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國合力伐秦卻節節敗退,因在這個關卡折了腰,皇太極吃過同樣虧

六國合力伐秦卻節節敗退,因在這個關卡折了腰,皇太極吃過同樣虧

歷史上有非常多有名的軍事要地,這些地方往往產生了許多出名的戰役。軍事要地(關卡)往往設在地方與地方連接的大路,且在地形上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歷史上有許多關卡隘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即使花費了巨大的代價。

因為在古時候,因為沒有像我們如今這麼發達的科技,古代的軍隊的作戰裝備簡陋,且交通方式大多都是步行,雖然有馬匹,但是騎兵的數量也是十分有限的。於是每當要遠征時,為了提高戰爭勝利的可能性,一個國家往往會出動大量的軍隊。因為路途的遙遠,加上出動人數非常多,在路途中的糧食消耗量就會增大,這時就需要後勤部隊的援助。雖然出發時每個士兵都會自帶乾糧,但由於路途的遙遠以及路上的不確定性,比如突然遇敵或者道路不通需要繞路,自帶的乾糧肯定會不足。即使後勤部隊一般都是用馬匹作為交通工具進行補給,但是這其中的路途所耗費的時間是不好確定的,如果路途稍遠一些,馬匹可能一次性堅持不了那麼久,就極大可能會出現糧食的斷供。這時,必經之地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在古代,必經之地設立關卡就相當於設立了一個中途補給點,即使時大軍行動,也能緩解後勤補給間斷或者缺乏的問題。

舉例來說,先秦時期的函谷關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六國合力討伐秦國,有四次都經過了函谷關,雖然六國伐秦的失敗有一些是由於六國不夠團結,為了自己的利益行動不一致,導致被秦國一一殲滅,第二個則是因為繞過函谷關攻秦。雖然繞過了函谷關這個鐵要塞,但是由於繞道,路途增加,且兵員數量多,重重增加了後勤的負擔。由此就看出攻下函谷關對於戰鬥是非常重要的。

再以山海關來說。山海關作為進入中原的大門,彷彿如定海神針一般,保衛著中原的和平與穩定,清軍甚至被它阻擋了二十年之久。山海關這道關卡,擋住了清軍的的一次次進攻。雖然當年的皇太極有幾次從北京密雲的長城入關,但因為道路崎嶇,大部隊無法進入,只能允許小規模的部隊進去。所以綜合來看,打下山海關是清軍的最佳選擇。這不僅可以緩解後勤補給的問題,也可以為從中原撤退提供一個很好的撤退路線和陣地。

所以,古代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往往會在這些軍事要地付出巨大的代價。但這換來的戰略價值往往非常可觀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翻斗雲 的精彩文章:

彭德懷元帥,十大元帥中排名第二,他和哪些軍政大員關係最好
主席手下最會打仗的四大虎將,戰神粟裕只能排第四,第一很硬氣

TAG:歷史翻斗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