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功德迴向非常重要!該如何迴向?

功德迴向非常重要!該如何迴向?

「功德」指行善所獲得的果報,後來指供養三寶、修建寺院、利益群生、鑄造佛像,戒殺放生及力行佛教事業等稱為「做功德」,而一樁善事圓滿結束稱為「功德圓滿」。

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

慧遠大師在《大乘義章》卷九中,把迴向分為三種:

1.菩提迴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2.眾生迴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3.實際迴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往生論注》中說:「迴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迴向也就是迴轉自己所修的功德,去向於眾生,或莊嚴佛凈土。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

我們做功德,種善根,積福德,都不是為自己解脫,自己成佛,而是為了眾生,所以要把自己所做的這些都舍給眾生,讓眾生得到利益,使其成為眾生解脫成佛的因緣。做功德要迴向,做事情也要迴向。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求回報,就是迴向。包括幹家務,只是付出,不求回報,不要受不了他人的臉色。

例如,女主人今天幹了很多活,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做了很多好飯菜,自己滿意得不得了,認為家人們回來了肯定會高興,肯定會得到表揚。但是結果相反,他們回來後,既沒有表揚,甚至一個笑臉也沒有。女主人心裡就覺得受委屈了,開始煩惱和痛苦。如果是這樣,就說明女主人沒有發心,沒有迴向。其實,他們無論是否高興,你都是在付出呀!如果他們讚歎你了,給你什麼回報了,你一高興,自己所做的功德反而就毀了。你求回報,就沒有迴向。

我們要仔細觀察自己的心,當我們為家人、大眾、他人做事的時候,有沒有預設的要求,還是不求回報?如果有要求回報,想得到一些好處,這樣的發心統統不純正。發心一定要純正。不求回報地去付出,這才是菩薩的行為,這才叫迴向。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走近佛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過午不食」真的好嗎?
佛門當中講的十齋日是哪幾天?出自何處?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