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派大星,我們去抓水母吧!

派大星,我們去抓水母吧!






你凝視生活,生活也在凝視著你。




曾經是海洋生物學和自然科學老師的史蒂芬·海倫伯格,沒事兒的時候總會去學校畫畫。




他第一次畫畫被老師表揚,是在 9 歲,或許不是因為畫得好,而是因為那個老師可能是個文青。




當時海倫伯格畫了幾個軍人在擁抱,時值越戰,所以老師在 9 歲孩子的畫里,看出了擁抱和平的意味。







但這並不影響他所受到的激勵與鼓舞。一顆創作的種子,就這樣在心裡生根發芽。





海倫伯格手稿



高中畢業之後,海倫伯格在一家海洋餐館工作,主要負責烹煮蝦蟹。




一向喜歡思考的海倫伯格,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他的作品裡總是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觀察,暗自向我們展示出一個完整的社會。




而其中最為著名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正是《海綿寶寶》。





海倫伯格與海綿寶寶







對於創作者來說,無論是塞萬提斯還是馬爾克斯,他們越是睿智,對這個世界看得也就越透徹。



在《海綿寶寶》這部看似低幼無腦的動畫里,一切都是那麼歡樂。你甚至不用去思考情節與邏輯,跟著傻樂就是了。







但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這部動畫其實跟海洋關係不大,反而更像是在描寫人類社會的故事。




海倫伯格在其中,也注入了自己對眾生的理解與慈悲。



比如章魚哥,他曾在墓地祭奠自己的夢想。因為他的夢想被現實奴役,於是他頹喪地做著收銀工作,消極迴避著繁雜市井,習慣了掩藏自己真正的內心。







長大後,當我們看到這個總是喪得不行、討厭重複性無意義的工作、有些社恐的章魚哥,才驚覺「這不就是我這個社畜本人嗎?」




但海倫伯格並不是消極的,因為他也創造出比奇堡的活寶:海綿寶寶,以及與派大星的讓人淚目的友誼,這才使得《海綿寶寶》成為一部完整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如果說章魚哥是對這部卡通的現實註解,那麼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哲♂學♂友♂情,則是基於現實世界的美好童話演繹。







海綿寶寶是陰暗海底的一束光。




他總是樂呵呵的,坦然面對生活,勤勞,上進,似乎沒有什麼能讓他悲傷。




比奇堡也因為有了這道中二的「黃色閃光」,章魚哥、派大星、蟹老闆被緊密粘合在一起,使得這個世界故事不斷,歡樂未完。






小時候,我們總不明白,為什麼章魚哥一直那麼喪。




長大了,我們卻不知道,為何海綿寶寶總能隨時開心起來。










2018 年 11 月 26 日,史蒂芬·海倫伯格因漸凍症去世。




海綿寶寶的故事還要怎樣寫下去,這篇文章還要如何繼續,這個轉折如此生硬,就好像無常人生一樣不由分說。







有人說我們今年一下就失去了江湖、宇宙、英雄和童年,其實不是這樣的。




自從我們開始步入整個人類社會,就已然離童年隔開無數光年;當我們投身於早出晚歸,為掙得一處棲息之地而追趕生計,江湖的洒脫與浪漫,也早已定格在少年的記憶。







我們不是已經到了失去的年紀,我們這一路分明都在失去。







當一向歡樂的海綿寶寶得知「父親」離開,會否流露一絲落寞神情?




還是他會和派大星待在一起,用力向天邊揮手作別之後,轉過身來,對身旁老友說出,平日生活里最常說的那句——




派大星,我們去抓水母吧!











E

n

j

o

y

 

Y

o

u

r

L

i

f

e.





故人風雨散,隻影向誰去







- S

e

e

 

Y

a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料 的精彩文章:

當詩意為科技注入靈魂,當你想起自己遺落的浪漫與單純

TAG: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