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城在劉備手裡: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

此城在劉備手裡: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

三國時期,長沙桂陽等地還不是很發達,並且屬於邊遠地區,對於中原政權不是那麼特別的重要。

但對於劉備和孫權來說,卻也是丟失不得,因而也是要想方設法地據為己有。

不過,從漢朝開國之初的吳芮王開始,長沙已經開發了四百多年,也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了,城防總不至於不堪一擊吧!

尤其是劉表時期,長沙太守張羨叛劉自立,劉表攻擊了幾年都沒有攻下。

但長沙、桂陽對於劉備卻是另一番景象,得失非常容易,以至於史書的記載過於簡單,往往會被人們予以忽略。

那麼,長沙桂陽在劉備來說為什麼得失都那麼容易呢?

長沙城並不那麼容易攻取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對峙於官渡,而此時在曹操身後的荊州牧劉表,卻準備聲援袁紹,進攻曹操。

長沙太守張羨在郡功曹桓階的勸說下,聯合周邊三郡背叛了劉表。

張羨還派遣使者向曹操表明了態度,這就等於說,張羨的叛劉是響應曹操,牽制劉表。

劉表於是發兵攻打長沙,但一連進攻了幾年也沒有攻下來。

由於曹操與袁紹的戰事也是連年不休,所以也沒有派兵南下支援張羨。後來張羨病死,長沙人立了他的兒子張懌,劉表這才將長沙攻下。

順帶著,劉表向南又收取了零陵、桂陽,從此更是「地方數千里,帶甲數十萬」,傲視天下。

三國時期,荊州最發達的地方是在江北,也就是南陽、南郡和江夏等地,曹操想征服東吳,徵用的也是這兒的水軍,可見劉表對於張羨還是具有完全的優勢的。

但是,這樣一種完全優勢的情況下用兵,卻在連年間不見結果,可見長沙並不是那麼不堪一擊。但是到了劉備這兒,長沙、桂陽等地卻是那麼容易的獲取。

劉備南征四郡,太守全部投降

官渡之戰曹操獲勝,他倒出手來準備解決荊州,在他出兵後劉表死了,他的繼位的兒子劉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兵不血刃獲得了整個荊州,當然也包括長沙、桂陽等地。

赤壁之戰,曹操被東吳的周瑜打敗,再加上瘟疫流行,曹操不得已退回到北方。

周瑜攻打南郡、夷陵,曹操的大將曹仁無力堅守,只能撤走。

劉備趁機奪去了荊州江南四郡:長沙、桂陽、武陵和零陵。

劉備奪取長沙,史書好像都沒有什麼可寫,只說「又南征四郡」,然後就是四郡太守皆降。給人的印象就是劉備人到了,這地盤就是他的了。

孫權索要荊州,兩家爭戰,劉備很快失去了長沙桂陽等地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向劉備索要荊州,劉備搪塞說,等我得到了涼州,就把荊州還給你。

孫權非常氣憤,就派遣呂蒙襲擊,很快就奪去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在奪取長沙和桂陽兩郡時,呂蒙只是寫了兩封信就解決了。零陵雖然費了一點兒周折,但仍然是不費刀兵就令太守投降了。後來兩家雖然達成了和解協議,但長沙和桂陽卻從此成為了東吳之地。

那麼,長沙對於劉備為什麼那麼容易得失呢?

劉備在此沒有基礎只是撿了個便宜

劉備來到荊州後,雖然荊州豪傑歸屬他的人日益增多,但應該說這些人多為江北之人,更多的是遊離於政權邊緣之人,真正有實權的人物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荊州江南之地,就更是如此。

那麼,劉備為什麼會輕而易舉地獲得江南四郡呢?應該說這是劉備撿了一個便宜。

劉表死,劉琮投降,整個荊州歸屬了曹操,但曹操也來不及「歸化」,也就是來不及把它變成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就爆發了。

赤壁之戰,曹操很快就失敗,江陵也成為圍城,長沙桂陽等地一下子像是成了「棄兒」一般,這時候劉備來攻,誰還有心抵抗?

於是這投降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這也讓劉備撿了一個大便宜。

不過,投降雖然是真心之事,但就像曹操一樣,劉備及其派去的官員也要拿出點兒本事來給當地人看,也就是對此進行有效的治理,可惜劉備仍然沒有。

劉備手下缺乏干臣能吏

三國時期優秀人才眾多,行政人才、軍事人才、謀略人才,哪一種都是一抓一大把。

不過在這一時期的人才有一個特點,不管在哪方面偏重一些,必須要懂軍事,否則,不管你有多大的名氣,都很難坐到高位上去。

劉備起事較早,真正的成事卻較晚,相對的,手下的人才也是最為貧乏。

可以說,除了關羽張飛諸葛亮,劉備就沒有能夠鎮守一方之人。

有人說不是還有龐統黃忠魏延,還有糜竺孫乾簡雍劉琰等人嗎?

但這些人前者沒有經過考驗和鍛煉,或者是另有大用,後者都不是幹才,劉備都不能放手派他們前去。而派去的人實踐證明都不堪大用。

先說桂陽,劉備派去任太守的是趙雲。趙雲上任之初就碰到了一件事,原來的太守趙范想將自己的寡嫂嫁給他。趙雲以同姓為由推辭了,別人勸他,他說,趙范是被迫投降,其心叵測,堅決不要,結果是趙范逃走了。

這件事《雲別傳》說他是「雲無纖介」,道德層面這的確毫無問題,但對於治理地方卻不見得有利。

正因為如此,劉備將他調回去當了留營司馬,說穿了也就是去看家護院。

看看這時期關羽張飛龐統黃忠是什麼職務呢?關羽襄陽太守,張飛宜都太守,(實際上的南郡、夷陵,因為有別於孫權的任命),龐統黃忠跟隨劉備入川奪地,在那個時期,大將軍不耽誤當太守等地方官,曹操後期的大將都是刺史,劉備也不例外。

再說長沙,劉備任命的太守是廖立。廖立治理長沙有什麼政績不知道,只知道呂蒙來襲擊長沙,他就一個人跑到益州去了。

幸虧劉備這個人心軟,不但沒有很嚴厲地責備他,還讓他繼續當了個巴郡太守。

還有零陵,劉備任命的太守是郝普。郝普開始是堅持不投降的,不過,呂蒙用了一個計策,讓郝普過去的老朋友鄧玄之前去「曉以利害」,結果郝普還是投降了。

投降後郝普這才知道,劉備已經到了公安,關羽也已經到了南郡的益陽,羞愧的是無地自容。

不過,這也說明郝普是個沒有忠義沒有才能之人,如果心懷忠義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如果有才,可以分析一下荊州的重要性,劉備關羽或不會置之不理?

不管是哪一樣具備,他就都不可能投降。這個郝普在關羽丟掉荊州後再一次投降了東吳,還當到了吳國廷尉的高官,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就是一個有才之人,只少他不是一個軍事上有才能的人。

總之,長沙桂陽等地在劉備來說太容易得失,最根本的還是缺乏人才。

不是劉備無能,也不是劉備有眼無珠不能發現更多人才,實在是劉備長時間的飄蕩,根本就缺乏籠絡培養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基礎。

後來劉備在益州稱王並最終當上皇帝,正是有了從荊州帶走的人和招攬了劉表留下來的人才,有了地盤從而也有了留住人才的基礎。看來,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必須有人才作為支撐。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工重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揭開三國第一猛將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劉備為何選趙雲當貼身護衛而不選關張?這是成功者所必學的一點
妙齡少女誤入詭異村莊,被殘忍對待背後竟是……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