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打開軍庫後驚嘆:原來滿清裝備比我們還先進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打開軍庫後驚嘆:原來滿清裝備比我們還先進

1840年,英國的大炮轟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到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再到八國聯軍侵華,清朝政府在清末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但平心而論,清軍的軍力真的如此羸弱嗎?西方列強一直認為清軍裝備落後,無力抵抗。但當八國聯軍打開清軍軍械庫時,他們都驚呆了,沒想到清軍竟然有這些先進武器。

1、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是德國當時最先進的大炮,炮口徑280毫米。射程可達10000米以上。由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期間從德國購回,一共進口了320門,但因為慈禧太后給予軍事的預算不足,克虜伯大炮缺少炮彈,無法有效使用。但大炮的威力還是十分強大的。甲午中日戰爭中,清軍就曾用克虜伯大炮擊沉過日軍艦船。

2、賽電槍

比起清朝人的「賽電槍」,今天的讀者可能對馬克沁重機槍這個名字更加熟悉,1883年由英籍美國人馬克沁發明。它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挺自動機槍,極大的改變了世界軍事戰局。英國人就曾經利用他以50人的軍隊抵擋住了5000人的攻勢。清政府訂購了十幾挺用於學習仿製,後在金陵製造局仿製了許多「賽電槍」。

3、諾登飛多管排列機槍

與其稱它為機槍,不如稱他為機炮。諾登飛多管排列機槍在1878年被美國人諾等飛發明,射速約每分鐘350發,射程2000米。這挺機槍由金陵製造局大量仿製,並在中法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受清軍將士的青睞。

4、曼里徹式卡賓槍

曼里徹式卡賓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手持火器,清朝軍械庫中存放的曼里徹式卡賓槍甚至比聯軍手中的還要先進。聯軍指揮西蒙說:「這裡這些裝備還能再給超過16000名軍人全副武裝還有餘,可惜我們的士兵只有兩隻手,真是謝謝清朝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戴笠生性風流揮金如土,但花錢從不找軍統報銷,弄錢手段實在高明
冷宮一直不開放,原因並不是別人傳的那般玄乎,溥儀曾說出過答案

TAG:子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