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大道智慧,太上道祖傳於後世的十大哲理!

大道智慧,太上道祖傳於後世的十大哲理!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巨大的,道教和儒教互為表裡,一陰一陽。道儒兩家一為裹藏一為表顯共同構築了中國思想文化的核心。

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

而且道家的辯證法思想傳入國外後,對西方辯證法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更被譽為東方思想智慧的核心精髓。以下十句話正是《道德經》中的精髓所在。

1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諸事辦妥,老百姓都認為我本來就是這樣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說,完成功業的過程沒有受他人強制的感覺,是人們的本性使然。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性;有被習慣左右行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習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創新,適時改變自己的習慣和習俗以適應外界環境的本性。順著這些本性去完成功業,人們會覺得原本就如此,很順當,不會有牽強和被強迫的感覺和不滿。完成功業也就自然而然。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夠事半功倍的根據。

2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曰:領導者的行事原則是做而不爭奪。正因為不爭奪所以普天之下的人們都無法與之爭奪。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商場之高手,也為而不爭。不爭者之所以反而得勝,正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無害於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爭而勝。

3

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適時終止可以不陷入危險的境地。因為沒有達到滿盈的程度,所以能夠在事物趨於破舊的時候浴火重生。老子認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事物發展壯大而達到滿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漸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說它漸漸不再近於道了,不近於道就會早衰亡。

因此領導者不應當過分追求壯大,使事物趨於滿盈而過早走向死亡。反而應當注意發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於過早滿盈的程度,因而能夠從容創新,使事物在破舊死亡之前能夠浴火重生,脫胎換骨而處於有足夠發展空間的新狀態,因而能夠繼續發展。

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聰明。能勝人的稱得上是有力量,能自勝的人才算得上是強大。因此呂氏春秋先己篇曰:「故勝人者,必先自勝,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敗莫大於不自知。」一個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勝之功力,就很難知人善任而進行有效的管理。

5

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曰:不違反規律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還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說管理者治理企業,不可以違反規律妄為滋事,如果管理者經常大膽妄為,不斷滋事以彰顯自己的權勢,企業就難以治理。老子總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管理者的行為應當順應自然規律,不恣意妄為,要實事求是地尋求現實可行的道路,才能「無不治」。

老子還強調:「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規律就用以指導實踐,而不是用於空談。

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的最終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規律辦事,也就是所謂的「順其自然」、「因勢利導」。

6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曰:話說多了,就會一再遇到無言與對的尷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尋找中的的辦法。也因此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並無所謂「仁愛」,而是把萬物都當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樣用完即扔,莫不相關,任其自然。聖人也無所謂「仁愛」,而把百姓都當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樣用完即扔,莫不相關,任他順從於道自然發展。

認為「希言自然」,少說空話是本應如此的事。重要的是「從事於道者,同於道」,能夠得當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執其中」,順從於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認為以其多說空話而一再窮盡困窘,還不如信守切中於道的原則而能夠真正辦實事。

7

治人事天莫若嗇。

老子曰:管理治理眾人並有事於天地,最好的辦法莫如農耕那樣。也就是說應當順著作物生長的規律,不要強制它,順從它發展的需要而照顧它、灌溉它、扶助它,這樣作物必然成長得很好,能夠獲得豐收。因此,管理者帶領眾人去完成事業,同樣也要遵循這個原則,才能夠獲得豐碩的成果。

8

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曰: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煎小魚那樣。也就是說領導者不可亂加干擾,要按照火候來照料,絕不可以還不到時候就亂翻亂攪,把小魚都攪糊了。領導者治理一個組織,也必須像煎小魚那樣謹慎從事,絕不可不到時機就胡攪亂作把事情搞糟。

9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還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是以無為遵道為正,以智謀為奇。「歸根曰靜」,回歸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謀只是輔助性的手段。

10

善用人者為之下。

老子曰:善於用人的領導人處於低位勢。也就是說,凡事只考慮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的人,就處於「位勢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顧及他人,尊重他人,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則處於「位勢低」境地。位勢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處流,於是眾人從之,可謂勢在必然。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重酬原創作者,道教媒體平台徵稿啟事,百萬讀者等你來約!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面相學,這五處長痣的男人最旺妻,趕緊嫁!
一座塔和一座廟告訴你,出家人沒有門戶之見!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