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陽明大傳》①|詩才神童,為何10歲就顯出大哲人的潛力?

《王陽明大傳》①|詩才神童,為何10歲就顯出大哲人的潛力?

原標題:《王陽明大傳》①|詩才神童,為何10歲就顯出大哲人的潛力?



10天聽完一部名人傳記,解救你的閱讀焦慮。


十點人物誌開啟「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提煉經典人物傳記精華,帶你欣賞書中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每部傳記共有10天領讀,每次更新一期。


領讀 | 陳麗


文章轉自 | 十點人物誌


晚上好,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是國際儒學泰斗、陽明學大師岡田武彥耗費25年時間寫就的心血力作,被譽為權威嚴謹的王陽明傳記。


眾所周知,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聖人。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五百年來折服了無數中外名人。


王陽明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起伏,才成為與孔子並肩的三不朽聖人?他的心學是橫空出世的另類學說,還是有淵源來歷?心學的魅力究竟何在?為什麼五百年來無數人從中汲取力量?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1


名門望族之後


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王陽明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餘姚縣(今餘姚市)。餘姚位於杭州灣南岸,姚江穿縣而過,因此陽明學又被稱為「餘姚之學」、「姚江之學」。

紹興府在古代是吳越之地,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的一處文化中心。餘姚的文化藝術向來興盛,才子名士輩出。


據《陽明先生年譜》記載,王陽明的祖先是東晉王羲之。另外,據王陽明的弟子黃綰所著的《陽明先生行狀》,王陽明的祖先是西晉的光祿大夫王覽。關於王陽明的祖先,現在還沒有定論。


眾所周知,王羲之被後人尊稱為「書聖」,以《蘭亭序》出名。王陽明向來景慕王羲之,後來有人說:「王陽明景仰崇拜遠祖王羲之,所以風骨和言行都和王羲之相像。」



王陽明的六祖王綱與明朝的開國大臣劉伯溫是好友。當劉伯溫還是卑賤之身時,經常造訪王綱。王綱對他說:「我生性喜歡自由,你得志之後,千萬不要用世俗的緣分來煩擾我。


劉伯溫因愛惜王綱之才,最終向朝廷舉薦了他。洪武四年,年逾七十的王綱來到京城,向明太祖朱元璋提出治國之策。朱元璋非常高興,全部採納,並任命他為兵部郎中。


王陽明的曾祖王傑才華橫溢。他去縣學學習時,縣學老師都對他面露敬意。後來他進入南京國子監,國子監祭酒對他施以友人之禮,不把他列入弟子之列。


王陽明的祖父王倫淡泊名利,是德才兼備之人。王倫擅長彈琴,每當風清月朗之時,都會焚香彈上數曲,之後詠誦詩歌,讓弟子和之。王倫心胸坦蕩,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有晉代陶淵明、宋代林逋之風。



到王陽明父親王華這一代,王家的名望達到了頂峰。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36歲的王華參加殿試,考取頭名狀元。後來,王華出任經筵講官,負責給皇帝講讀經書,深受皇帝喜歡。正德二年(1507年),王華升任南京禮部尚書。

王陽明系出名門,或多或少受到祖先遺德的影響,尤其是祖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對他的影響最為明顯。


2


十歲的詩才神童


王華考中狀元時,王陽明年僅十歲。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2年),王華將父親和兒子接到京城。


赴京途中,祖父竹軒翁帶著王陽明順便遊覽了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竹軒翁在金山寺設賞月之宴,招待賓朋,觥籌交錯間,陶然而醉。竹軒翁詩興大發,但一時無應景的佳句。這時,陽明對他說:「祖父,給我筆。」


竹軒翁非常驚訝,問他:「小孩子也能寫詩?」


王陽明立即作詩一首: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頓時,舉座皆驚,眾人嘖嘖稱奇。有人想再試一試王陽明的詩才,又以「蔽月山房」為題,令其吟詩一首。陽明不假思索,很快應口誦道:「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兩首詩不能算佳作,但對於一個11歲的孩子來說,實屬不易。


前一首詩的大意是:「微醉之際,披著月光倚在妙高台上遠眺伸入江水中的金山,這時的金山看起來僅有拳頭般大小。遠處傳來清幽的山洞裡的龍也許已經睡了吧!」最後一句「玉簫吹徹洞龍眠」描述了一種仙境般的清幽境地。

後一首詩的幻想更為奇妙,似乎預示著王陽明終將成為一位大哲人。在這首詩中,山和月因為觀賞者心境的不同而呈現出大小之別。詩歌的境界也超越了世俗,達到悟道之人的水平,充滿禪詩的意趣。


3


不做狀元做聖賢


十二歲時,王陽明遵照父命,在京城入私塾讀書。王陽明生來豪放,不願被規矩拘束,所以經常偷偷跑出來,和外面的小朋友們玩「戰爭遊戲」。


王陽明自製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讓小夥伴們舉著,侍立四周。他是大將,坐在中間,指揮著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就跟排兵布陣一樣。


父親王華獲悉之後,怒斥他:「我們家世代以讀書顯耀,用得著做這樣的事?」


王陽明問:「讀書有什麼用處?」


王華答道:「讀書能做大官。比如你父親我中狀元,都是讀書所致。」


王陽明問:「父親中了狀元,子孫世代還是狀元嗎?」


王華答道:「只我一世罷了。你要是想中狀元,還是需要去刻苦讀書。」

王陽明笑道:「只是一代,雖然做了狀元,也沒什麼稀罕的。」


王華聽完之後更加憤怒,把王陽明痛打了一頓。王華擔心王陽明的豪放不羈,但王陽明的祖父毫不在意,他覺得王陽明將來必成大人物。



有一次,王陽明問私塾先生:「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


塾師答道:「像你父親那樣科舉考試成績優秀,顯親揚名,是第一等事。」


王陽明想了一會兒,說:「科舉考試成績優秀時時有,豈是人間第一流?」


塾師問道:「依你之見,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


王陽明答道:「只有做聖賢才是第一等事。」


王華聽說後,道:「孺子的志向何其奢侈呀。」


自漢至唐,儒生做學問都是為了科舉考試,為了加官晉爵。但到了宋代,程顥等人從過去的弊病中解脫出來,強調做學問不是為了科舉考試,而是為了成聖。其實,這才是「孔孟之教」的根本,是最崇高的精神。

王陽明當時雖然年少,卻一語道出了聖學的真諦。但當時的王陽明並不清楚這句話會給他以後的人生帶來多大的影響!


4


巧用智謀懲戒繼母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有一愛妾,在王陽明的母親去世之後升為正室。這位繼母對王陽明不太好,王陽明心中也一直很不舒服。


有一天,王陽明去街上玩耍,見到一個人在賣鴞鳥,就立刻出錢買了一隻。他來到一位巫婆的住處,告訴巫婆要如此這般說。然後,他偷偷溜進繼母的卧室,把鴞鳥藏在被子底下。


繼母進到卧室,一掀開被子,鴞鳥就飛了出來。


在民間,野鳥入室是不祥徵兆。王陽明聽到繼母發出驚叫聲,佯裝什麼都不知道,進屋詢問原因。


繼母向王陽明講了被子里飛出鴞鳥的怪事,王陽明建議繼母去找巫婆來。


巫婆假託王陽明生母的亡靈附體,警告繼母說:「你待我兒無禮。我告訴仙官,將要取你的性命。剛才的怪鳥是我的化身。」


繼母信以為真,跪拜無數,認罪懺悔,並且表示:「此後再不敢。」


此事過後,繼母對王陽明的態度大有好轉,不敢再無禮。


以上所述雖為逸事,卻顯示了王陽明從小就善於運用權謀術策。


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日後才能從刺客手中死裡逃生,才能平定長年作亂的賊寇,並神速果敢地平定了宸濠的叛亂,完成救國大業。


5


夢想成為伏波將軍


成化二十一年(1485),王陽明十四歲,開始學習弓馬之術,研讀《六韜》《三略》等兵法書籍。


他認為儒生的最大缺點是不懂兵法。當時的儒生僅僅是寫文章的好手,平時只關注科舉及第和榮華富貴,一旦遇事,就束手無策。王陽明認為這實在是儒生的恥辱。


第二年,王陽明十五歲,和父親同游居庸關。王陽明懷抱經略北地之志,對諸夷狄的種類及其村落進行調查,傾聽針對夷狄的防禦對策,認為應該採取措施趕走夷狄的騎兵,阻止他們進一步南侵。


有一天,王陽明夢見自己拜謁紀念東漢名將馬援的伏波祠,還賦詩一首《夢中絕句》,從中也可以看出王陽明當時的志向。

馬援因討伐羌族有功,被光武帝封為伏波將軍。後又屢立戰功,先後平定交趾叛亂,征討匈奴和烏桓等。老年時,再次出兵匈奴,最終病死疆場。


馬援以社稷為重,不顧己身,不追求功名利祿,其忠誠和人品令少年王陽明推崇備至。


王陽明在《夢中絕句》中寫道:「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鬃毛皤。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


年僅十五歲就能寫出如此具有英雄氣概的詩,真讓人驚嘆。王陽明在少年時代創作的詩歌雖然無法與他二十多歲時「以心入文」的詩歌相比,卻充滿了奇趣、理性和個性。


結語


今天,我們讀到王陽明的家世和他少年時代的一些逸事。作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三不朽」聖人,王陽明橫空出世,與王氏家族數代的學識與家風積澱有關。


王陽明少年時期的逸事,充分展現了王陽明的個性。王陽明的豪放不羈、聰明狡黠和不走尋常路,預示著他未來必然會不同於一般的功利儒者和迂腐儒者,也為他後來敢於在朱子學萬能的時代發出自己的聲音埋下伏筆。


那麼,從小立下大志的王陽明,會通過怎樣的方式去實現他不同於狀元父親的道路呢?貴為狀元公之子,就能保證他的追求聖賢之路一帆風順嗎?讓我們期待下次的閱讀吧!


今日話題


王陽明從小就立下了異於常人的志向。你小時候的志向是什麼?你曾經為你的志向付出過什麼?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故事,歡迎轉發給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十期人物故事結束後,小編將從參與留言互動和轉發的讀者中揪出幾個小可愛贈送這本新書《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全新修訂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章同人 的精彩文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 | 以尊重的態度來看待一個國家

TAG:華章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