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產檢正常卻生出「瓷娃娃」全身蒼白 都因這個病

媽媽產檢正常卻生出「瓷娃娃」全身蒼白 都因這個病

來源: 都市快報

金女士,29歲,頭胎,一切孕檢都正常,但超過預產期6天了,寶寶卻還沒發動。

她還一直拒絕醫生入院醫囑,理由竟然是老底子的一句話:「一定要等寶寶自己發動,在媽媽肚子里待一天,相當於外面好幾天。」

然而,再三勸說同意住院後沒幾個小時,情況就不好了……緊急剖宮產手術後,她生下了一個女寶寶。寶寶全身皮膚蒼白,跟瓷娃娃一樣,檢查發現寶寶嚴重貧血,被確診為胎母輸血綜合征。

醫生說,這是一種罕見的產科疾病,發病隱匿,缺乏特異性的診斷標準,早期診斷難,容易漏診,確診時胎兒往往已經嚴重貧血,甚至胎死宮內了。

據了解,患這種病的圍生兒(目前國際上一般都認為自懷孕第28周到出生後一周這段時期定為圍生期;在這階段中的胎兒和新生兒則稱為圍生兒)的死亡率高達33-50%。


超預產期6天卻不願聽醫囑

29歲的金女士今年懷上了自己的第一個寶寶,她像大多數新手媽媽一樣,非常寶貝肚子的孩子,繁忙的工作之餘依然堅持定期到醫院檢查,每次產檢都很順利,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的。

一個月前,金女士到杭州市婦產科醫院例行產檢。門診醫生一看金女士的孕周,40+6周,就直接給她開了住院單,讓她立馬住院。

」所有孕檢都正常,過兩天寶寶就會自己發動,那樣對寶寶和對我都好。」金女士和家人堅持不想住院。

「你現在的孕周,胎盤功能已經開始減退了,再繼續待下去寶寶只會在宮內缺氧,到時候就後悔莫及了。」在醫生的再三勸告下,金女士最終還是同意辦理入院手續。

辦理入院後,詢問病史,金女士自訴胎動有減少,謝真醫生立即給金女士安排了急診B超和胎心監護。

B超回報羊水指數只有5.1cm,接近羊水過少了,胎心監護顯示胎動反應也不夠好,考慮存在胎兒窘迫可能,謝真醫生要求立即進行急診剖宮產術前準備。

「金女士目前的情況比較危急,需要馬上進行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謝真醫師正向病人和家屬溝通時,化驗室危急值報告出來了——甲胎蛋白>3000ng/ml。

這個數據讓她更加擔憂,高度懷疑是「胎母輸血綜合征」,「當時情況經不起一點猶豫,需要立即送手術室。」謝真回憶說。

剖宮產手術5分鐘後,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孩,但情況卻不太好。

媽媽產檢正常卻生出「瓷娃娃」全身蒼白 都因這個病

(圖片來自網路)

寶寶體重3080g,全身皮膚蒼白,跟瓷娃娃一樣,寶寶很快被推進了NICU,血紅蛋白檢查顯示只有89g/L(正常寶寶為145g/L以上),已經嚴重貧血,被確診為胎母輸血綜合征。

經過及時的輸血治療後,寶寶的血紅蛋白很快上升到了128g/L。

五天後,經過NICU醫務人員的悉心照顧,小寶貝和媽媽一起順利出院了。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幸好你們當時處理及時,不然我的孩子可能已經沒命了!」,出院前金女士的丈夫激動地和醫生說。

建議孕媽每天數胎動

張琳主任介紹說,胎母輸血綜合征是指一定量的胎兒血液通過破損的胎盤絨毛膜間隙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胎兒不同程度的失血以及母親溶血性反應的臨床症候群。

「通俗點講就是胎兒將自己的血倒輸給了母親體內,從而造成了胎兒一出生就重度貧血。

這個疾病可發生在妊娠任何時期或分娩期,多發生在妊娠晚期或產時,目前病因尚不清楚。

但胎盤早剝、胎盤植入,母親吸煙、多產、高血壓,或是孕期進行過羊膜腔穿刺、臍血穿刺、外道轉術等都是胎母輸血綜合徵發病的高危因素。」張琳介紹。

胎母輸血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取決於出血的量和速度:


慢性失血時,胎兒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胎兒貧血,或者胎兒水腫、心臟增大和胎兒生長受限等表現;
當急性失血時,胎兒出現急性缺氧,表現為胎兒窘迫、胎動減少或消失、胎心監護曲線異常,嚴重的時候可以發生胎死宮內。

最後,產科醫生在此提醒廣大孕媽媽,每天一定要數胎動!數胎動!數胎動!


「一旦發現胎動減少或者其他異常情況,應儘早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免因為一些民間說法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而悔恨終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