片厚度。

點蕊時先用朱標+白粉打底,注意聚散疏密,然後用藤黃+白粉,立粉法畫第二遍,干後用白粉將近處的蕊提亮。最後用淡胭脂醒線。整體調整後題字鈐印,完成。

局部圖

第一步

一、白描勾線:蟈蟈用中墨+,用線較細,須部只勾出須座即可;南瓜、竹桿用中墨;近處葉子用中墨,中部葉子用中墨到中墨減過渡,最遠處葉子就淡墨。花用淡墨,花萼用中墨。

第二步

二、南瓜及瓜花用濕染在處光處統染白粉。綠色葉子用草綠色統染,紅色葉子用紅色與綠色接染。用胭脂+墨統染南瓜右上瓜藤處及部分葉子的局部。背景用藤黃在畫面左上方統染,左上角留白。用花青+少量墨在南瓜右下方及左下方統染。

第三步

三、1、綠色葉子用墨+少量花青調淡墨青色統染,染色時避開紅色葉子,染大葉子時分片統染。遠處葉子用濕染法統染。可將余色染至背景。右方紫紅葉子用胭脂+墨調淡黑紅色統染。

紅葉及蟲咬部位:用硃磦+少量大紅調橙紅色,將紅色葉子統染,蟲咬部位留水線點染。因後期還要做肌理,故南瓜葉子不必染勻。

2、南瓜用草綠+赭石調偏黃的赭黃色,統染南瓜及瓜蒂暗部。瓜花用鵝黃色統染,可將余色染至背景。竹桿用橙色系+墨按照結構分染,注意下方竹桿要虛。

3、蟈蟈用花青+藤黃+少量墨+赭石調暖一點的青綠色,用小筆分染細節,留出高光,眼珠用染高法。

第四步

四、1、葉子及瓜藤:綠色葉子用墨青色分染,葉子陽面留出光帶。分染葉筋時在弧線外側分染,注意葉尖留白,與紅葉接染。反葉留水線倒染,細藤用染高法分染,老藤分染暗部。

紅色葉子用橙紅色在葉脈弧面分染,與綠色接染。蟲咬部位用橙紅色點染,可將余色染至背景。紫紅色葉子用胭脂+花青調紫紅色分染,並與綠色接染。注意紫紅葉上方要虛下去。同時用此色分染竹桿暗部。水筆余色可染至背景。

2、南瓜在統染的基礎上,繼續用赭黃色按結構線分染。瓜蒂用赭黃色+少量硃磦統染。然後用硃磦+墨分染出結構,同時分染瓜蒂周圍及南瓜暗部。

3、瓜花用鵝黃+硃磦統染,並分染翻折處,邊勾邊染做出肌理,注意疏密聚散。

第五步

五、1、葉子及瓜藤:綠色葉子用墨青色統染,使葉子整體協調,染至瓜花時,將顏色染在花瓣邊緣,同時用墨青色分染瓜藤。干後用墨青色分染肌理,用色比分染的顏色稍重。橙色與紫色葉子染法同前。

2、南瓜用赭黃色繼續深入,然後統染南瓜暗部。

3、蟈蟈用墨+少量花青分染細節,用小筆將關節及暗部加重。然後用勾線筆勾蟈蟈腿部及身體斑紋,尾尖用色較深。干後重複加重,將底色打足。最後將背部分染淡赭石色。

第六步

六、1、葉子及瓜藤:綠色葉子用淡草綠色罩染,罩染時可將綠色染至南瓜暗部,與紅葉接染,余色可染至背景。干後用六綠提染反葉、須、藤、花苞尖部、正葉尖部、正葉受光處、小萼片、花瓣局部、瓜蒂受光處。然後用濃白粉勾葉子邊緣。最後用硃磦提染局部葉片。蟲咬部位用赭石+墨點染。

2、南瓜用稍濃的赭綠色勾出花紋,可從小面積勾起,臍部花紋過渡為細長形狀。然後用赭黃色統染暗部,再用中濃度白粉在南瓜受光處提染。最後用六綠提染邊緣反光處。瓜花用硃磦+鵝黃分染,分染時正瓣留雙水線,反瓣染出肌理。注意花瓣虛實。在分染基礎上統染一遍藤黃或鵝黃,然後用白粉提染。

3、蟈蟈用草綠色罩染,背部顏色較淡(結合分染)。然後用胭脂分染身體暗處,用六綠提染身體亮處。眼睛用六綠分染後,用白粉點高光。最後用硃磦+墨勾出蟈蟈的觸鬚。

局部圖

《蕉下戲游圖》

第一步:

錦鯉用大紅+墨,勾線用筆遊絲描,墨色採用中墨,不可過重。紅色花朵用色赭石+墨,用細筆勾出,注意用筆頓挫轉折。黃色花瓣用赭黃勾出,葉子正葉用花青+墨勾出,墨色為中墨,反葉用稍淡勾出。花苞用淡墨綠勾出。

第二步:

整體鋪色定調,用草綠平塗葉子大的結構,用赭黃+墨點染葉子破處,花瓣用胡粉平塗,不可過厚,厚了分染色彩時會泛起,而染花畫面。錦鯉用朱紅平塗,用朱紅+墨分染魚鱗,用色要淡。為下一步做好刻畫準備。

第三步:

葉子正葉用草綠+赭石調成淡色分染,留水線,水線不易過寬,比線條稍寬即可。反葉用淡草綠分染,芭蕉桿、花苞尖用顏色採用低染法分染,紅色花瓣先用胡粉平塗,干後用胭脂從根部向邊緣分染,顏色薄塗多遍。黃色花瓣用藤黃+朱膘分染。錦鯉用朱紅加墨分染魚鱗花紋之處,白鱗之處用朱紅+墨分染,注意用色要淡,眼睛用淡墨點染。

第四步:

這一步驟是在上一步驟的基礎上深入刻畫,葉子繼續用赭綠分染葉子的各個部位和梗等部位,花瓣分染著重結構,同時點染出肌理,還要注意虛實關係,錦鯉的花紋重點刻畫,統染和分染結合,用顏色擠出魚背的水線,白色部分用淡紅渲染頭部。背景用淡墨青多次暈染,部位在魚尾處。

第五步:

在繼續深入刻畫各個部位的同時,做一個肌理作為背景,首先調一盤中度顏色,用墨、花青、藤黃和少許胭脂調配,鹽粒少許。然後把背景用水打濕,刷水時留出葉子、花等主體部位,趁著七成干時點染上顏色,少許時間撒上鹽粒,等出了花紋肌理後用風筒吹乾即可。

第六步:

葉子在分染完成以後,用嫩綠平塗正葉和反葉,反葉用六綠提染(石綠+白粉+藤黃),梗、花苞等均用六綠提染,花朵最後用朱紅點染亮部,干後提染白粉,左上角花朵花瓣亮面提染白粉,此處物體不是主體,不必深入刻畫。錦鯉的花紋用藤黃平塗,魚鱗根部用墨紅勾出使魚鱗更顯結構。魚頭部分用白粉提染,讓結構更加突出具體真實。背景繼續用淡墨青暈染,直到滿意。最後整理一些細節,盡量完美,最後題字鈐印,完成。

作品構圖白色荷花與帝王蝶。在強烈的色彩對比下讓人的視覺明朗,背景採用仿古色。為突出白色花瓣,用冷色調做底色。表現出「花香蝶猶意,容落皆無蹤「的意境。

第一步

白描勾稿順序:花梗從最外端勾起,淡墨慢慢過渡到中墨,蝴蝶用淡墨,細線,荷花用淡墨,中間的蓮蓬用比花稍重一些的墨。蕊用淡墨。

第二步

1、花瓣打底:白粉。濕染法。

2、刷底色:花青加牡丹紅,或花青加胭脂,調出紫羅蘭色,再加一點墨,呈紫灰色,顏色不可過重。第一遍把花、蝴蝶都刷上顏色,第二遍避開花和蝴蝶。

3、蕊和中間蓮蓬:藤黃打底色。大紅或牡丹紅,調出橙色,給蝴蝶打底,連黑色斑紋一起平塗,不要出外輪廓線,包括蝴蝶肚子。

第三步

1、塗底色:紫灰色,整體平塗,顏色不要太重,否則塗不勻。注意掏染花瓣縫隙。

2、蝴蝶:用勾線筆淡墨勾畫斑紋,蝴蝶的墨和色交叉染,翅膀干後橙色平塗。

3、蕊:調橙黃色,統染花蕊。蓮蓬:黃綠色打底,赭黃綠色(黃加赭石加草綠)罩染,分染凹處,勾染蓮子,勾出小立體感,留出水線分染蓮子四周。

4、花瓣(正瓣):花瓣根部的顏色都是黃綠色分染。

5、荷桿:草綠加墨,加花青或石青調成灰綠,採用高染法。

第四步

1、花瓣:用底色的顏色分染花瓣結構(正反瓣同時),與花瓣根部顏色接染。花瓣根部:繼續用上一步顏色分染,達到飽和度。分染面積不要過大。

2、蕊:打底後分染,朱磦加淡墨(若朱磦顏色偏黃,則加一點紅)掏染蕊的縫隙。蓮蓬:赭綠分染。蓮子重複點染,只染暗面,亮面留出,然後留水線分染蓮子周圍。

3、翅膀斑紋:加重墨色,繼續復勾,軀幹留出白點,眼睛留出高光,肚皮染出花紋(點染)。蝴蝶翅膀:橙黃色(偏黃)整體連黑斑一起平塗罩色。少量白粉填色。

4、荷桿:紅加藍,可用大紅加花青,紅多藍少,調成發紅的顏色,向下過渡罩染,根部(花頭方向)用胭脂加墨,中間一段用草綠過渡,與兩端接色。

第五步

1、花瓣:提白粉,提在亮處,染一到三遍,不要把勾線遮蓋。

2、蕊:白粉加藤黃勾染蕊絲。白粉點蕊尖部立粉。

3、蝴蝶:用白粉把翅膀輪廓線勾出,濃白粉,提染翅膀邊緣白色斑點。

4、勾花瓣筋脈:調淡墨,稍加一點綠,顏色要比花瓣稍淡。

5、蓮子:三綠加白粉調成六綠,點染蓮子高光。稍染蓮蓬邊緣及亮處,別的地方不要動。

第六步

1、蝴蝶絲毛:淡墨或任何灰色,單筆絲。

2、蓮子:高光上部點白粉。

3、荷桿:墨綠色,點出梗刺。適合用沒有尖的筆。出枝處加水,淡一點,過渡。

4、落款

第一步

一、白描勾線:前方(中部及左下)葉子用重墨(中墨+),右上及左上葉子比前方葉子稍淡,近處花頭用淡墨+,遠處花頭用淡墨。花瓶邊緣線用中墨,瓶身花紋用淡墨。落花用淡墨,落葉用中墨。

第二步

二、背景用墨+鵝黃調灰綠色,用板刷橫豎刷勻,然後用吸水紙將花瓶沾出,注意不要沾出線,再將白色花頭沾出。花瓶采濕畫法,用中濃度白粉在花瓶中間受光處統染,注意不要掏染葉子。

葉子及落葉用草綠色統染,可染至花瓣邊緣。左上紅色葉子用橙色統染。

牡丹採用濕染法,先將所有牡丹受光處及落花用薄白粉統染,然後鋪底色:深粉花頭用淡牡丹紅平塗統染,淺粉花頭用淡牡丹紅統染暗部,大紅花頭用大紅色平塗統染,統染時可將顏色作為環境色染至花頭周圍的葉子。落花用相應的顏色統染。

第三步

三、1、牡丹:深粉花頭用淡牡丹紅分染,大紅花頭用大紅+墨調墨紅色分染,淺粉花頭用曙紅或牡丹紅+白粉調淡分染。此時可不分主次,慢慢加重後再分出花頭層次。反瓣採用高染法分染,分染時結合濕染法將顏色染勻,注意顏色較淺,用色面積較小。白色花頭用藤黃+少量紅色調淡分染花瓣根部。

2、葉子:綠色葉子用花青+藤黃+赭石調淡赭綠色統染,分出葉子的層次,同時用赭綠色在花頭及花瓶靠近葉子處統染環境色,注意前方葉子統染時不要出線,葉子顏色與環境色要分開統染,拉出距離感。

3、葉子下方花瓶用赭綠統染環境色,花瓶周圍用紫+胭脂調淡紫紅色烘染背景,注意花瓶左側應局部小部分烘染。最左側大紅花頭下方、畫面左上方用少量淡紫紅色烘染。

第四步

四、1、牡丹:深粉色及大紅色花頭用濃度大一點的顏色繼續統染,此時可分染花瓣的結構及亮處花瓣的肌理。淺粉色花頭用牡丹紅+白粉調中濃度粉紅色統染,適時用原色濕染法統染花頭暗部。畫面干後,大紅花頭用墨紅色統染,粉色花頭用牡丹紅統染,可將顏色染至葉子。

然後用用牡丹紅+酞青藍+胭脂分染花頭暗處。白色花頭花瓣根部用藤黃分染,花瓣邊緣用草綠分染。

2、葉子:綠色葉子用赭綠色統染葉片並掏染暗處,刻畫出層次,可將余色染至花頭反瓣。多遍統染後,暗處用草綠+花青或酞青藍+墨調墨綠色分染,離花近的葉子用墨紅色分染環境色。在統染基礎上,用赭綠色留水線分染,正葉雙水線,反葉單水線,注意葉子邊緣留白,分染一至二次即可。橙色葉子用赭石統染,紫色葉子用此紅色統染,干後留水線分染,染法同前。

第五步

五、1、牡丹:大紅花頭用大紅調淡罩染,注意罩染時注意花瓣邊緣要虛,以便接染綠色環境色。粉色花頭用稍濃的牡丹紅罩染花頭暗部,用濕染法將余色染至葉子。畫面干後,用藤黃罩染所有花頭亮部,白色花頭罩染局部。最後用稍濃的白粉在花瓣邊緣按結構提染,注意虛實。

2、葉子:綠色葉子及枝桿用草綠+藤黃調嫩綠色分片罩染,前方葉子罩染時不要出線。可將顏色染至花瓣邊緣,染至紅色、紫色葉子時與紅色接染。遠處葉子罩染時注意邊緣留白,余色染至背景。干後用藤黃罩染嫩葉。最後用三綠+白粉+藤黃調六綠,提染葉子、枝桿受光處,注意反葉顏色較淡。

3、花瓶:用淡灰色統染瓶身兩側暗處。葉子下方處用淡赭綠統染。瓶身龍紋用赭石+藤黃調淡赭黃色平塗,注意平塗至鬍鬚處、與葉子交接處時需分染。干後用胭脂+大紅+少量墨分染龍紋。

第六步

六、1、牡丹:大紅花頭罩色後底色模糊時,用墨紅色醒色。然後用白粉+藤黃在受光處花瓣邊緣提染,然後用六綠提染靠近葉子的花瓣。最後用白粉+藤黃調粉黃色點蕊,水筆分染蕊絲。干後用稍濃顏色二次點蕊,注意疏密聚散。

2、葉子:用胭脂復勾葉片主筋。用茶色點染部分葉尖,注意葉子邊緣留水線。用白粉勾出葉子邊緣厚度,注意線條靈活。

3、花瓶:用濕染法在花瓶受光處統染白粉。整體調整後題字鈐印,完成。

局部圖

第一步

一、白描勾線麻雀鳥喙、眼睛用重墨;翅膀、爪用中重;絲毛用淡墨。中間枝幹用重墨;反葉、柿子及主幹用中墨;正葉用墨要比反葉稍重;右上遠處葉子用淡墨。

第二步

二、柿子用大紅+藤黃調橙色分染。葉子用草綠+赭石調赭綠,分染時要留出枝桿及蟲咬部位,蟲咬部位分別用硃紅色和硃紅色加草綠點染,反葉及蟲咬部位要留出水線。麻雀用淡赭石染頭頂、翅膀、爪;用淡赭墨染腹部。樹榦用赭綠平塗,葉子遮擋處要染虛,鳥爪處要染實。背景色用藤黃染左下背景,然後用墨紅色小面積接染,注意留白。

第三步

三、柿子用墨+硃磦調淡分染,刻畫出立體效果但不要太強,染出結構後用橙色繼續分染。葉子用赭綠繼續深入,適時分染葉筋,注意染出前後關係層次;用赭墨色點染蟲咬部位並留出水線。麻雀用赭石重複分染頭頂、翅膀;然後用淡墨染頸部斑點、喙、眼睛;用中墨+赭石分染羽毛、頸部絲毛,再用淡墨染絲毛部位。樹榦用赭綠點染暗處,枝幹用赭綠+墨分染,樹榦及枝幹要刻畫的自然有節奏感。

第四步

四、柿子用朱磦+墨繼續深入,適時用淡草綠染柿子局部環境色。葉子用赭綠繼續深入,同時用赭綠在柿子上染環境色,部分葉子分染紫紅色,以豐富畫面色彩。麻雀用墨黑色分染鳥喙、眼睛及黑斑;然後用赭墨分染麻雀頭頂、翅膀;腹部用淡赭墨繼續深入後用淡赭墨絲毛。背景色用硃磦+墨烘染麻雀周圍背景,以突出麻雀腹部的白色羽毛,注意留白。

第五步

五、在保證底色打足、層次分明後進行畫面罩色。柿子用大紅調淡罩染。葉子用草綠+硃磦調赭綠色罩染綠葉部分,用紫色+胭脂調紫紅色罩染紅葉部分,用茶色+大紅點染蟲咬部位。罩色後將葉子及柿子受光處用藤黃局部分染。麻雀絲毛:淡赭墨絲染腹部羽毛;濃墨絲黑斑部位;赭石+一點墨絲赭色羽毛。用白粉分染麻雀頸部,干後用白粉絲頸部白色羽毛。最後將麻雀頭部及背部用藤黃提亮。樹榦用赭綠色罩染,要注意虛實處理。

第六步

六、柿子亮處提染白粉,暗處提染六綠。葉子用胭脂+墨加重環境色,再用大紅調淡加重部分葉子環境色,使畫面色彩協調;然後用六綠提亮葉子、點染枝幹、小芽苞及老乾局部,再將背景色用淡紫灰色烘染。整體調整後題字鈐印完成。

完成圖

局部圖

第一步:重墨勾喙、眼睛和腿爪。中墨勾翅羽和尾羽。淡墨勾頭羽、下頜羽和腹羽。

第二步:喙部、頭、飛羽和尾羽用淡墨平塗。腹部用白粉平塗。

第三步:中墨分染喙部、翅羽和尾羽結構。頭部平塗中墨,趁半干時用劈筆絲毛。腹部白色羽毛用淡墨+朱膘絲毛。

第四步:喙部頭部羽毛用淡胭脂平塗。頭部和頸部羽毛用石青色絲染,干後再用四青提染絲毛。腹部用白粉絲毛,只絲亮部。腿爪用石青分染四青提染。翅羽和尾羽用淡花青墨絲毛。

藍頭雀:屬鶯雀科,體型較小,頭部藍綠色,身體白色或淺棕色,叉尾,喜食雜糧,昆蟲等。

一、白描勾線赭石+墨勾荷花,再加一點墨勾翠鳥。

第二步

二、背景用藤黃+墨+硃磦調淡,第一遍通刷,第二遍沾出荷花及翠鳥腹部,然後將鳥腹部的背景邊緣分染過渡。荷花用紅梅色調淡,先小範圍統染再分染。翠鳥用酞青藍分染頭部藍色羽毛及鳥喙,用淡白粉分染鳥胸部,鳥爪用硃磦平塗。荷梗用淡赭綠統染。

第三步

三、荷花花瓣用紅梅色勾出筋脈,用色比花瓣顏色重,但不要太濃。注意勾線時用線不要太流暢,以體現花瓣質感。干後繼續分染。翠鳥頭部藍色羽毛用酞青藍統染,白色羽毛用白粉提染,胸部用白粉統染。

然後用勾線筆刻畫羽毛細部:1、藍色羽毛用墨青色絲毛,將淺色羽毛擠出,擠毛與絲毛相結合,染至眼睛時注意留出水線,同時分染鳥喙。用色不要太重,以體現羽毛的輕盈感。

2、用墨青色繼續加重羽毛的勾線,面積大一點的部分可分染,染出小結構,干後重複刻畫。3、鵝黃+藤黃調淡統染鳥胸腹部白色羽毛,可將顏色染至花瓣。

第四步

四、荷花:紅梅色繼續分染,染至外層大花瓣時邊緣留水線,根部染虛。適時統染花頭暗部。

翠鳥深入:1、用稍重一點的墨青色繼續擠毛,注意用水筆及時將多餘顏色吸走。擠毛與絲毛相結合,絲毛時採用單筆絲毛法。

2、腹部用硃磦+黃調橙色統染。

3、頭部白色羽毛用白粉提染。

4、腹部絲毛:硃磦+紅+墨調淡,先用劈筆法局部絲毛,找出方向,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單筆絲毛,單筆絲毛時用色稍淡,慢慢深入。邊緣處用水筆分染,使效果更真實自然。

第五步

五、荷花:1、在上一步基礎上用紅梅+胭脂掏染荷花暗部,注意反瓣用色較少。

2、用紅梅+胭脂分染花瓣上的筋脈,為避免串色可隔行分染,注意染色面積不要過大,用色不要過重。

3、花瓣受光處用濕染法按葉筋方向提染白粉,同時提染花瓣尖部,然後用草綠或嫩綠統染大反瓣根部,用藤黃罩染荷花左上部。

第六步

荷梗:用草綠+墨調淡灰綠色點刺。

翠鳥:1、用橙黃色分染頭部及腹部黃色羽毛,可將顏色作為環境色染至花瓣。用橙紅色平塗鳥爪。用淡酞青藍罩染頭部藍色羽毛。

2、腹部用硃磦+紅+墨調淡,先用劈筆法局部絲毛,再用單筆絲毛刻畫羽毛暗部,擠出淺色羽毛,干後再統染一下。

3、用白粉+三綠+酞青藍調稍濃一點的粉藍綠色,提染頭部羽毛留白處,筆觸虛入虛出。然後用粉藍綠色分染鳥喙尖部及翠鳥背部,最後在此顏色的基礎上再加入少量白粉,再提染第二遍,位置相同。

4、翠鳥眼睛前方紅色羽毛用胭脂絲毛,耳羽及頸部橙色羽毛用硃磦絲毛,頭部及頸部白色羽毛用中濃度白粉絲毛。然後用白粉絲胸腹部羽毛,採用六筆絲毛法,注意胸部較密,越向腹部越稀,同時絲染胸腹邊緣羽毛。

5、用白粉提染鳥喙水線。用硃磦分染眼睛下眼線及尾羽。用墨青色復勾爪尖,然後用硃磦+白粉立粉法染鳥爪,用白粉染爪尖高光。最後點出眼睛高光。整體調整後題字鈐印,完成。

局部圖

接下來就找大的關係,包括:結構關係,色彩關係,明暗關係。。。細節在這一步還不是很注重。

這一步就是在上一步驟基礎上繼續往深入刻畫。

在上一步驟的基礎上開始細節刻畫,背部深處開始加入胭脂和花青等顏色,淺部加入鵝黃調節色彩。腹部用花青和署紅來刻畫。用筆膽大心細,不用太糾結暈染勻不勻,因為生宣染不開,出個大效果即可。。。

螃蟹畫出大效果之後,我加了一個荷葉,荷葉我是從螃蟹腿邊荷葉筋部畫起的,向四周擴散,這樣更容易把握荷葉的造型和走向,不容易畫壞,上色的時候水分大一些,趁濕用水筆快速染一下,有分染的效果。

這一步驟就是處理刻畫一下細節,暗處用署紅和花青和焦茶等顏色加深,為了表現螃蟹的盔甲質感高光處用白粉提一下,不可用多,多了則膩,點到為止最好。最後整體觀察,差不多就題款蓋章,為什麼差不多呢?這樣的畫刻畫的越多最後的效果可能越不好,做到意字為先!!!

一步

南瓜葉、小南瓜用重墨勾勒,梗、反葉和上面瓜葉用淡墨勾勒。小鳥喙用重墨。身上的毛用淡墨。

第二步

鋪底色,小南瓜用草綠分染。葉子用朱鏢+淡墨和草綠平塗。背景用藤黃、紫藍色和淡花青墨烘染。小鳥平塗淡白粉。

第三步

小鳥腮部用花青平塗,肚子用藤黃平塗。腿爪用淡墨。其它部位按上一步繼續加深。

第四步

瓜葉用朱鏢+墨+大紅分染,綠色部分用墨綠分染,隨手平塗瓜梗和其它部分,背景部分繼續用藤黃、紫蘭等色加深。

第五步

小南瓜用草綠統染平塗,用色要淡。注意南瓜的體積感。小鳥的腮部繼續用花青平塗,身體用朱鏢分染,注意留出向光的部分。其它部分繼續加深。

第六步

這一步驟繼續按照上一步驟加深各個部位,注意不要畫過,要留有餘地為下一步做準備。

第七步

小鳥繼續上一步驟。葉子用淡草綠深入刻畫紋理,要自然些多變化,逐步加深。這一步驟的背景繼續加深,注意麵積不要過大。

第八步

用朱鏢+淡墨+大紅刻畫葉子的紋理注意事項同綠色葉子。近處的葉子深些,遠處的葉子淺一些,南瓜花用朱鏢+墨分染,小南瓜用墨綠寫意畫法畫出。其它部位繼續加深。

第九步

這一步驟繼續上一步驟動作,細細刻畫,慢慢調整。

第十步

用墨綠分染南瓜的暗部,使之呈現立體的感覺,小鳥的腮部用紫色罩染,身體用朱鏢+大紅絲毛,頭頂塗白粉。花用藤黃分染。

第十一步

繼續完善畫面各個部位的細節,同時用墨綠勾畫出南瓜的花紋,注意紋理的聚散和走向。

第十二步

勾畫出下面的南瓜花紋,勾勒時注意花紋的走向,要按著自然生長的規律刻畫。

第十三步

這一步細緻刻畫小鳥,頭頂用白粉絲毛,腮部用酞青藍絲毛,身體用墨紅絲毛,重墨點睛,淡墨畫喙。南瓜花用藤黃分染。其它部位繼續刻畫。

第十四步

南瓜用墨綠分染出明暗關係,刻畫結構,干後提白粉。瓜梗、反葉、絲蔓等用三綠提染。小鳥白粉點睛。背景調整至完成。最後整體調整各個部位,直到滿意。

第十五步

落款、鈐印完成。

第一步:牡丹勾線用墨加赭石,比例為7:3墨度為中墨,上面的牡丹花花瓣用淡墨勾線。前面的葉子用墨青色(墨加花青)勾線,後面的葉子用同樣的顏色(稍淡)勾線。最上面的葉子用最淡的墨青色勾線。

第二步:打底色:花用白粉局部濕染,葉子用汁綠色(藤黃加酞青藍)、酞青藍、藤黃等顏色統染各個部位和背景。

第三步:上色:花瓣的根部用牡丹紅加少量酞青藍調成淺紫紅色進行分染,約二十遍左右,葉子用赭綠色(草綠加赭石)、花青統染根部,染出葉子的整體的層次關係,約三遍左右。枝幹同樣用此顏色採用低染法處理。

第四步:前後兩朵牡丹花的花瓣暗部用稍濃的牡丹紅統染,染出立體感。葉子的筋脈用赭綠色(草綠加赭石)分染,染出細部結構。注意:葉子的尖部要淡化,以免影響層次的表現。分染多次,同時要烘染葉子的下面背景和上面背景顏色。

第五步:牡丹花用稍濃的紫紅色(牡丹紅加花青)分染葉子的內部紋理結構,淺色花瓣用牡丹紅分染肌理結構,使花瓣更具真實感,同時用牡丹紅加酞青藍統染暗部。花瓣和葉子之間的最深部分用稍濃的赭綠色加花青加少許的胭脂掏染。同時,提染加深其他葉了的暗部。葉子的藍色部分用花青分染至飽和,左上角的牡丹用大紅統染出大概結構。同時,重疊烘染背景的各個部分的顏色。

第六步:相鄰綠色葉子的花瓣邊緣用赭綠加大紅分染紋理。外部邊緣留出水線,花瓣的亮部用白粉提染,花瓣的邊緣用白粉勾染,表現出花瓣的厚度。上面的一朵牡丹花同樣手法處理。葉子用汁綠罩染留出藍色葉子的赭色的葉子,反葉同色罩染,葉子的亮部用六綠(三綠加白粉加藤黃)提染,赭色葉子用花青加胭脂點染,藍色葉子用酞青藍罩染。枝幹和反葉用六綠提染,最後畫出水珠。(水珠的畫法:按水珠的走勢勾出形狀,在哪個物體上的水珠用哪個顏色點染,達到一定的色度後點染白粉完在。)微調整體畫面的各個部分,該深的加深,該亮的提粉,檢查無誤後題字鈴印,完成。

第一步

白描:荷花用淡墨勾,蜻蜓用中墨,近處的捲起的荷葉用淡墨,遠處的大荷葉用稍淡點的墨。荷梗用中墨。

第二步

整體環境色用藤黃加花青加淡墨平塗,注意用色要淡,分多次用底紋筆平塗。荷花中間的蓮蓬用淡草綠分染出結構,荷花瓣根部用曙紅加藤黃加少許墨淡淡分染。荷葉用草綠留水線分染,邊緣地方用焦茶加少許胭脂統染。

第三步

荷花重複加深第二步驟,花瓣尖部用淡曙紅加胭脂分染。荷葉繼續上一步驟。注意各個地方的肌理效果不同,深淺的不同。做完肌理效果後再次罩染淡草綠。水面小荷葉草綠分染。荷梗用深草綠高染。加深環境色。

第四步

荷花尖部分染大紅加胭脂。反瓣用胭脂勾出葉脈。用濃白粉與鵝黃穿插點出花蕊。荷葉用深草綠加深肌理效果,邊緣用焦茶加少許胭脂分染肌理效果。蜻蜓根據結構先平塗,分別用花青、酞青藍與草綠,深的地方用酞青藍加墨,最後用三青加白粉畫出高光。荷葉上的露珠用深草綠畫出形狀,受光面用濃白粉點出,反光折射面用三青加白粉分染。用墨綠點上梗刺。落款。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水墨畫作為中國的國畫,真的太美了!
國畫教程:蜜蜂畫法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