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離婚的「東北第一夫人」,死後墓碑上刻名「張于鳳至」

被離婚的「東北第一夫人」,死後墓碑上刻名「張于鳳至」

原標題:被離婚的「東北第一夫人」,死後墓碑上刻名「張于鳳至」


1990年3月20日,春寒料峭,細雨如絲。


蕭瑟的洛杉磯比弗利山玫瑰公墓里,一行送葬的人群,環繞著逝者的墓地,依次將手中的鮮花,緩緩地放在墓碑前,寄託心中無限的哀思。

在他們的面前,靜靜地躺著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女人,她就是號稱「東北第一夫人」的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


于鳳至是中國傳統女人的傑出代表,集多才、賢惠、堅韌、忠貞、美貌於一身。她命運坎坷卻從不低頭,溫良恭儉又自立自強。



于鳳至是大名鼎鼎的富商於文斗之女,算得上名門閨秀。5歲即被父親送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私塾老師很喜歡這個聰慧靈動、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于鳳至文學藝術天賦極高,所學詩書過目不忘,誦背如流。她在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奉天女子師範學校,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于鳳至11歲時,在大軍閥張作霖的請求下,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小她3歲的少帥張學良訂立婚約,成為張學良未婚妻。




△于鳳至

張作霖之所以對於鳳至青眼有加,是因為于鳳至確實是一個大美人。


愛新覺羅?溥傑就曾盛讚于鳳至「長得很美」。于鳳至一張清秀的臉龐,曼妙的身材,配以一身淡紫色旗袍,在人群中鶴立雞群,清新脫俗,猶如雨後荷塘里盛開的蓮花。


張作霖除了賞識于鳳至的才貌,還要報答於文斗的救命之恩。


1908年,當時還徜徉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張作霖,率部下征剿鄭家屯的土匪時,和在此經商的於文鬥成了莫逆之交。在剿匪途中,陷入土匪重重包圍的張作霖,眼看就要葬身匪手。關鍵時刻,於文斗和老鄉吳俊升帶領手下緊急馳援,把張作霖解救了出來。


嫁入張府的于鳳至相夫教子,孝老愛幼,和張學良夫唱婦隨,恩愛有加。



△趙一荻


但張學良生性風流,喜歡上了風月場所的交際花趙四小姐。于鳳至對此不哭不鬧,只是平靜地對趙四小姐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不能給名分;二是不能進帥府。

趙四跪在於鳳至的面前,答應了全部要求。因此,于鳳至出資為趙四修建了居所。正是由於于鳳至的大度與寬容,才成就了張學良和趙四的一段愛情佳話,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在貴州。正在美國陪伴子女求學的于鳳至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當即向宋子文求救,希望宋子文從中斡旋。接著,她又攜子女飛抵南京,求見蔣介石,但遭到蔣介石的拒絕。


于鳳至只好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乾媽宋美齡的身上。但蔣介石依然不同意,堅持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10年,後改為長期幽禁。于鳳至多方奔走,求救無門,考慮到子女的學業,只好帶著子女再次返回美國。


于鳳至的生活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邊要照顧年幼的子女,一邊要為張學良的早日釋放殫精竭慮地奔走。終於積勞成疾,於1940年被確診為乳腺癌。


但堅強的于鳳至沒有放棄,她知道張學良需要她,子女更需要她。於是和趙一荻商量,將照顧張學良的重任託付給趙四後,她自己赴美治療。




△張學良


在戰勝病魔後,于鳳至投身商界,在房地產行業和股票市場大展拳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積累了豐厚的財富。于鳳至在美國為張學良購買了別墅,並按照東北老家的風格進行裝飾。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美國和張學良頤養天年,廝守終身。


但于鳳至等來的卻是一紙離婚協議。


原來,張學良在去了台灣後,信奉基督教並接受了洗禮。按教規,基督教徒只能有一位夫人。台灣高層又利用這點大做文章,企圖斷絕張學良赴美念頭。張學良迫不得已,向于鳳至提出了離婚。


離婚協議書中附帶了張學良為于鳳至寫的一首小詩:


「卿名鳳至不一般,鳳至落到鳳凰山,深山古剎多梵語,別有天地非人間。」


于鳳至淚如雨下,在協議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張于鳳至。


而後來,她在洛杉磯比弗利山玫瑰公墓墓碑上的名字也是:張于鳳至。


她一生都未曾忘記自己是張學良的夫人。哪怕她的墓地旁,為張學良預留的位置,一直空空如也。


于鳳至不僅外表美,她還美在人格,美在內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古傳奇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TAG:今古傳奇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