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爸爸,你為什麼不陪孩子?

中國爸爸,你為什麼不陪孩子?

撰文/尼德羅 廣州媒體人

不久前,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薦綜藝節目《奇葩說》的某期節目。節目的主題是「爸爸帶孩子每周低於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我特意搜索看了一下完整的節目,除了覺得節目本身很有趣之外,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

不過在討論爸爸為什麼不陪伴孩子的話題之前,我需要先表個態:首先是標題「中國爸爸,你為什麼不陪孩子」絕對有標題黨嫌疑,但這種聲音卻是很多母親時常所發出的。

其次,對於留守兒童來說,他們可能是人類發展至今(除了常年征戰時期)獲得爸爸陪伴最少的一群孩子。而在修復這群孩子與爸爸的關係上,我們幾乎無能為力。

最後,對於許多生活在中國城市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獲得了爸爸一定時間的陪伴。特別是在周末,少部分爸爸已經會將陪伴孩子看作頭等大事。而需要看到的是,持有這種觀念的爸爸數量,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相對而言的「陪伴不足」

就像60年代的中國人普遍不會覺得自己窮,而2010年代的中國人則常常會喊窮;5060後的中國女性並不會討論爸爸該如何陪伴孩子多久,而8090後的女性卻深切感受到了男性在育兒上的失位。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相對剝奪感」的存在。1960年代,大家都很窮,所以沒人覺得窮。2010年代,所有人都富了,但彼此差距也在拉大,於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很窮;在育兒問題上,以前的爸爸們都不管家裡的事兒,妻子沒什麼期待,而今天的爸爸們則有一部分開始「變節」,操心育兒的男性一直在增加,打破了此前的平衡。

所以,一定程度上,像我這樣每周陪伴孩子超過30小時的爸爸,有可能會成為個別爸爸的「眼中釘」。

在傳統社會中,女性被安排在家庭內部,她們的外在要求和自我暗示都是相夫教子,並通過個人的勤勞和極大的隱忍,來維持家庭內部的和諧。

例如,台灣作家楊渡先生在家族自傳《一百年漂泊》中,就描述自己父親不但不管家裡的事情,還在外面胡來。他的母親一味隱忍,不管丈夫對自己做了什麼,都對落魄的他不離不棄。在父子關係上,楊渡的父親在他20歲的時候把他帶去了風月酒場,以此傳遞為人處世的原則與邊界。

按照今天的標準,楊渡的爸爸就是女權人士眼中典型的「渣男」,不但沒有在兒子小時候多陪伴他,還把一個剛剛成年還帶著書生氣的兒子帶去風月場,給她叫了小姐。而楊渡的母親自始至終都沒有提過離婚,用今天流行的話來說,她的一生就是「生育工具+保姆」的組合。

傳統中國爸爸的形象,一般都缺乏對孩子童年的陪伴,更別說在嬰幼兒時期,跟妻子做AB角的互換。人們口中的好爸爸,往往是在孩子成年以後的某些關鍵時刻,用自身的資源、人脈或閱歷來點醒、幫助孩子。

所以,有關好爸爸的評價標準,顯然是跟整個時代的生產方式、文化觀念、性別結構息息相關的。我不能用現在的標準來說,楊渡的爸爸不是一個好爸爸,這樣判斷太過於武斷。


兩種情形的陪伴

然而,今天好爸爸的標準的確比之前複雜了很多。在《奇葩說》的這期節目中,我認為薛兆豐教授提出的一個觀點,可以在稍稍修改之後,來拿作為好爸爸的標準用。

薛兆豐教授是這樣說的:「我陪他講童話,這是一種(陪伴);我帶他去丹麥看一看,那是另外一種(陪伴)。」他的本意是為了說明爸爸的陪伴會有很多種,但通過賺更多錢,就可以利用分工與合作來促進孩子的成長。比如,有了足夠的錢,孩子可以學鋼琴,可以去遊學等等,第二種陪伴更利用了分工合作,可以更加豐富。

薛兆豐教授的觀點很好,而他說的陪孩子講童話和陪孩子去丹麥體驗童話王國,這實際上構成了今天好爸爸的兩個條件。

第一,爸爸應該儘可能多地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參加戶外運動,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做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觀眾」;

第二,爸爸需要賺足夠的錢,這可以提升陪伴的質量。當然,賺錢的目的還是為了陪伴,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陪伴。

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構成好爸爸的條件之間是存在張力的。如果一個爸爸花了很多時間來陪伴孩子,那麼爸爸就失去了賺錢的時間和機遇,陪伴的豐富性就達不到;反過來,如果一個爸爸賺了很多錢卻沒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那麼他就陷入了「購買陪伴服務上癮」的陷阱。

有極少數人將二者之間做了融合,他們將陪伴孩子本身塑造成了獲取經濟收入的直接或間接因素。比如兒童心理學的創始人普萊爾,他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了3年的觀察之後,寫出了一本開山之作《兒童心理》。當然,我自己也屬於半個例子:通過參與育兒,做妻子的超級替補,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撰寫了幾十篇與育兒相關的觀察文章,陪伴孩子之餘,也拿到了一部分經濟收益。

但對於絕大多數爸爸來說,實現兩個目標的融合都不現實。況且,以我為例,寫專欄賺的錢也不足以支付高額的出境游費用。所以,在工作本身佔去了大量時間的背景下,許多爸爸回家後就想著放鬆,陪伴孩子最多只是選項之一。

崛起的媽媽,憤怒的媽媽

作為獨生子女的8090後女性,她們在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了家庭內部所有資源的支持。所以,她們考入了大學,進入了職場,買房時出了首付,生娃後甚至由外公外婆來照顧。在家庭貢獻的比例上,大量城市獨生女性反而佔據了大頭,反過來,家庭中的男性變得不再舉足輕重。

即使男性提供了大部分經濟支持,但今天出生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這使得整個家庭對孩子陪伴和教育的重視形成了一個無底洞。沒有人知道邊界在哪裡,沒有人可以估計培養孩子的投入上限。在這種情況下,爸爸們只出錢是不夠的,必須要出時間,出精力,出點子。

而慣性的力量從來不可低估,許多爸爸並沒有很快扭轉自己的想法。他們通常也會採取說理的態度,但論證的證據基本來自自己父母對自己的照顧。比如,「當年我媽帶我們好幾個兄弟姐妹,不照樣過來了嗎?」;或者,「你看當年他們沒怎麼管我,我不也上了985大學了嗎?」

這裡要說明的是,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與現代社會育兒觀念的發展幾乎是同步的。事實上,8090後的夫妻都沒有能夠真正做好當父母的準備。這裡的「沒做好準備」不僅僅是經濟層面,更重要的是知識、觀念層面。

比如一旦你當了父母,你需要是一個奶粉專家、疫苗專家、輔食專家、睡眠專家、對抗分離焦慮專家......這些專業化的知識需要父母在短期內迅速吸收和消化,實踐證明,幾乎是不可能的,陷入無助、絕望和崩潰的概率極大。

但問題來了,由於父親觀念上的惰性,使得他們可以尋找到很多理由不去真正介入育兒,並且學習新知識。所以,母親成了上述專業知識的主要學習者,以及育兒事務的主要實踐者。時間一長,母親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了權威,面對爸爸不懂裝懂、不幫忙還搗蛋的行為,不爆發是不可能的。

很多爸爸肯定覺得委屈,因為我明明也想幫忙,我的辦法明明是小時候用過的,怎麼又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還別說,我這種經歷我也經歷過,只不過如果止於這一步,那就只能惡性循環。而如果更耐心地去進入孩子媽媽的頻率,則會發現原來她這樣做是統籌安排的結果,女性們在家務中的戰略思維,真的不敢小覷。

長期因為育兒爭吵到不歡而散的夫妻,最終會形成爸爸逃避介入,媽媽也不樂意爸爸介入的情緒。「喪偶式育兒」的說法,正是在這種情形下被創造的。

當然,爸爸觀念未能扭轉並不是唯一的障礙。在今天,許多夫妻都身在職場,從孩子出生到10幾歲,很可能安排某一方的老人過來幫忙照顧。對於爸爸來說,在妻子和老人都在場的情況下,即使自己有意願投入,但也可能沒有足夠的機會,這同樣也是一個問題。

許多外婆和奶奶並不習慣男性深入參與育兒,還認為男人做家務帶孩子是沒出息的表現。而年輕的媽媽也在焦躁的情緒中忙於指責爸爸這個不對,那個不行。所以,很多爸爸最終發現,相對於融入複雜的育兒體系,在公司上班賺錢更容易。下班後不急著回家,在公司多待一會兒,這樣正好可以遠離喧囂。

對於今天的中國爸爸們來說,我們迎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勢的一代女性。如果一個爸爸出身貧寒,那麼他會被叫作「鳳凰男」。如果一個爸爸的原生家境優裕,那麼留給他的標籤則會是「媽寶男」;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在婚前都會被叫「直男」或「直男癌晚期患者」,在婚後則被冠以「甩手掌柜」的稱呼。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成功的男性都是鳳凰男,但只有在今天,他們才獲得了這個帶有污名化的稱號。原因在於他們的婚配對象在過去40年中,社會地位不斷在上升,經濟能力也一直在提升。

與此同時,家庭內部的父權結構卻運轉如常,經濟貢獻能力下降的爸爸們,以為僅僅賺了去丹麥旅行的錢就夠了;殊不知,作為身兼職場達人和家庭主婦的「女超人」,他們雙線操控能力一流,在戰略上已經能夠藐視爸爸。

面對家庭責任分攤的不公平,媽媽們喊出「一周陪伴不足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這一呼聲的發出和喪偶式育兒、鳳凰男、媽寶男等概念的發明,無一不顯示了她們非凡的議程設置能力,但也折射出8090後的女性,在爭取家庭內部權利的過程中所承受的無奈。

對於我們這些爸爸來說,的確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性別觀,重新打量女人對於家庭和社會的意義。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意識到,女性在目前的教育競爭、新經濟創業等多方面都擁有不可忽略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女性在社會地位崛起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勤奮好學的姿態,無論是上學、就業還是育兒,她們的這一特點都很值得我們效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最懂女人的是《金瓶梅》
玩網遊,我一不小心玩成了作家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