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甘嶺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用喀秋莎火箭炮打慘了美軍

上甘嶺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用喀秋莎火箭炮打慘了美軍

上甘嶺戰役發生於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前後歷時43天。這次戰役雙方投入10萬以上兵力和400餘門重炮、170多輛坦克、100多架飛機,在面積不到4平方公里的山頭陣地上反覆拉鋸,激烈廝殺,發生大量傷亡,創造了整個戰爭期間單位戰場集中兵力火力密度和傷亡均最大的一次戰役。

這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相較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在火力上劣勢非常大,不得不以血肉之軀同優勢強敵殊死搏鬥。志願軍最後能取得勝利,除了廣大指戰員的英勇奮戰、犧牲奉獻精神外,出色運用有限的火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整個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先後投入各種火炮近500門(其中重炮150餘門),發射各種炮彈45萬餘發,大量殺傷敵人,牢牢守住了陣地,同時也創造了我軍歷史上野戰軍級戰鬥消耗彈藥量最多的紀錄。其中,志願軍火箭炮部隊發揮了巨大威力,功不可沒。

說到上甘嶺戰役中使用的火箭炮,那可是大大有名,早在二戰蘇德戰場上就打出了赫赫戰功。這種火箭炮的正式名稱為BM-13火箭炮,當然還有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喀秋莎」火箭炮。該炮主要結構為8根工字型導軌的發射架,平時固定在卡車上,每個發射架可掛載2發132毫米火箭彈,一次射擊就是16發火箭彈,最大射程達到8500米。「喀秋莎」火箭炮列編到部隊後,4門編一個連,12門編一個營,打一次營齊射就是192發火箭彈。這個射擊威力是驚人的,但見一條條火龍撕裂長空,發出「嗖」「嗖」這種令人心悸的嘯叫聲,將半邊天都染成了紅色。漫天彈雨落下處,到處滾動著濃煙烈火,無論是陣地工事,還是步兵集群和坦克集團,都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化為碎銅爛鐵和殘肢斷體……

「喀秋莎」火箭炮裝備到志願軍部隊後,共有8個團,全部編入炮兵第21師。在上甘嶺戰役中,炮兵第21師所屬火箭炮兵209團配屬給志願軍第15軍,計有兩個營24門炮,支援步兵狠狠打擊敵人。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雖大,但也有弱點,即射擊時尾焰和煙霧大,陣地易暴露,打完了就要轉移。而且該炮是從蘇聯支援過來的,成本很高,一發炮彈價格就相當於當時一個富裕農民一年的收入。因此,上級對「喀秋莎」火箭炮非常珍視,從不輕易使用,作戰時必須力求小心謹慎,精心選擇發射陣地,掌握好射擊時機,確保安全,誰出現差池追究誰的責任!

1952年10月19日,志願軍對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進行大反擊。兩個火箭炮營參加炮火準備,一次齊射384發火箭彈,協同其他炮兵摧毀了聯軍四分之三的陣地工事,有力支援了步兵進攻。

10月23日,志願軍再次反擊597.9高地。火箭炮打了一個營齊射,毀壞部分聯軍工事,支援反擊部隊收復了1號陣地。

10月30日,志願軍對597.9高地實施決定性大反擊。兩個火箭炮營打了兩次齊射,火箭彈的尾焰把整個上甘嶺陣地的天空都映得通紅,大量殺傷了表面陣地之敵,並有力壓制了敵縱深炮火。在炮兵的有效支援下,志願軍反擊部隊浴血奮戰,收復了597.9高地的主要陣地,殲滅敵軍4個連。

11月4日,兩個火箭炮營經過精心準備後,突然實施一次齊射,一舉轟平了聯軍發起進攻前集結部隊的樹林,大量殺傷敵人,使聯軍在當天的攻勢推遲並陷入疲軟。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火箭炮兵209團先後組織團營連級炮兵7次齊射,共發射火箭彈5604發,支援步兵攻強守固,力保陣地不失,為戰役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志願軍官兵看到「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時火龍飛舞的壯觀場面,都會情不自禁地歡呼「炮兵萬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十年中越戰爭解放軍這個軍戰績排第一,殲敵11300人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