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易中天:「品三國」對我的好處,就是錢多了

易中天:「品三國」對我的好處,就是錢多了

記者: 徐學勤

學者就該甘於清貧?這是沒道理的。我的師兄付生文的去世,給我觸動很大。1981年,我從武漢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我連講師的職稱都還沒有,就被破格提拔為武漢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我在中文系主管科研、研究生、外事和留學生,在我組織的一次學術討論會上,付生文在演講的時候突然倒在了講台上。


易中天:「品三國」對我的好處,就是錢多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去辦喪事的時候,才發現他家裡一貧如洗,這個事情給了我極大的刺激。當時我寫了一副輓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嘆人間從此惜年少;身躋九流,家徒四壁,問天意何時重斯文」。

還有一個事情是1999年前後的房改,原來的單位房以成本價賣給學校職工。當時,我在廈門大學已經評上教授,我太太也在廈門大學工作,雙職工家庭,且工齡又長,以工齡和職稱摺合房價,最後,一套依山傍海的112平方米的房子,售價只要3萬元。但是,我們居然買不起,差一點就放棄了。

當時,我女兒在同濟大學讀城市規劃,她成績好,每年都享受學校的一等獎學金,而且學費全免,她還可以幫老師做事掙點錢。最後是女兒贊助了1萬塊錢,我才把房子買下來。這件事讓我明白,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必須找出路。

「閑話中國人」系列,就是試圖通過圖書走向市場來掙點稿費。另外,我還開始跟電視接觸,在鳳凰衛視的大型談話節目「縱橫中國」做了一個系列,一期給1000塊錢,這個節目是胡一虎主持,王魯湘總策劃。是王魯湘的助理陳勤發現了我,他看到我的《讀城記》以後,跟王魯湘說,這個人可以請過來,後來我就去了。

易中天:「品三國」對我的好處,就是錢多了

每次錄節目之前,他們要開策劃會,其實是培訓嘉賓,教嘉賓怎樣說話才有效率,不能在台上拉拉扯扯,沒完沒了。胡一虎說,「不用跟易老師講,他一定能做得好,他有電視天賦。」

後來,百家講壇的總策劃解如光看到節目,說「這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這個人有電視天賦」,就來聯繫我,是這麼個來龍去脈。後來,他們甚至總結出「易中天談話法」,就是面對電視鏡頭該如何談話——一開始,就必須把觀點亮出來,然後有時間再論證,沒時間就別論證。媒體不是做學術研究,不要從前三皇、後五帝說起,那完全是兩回事。

百家講壇從2001年就有了,不溫不火好幾年,甚至有諾貝爾獎得主去主講,也沒能火起來。為什麼「品三國」、「漢代風雲人物」能火?我總結的就是三個字,「說人話」。很多人聽了可能會不高興,難道別人說的都不是人話嗎?其實,很多人說的是官話、套話、空話、假話、廢話。

易中天:「品三國」對我的好處,就是錢多了

2006年和2007年,基本上是被媒體圍剿的狀態。我只秉承一條原則,就是說真話,不裝。有人質疑說,說真話怎麼可能?說真話是有危險的。我告訴他,康德說過,「一個人所說的必須真實,但是,沒有義務把所有的真實都說出來。」就說那些沒有風險的真話就行了,真是底線。

我記得,有一次在「新聞會客廳」做節目,主持人問了我最後一個問題,「自從上了百家講壇,你就火了,這個現象對於社會可能的不良影響是什麼?對你自己的好處又是什麼?」

我說,「可能的不良影響是大家認為可以不讀書,只要看電視就行了;對我的好處,那就是錢多了唄。」她說,「好,謝謝你,我們的採訪結束了。」問不下去了。從台上下來之後,主持人說,「你太厲害了。」

實際上,媒體記者最希望你撒謊,你撒謊,他就好一步步追問下去,如果你一開始把底兜出來,那就只能是「好,謝謝你接受我的採訪」,就這麼簡單。那時候不懷好意的人真是太多了。所以,我現在看到很多人的危機公關,真是覺得好笑,怎麼能這麼愚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眉毛稀少的人,是「厚命」還是「薄命」?
孔子、釋迦牟尼、老子死後,儒釋道為何都分化為8大流派?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