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你的聲音里,其實刻滿了故事」

「你的聲音里,其實刻滿了故事」






每一個讓你感到溫暖的瞬間,

都值得好好紀念。









有個朋友在微信後台跟心姐說:」明明是租的房子單間,卻執拗地給自己買了個電視。晚上回家就打開,其實並不關心播的什麼節目,但覺得家裡有個聲音,溫馨些。」



看起來平靜描述的短短几句話,卻是平日里難以與親人或朋友分享的感受。

她不想讓人看到孤獨,聲音為她填滿落寞的磁場。











頭幾天網路上有人講,在這個時代下,我們都是

「要強」的成年人




是的,我們「要強」到漸漸不願表達,甚至難以表達。

畢竟,連與朋友聊天都要謹慎地選擇打字模式,因為語音可能給對方帶來不便。




但你若問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場景,又往往與聲音有關。




「我記得他在電話那頭,沉默後緩緩說『我們嘗試在一起吧』。」




「大學宿舍里,早上廣播定時響起時那一段段音樂,是我青春里最有記憶的時光。」




「那個午夜的主播,一段段地讀村上春樹的小說,陪我穿梭了一個又一個書中的場景。」




……




聲音是為記憶做細緻雕琢的美工刀,但我們逐漸在忙碌的節奏中忘了拾起。








我的一位聲優朋友對我說,自己對職業價值的肯定感,是來自於一位粉絲的留言:「一聽見你的聲音,我就覺得生活又明亮了。」




他說,這讓他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角色,儘管只是通過聲音與不認識的人連接。



聲音可以代表一個人的故事,也可以構建不同的夢境傳遞給不同的聽眾。




低沉而有磁性的男聲,為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帶去一份內心的安定。




可愛而活潑的女聲,可以為一個宅男打開一扇充滿陽光的窗戶。



調侃又搞怪的脫口秀演員,能為沉重的生活帶來放下戒備的瞬間。




哪怕盡量剋制著情感的詩歌朗誦者,也能夠透過平靜的文字描述,讓聽眾在某一刻突然感悟到生活奧秘,情緒猛然一擊。




你願意聽到的聲音可能就是你需要的生活空缺,哪怕落到有形的圖像也只是一段段的聲波頻譜。













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圈粉了很多人,那些書中的文字細細品讀、朗誦,讓每個聽眾的感受都載入了新的溫度。




而那些明星、名人朗讀者們,也透過自己的聲音,讓人們在短短几分鐘就有了對這些人另一面的了解。




袁泉讀:「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讓人彷彿透過一個女演員的視角穿越成為古代紅牆下的名伶。




賈平凹讀:「寫作,說到底就是在寫自己。」讓人聽到一個作家對自己的誠實。




羅大佑讀《轉山》:「一想到那『夢想』,你不禁就感到自己的腳沉了,身體卻輕輕地飄起來。」讓人覺得人生中也充滿著各種挑戰的「旅行」,雖然辛苦,也很浪漫。











如果說,文字能夠讓人找到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方法,那麼,有聲音的陪伴,則讓你覺得自己不再是與世界對抗時孤獨一人。




除此之外,與自己的聲音相處,或者讓自己的聲音與更多人為伴,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精神分析師穆薩,納巴蒂說:「人跟聲音的關係是一種想像關係,這中間有他對形象的一種期待。」




所以,無論是「聽」者還是「讀」者,通過聲音的媒介,都可以折射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狀態。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聲音秘境,


探訪那些藏在秘境中的聲音故事,


不妨掃碼打開這個 H5,


↓↓↓



也許,


你需要不一樣的聲音來慰籍,


也或許,


你的聲音可以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廣告)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發現聲音秘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易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你了解自己的另一面嗎?
敷衍,是對感情的不尊重

TAG:簡易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