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不入外國籍,吃不起肉也不賣畫!4千幅作品去世6年後法國才放行

不入外國籍,吃不起肉也不賣畫!4千幅作品去世6年後法國才放行

她14歲賣到窯子里,22歲學畫畫,堅持三個原則,在世界上贏得尊重。希望她加入法國國籍,她拒絕,只想做中國人。生活再艱難,吃不起肉也不賣畫!她一生創作的4千多作品,在她去世6年後,法國當局才放行,被送回中國。

在巴黎,有一座墓地,哪裡安葬了許多的大藝術家,在一塊黑色大理石雕像上,有一位長眠者的雕像鑲嵌其中,雕像下,懸掛了幾十塊獎章,標誌著墓主人曾獲得的榮譽。在右邊,特地用中文寫著:世界級藝術家潘玉良之墓地。

潘玉良這位從14歲被賣到窯子里,受盡侮辱,被殘酷的命運欺凌得遍體鱗傷的弱女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贏得尊重,不愧為一位傑出的畫西畫的中國女畫家。

1937年,42歲的潘玉良再次離開丈夫,前往法國,在隨後的40年里,有很多事情,鮮為人知。

到巴黎後,正值歐戰前夕,許多畫家和學畫的外國留學生紛紛離開巴黎。

潘玉良卻始終投入繪畫之中,一個人租住在頂樓的小房間,住房兼畫室。很多時候,她都不出門,一天到晚在家作畫。

她的生活條件十分簡陋,經濟上也很困難,平時吃不起肉,偶爾會去市場買點別人挑剩的雞爪,即便如此,她的生活態度依然很樂觀,與此同時,她還通過節儉,每過一段時間,給當時已丟官職的丈夫潘贊化寄些零用。

經過五六年的不斷創作,潘玉良的作品和才華受到了法國的關注,美術界人士邀請她在巴黎舉行展覽。

從1953年至1959年,潘玉良先後舉辦了兩次國際巡迴個人油畫展,使她的作品在日本、比利時、英國、德國、希臘、盧森堡、義大利和美國大獲成功。

巴黎市市長親自主持巴黎大學的多爾烈獎的授獎儀式,把銀盾、獎章、獎狀和一小星型佩章授給了她。這也是巴黎大學獎勵史上第一次為中國女畫家頒獎。

她被法國媒體稱為「藝術精英」「成就在當時中國所有西畫家之上。」

當時,法國希望她加入法國國籍,被她斷然拒絕,說自己只做中國人。

潘玉良早在26歲第一次來到法國留學時,就給自己定下了三條原則:

一、一生堅持不入外國國籍。二、不戀愛,只愛潘贊化。三、不和任何畫商簽訂合同。

這三條,潘玉良都做到了。尤其最後一項,要做到就意味著要過拮据的生活上,清貧一生。

當時榮譽加身的潘玉良依然保持著清醒。因為在潘玉良看來,自己當一個純粹的藝術家,不能為錢去畫畫,那樣也畫不好,就算畫出來了,也必定會是沒有靈魂的作品。

所以當時有很多商人盯牢她的畫,隨著名聲越來越大,向她買畫的商人也多起來,都被她斷然拒絕。哪怕在她生活最艱苦的時候,她也不賣一幅畫。

她說自己的畫不賣,只留給中國。

其中,就有一個商人被潘玉良的這一點折服。

這個商人叫王守義,是在巴黎的中國同胞。

一生靠白手起家,得知潘玉良在巴黎,便慕名前來,他想請潘玉良給他創作一尊雕像,酬勞6000法郎。

潘玉良還是推辭了。

了解到潘玉良為什麼不賣畫,雕塑也不賣的時候,王守義徹底被眼前這個又矮又發福的女人鎮住了。他反而義無反顧地在生活上資助潘玉良,還幫她處理雜事,保管畫作。

潘玉良在法國40年間,一直想回國,先後準備了7次。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都沒如願。

她一直夢想,要把自己一生創作的4000多幅畫作,運回國,捐給國家。

但是法國當局一直不讓她的作品攜帶出鏡。

1977年7月22日,在貧病交迫之中,82歲的潘玉良默默地離開人世,客死異國他鄉,結束了悲慘而璀璨的一生。

她在彌留之際,將這件事託付給中國商人王守義。

但是法國一直不肯放行。

在潘玉良去世6年之後,到1984年這4000多幅作品才全部運回中國。

在今年蘇富比春拍上,潘玉良的《海邊五女》以2240萬成交,成為當季油畫最高成交紀錄。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畫了一塊石頭一株枯樹,賣了4.1億,卻被質疑不是真跡
55歲黃賓虹娶了小40歲傭人,為答謝畫了幅畫如今賣了3.4億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