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5兄弟一起參軍,一同戰死:如此悲劇為何不會再發生?

5兄弟一起參軍,一同戰死:如此悲劇為何不會再發生?

作者:偉宗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美軍在二戰中,有5名特殊的士兵參戰。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他們來自同一家庭,是5兄弟。

5兄弟的父親名叫托馬斯·沙利文,他稱得上是第一代的美國人,是伊利諾伊州火車站裡的一名售票員。

托馬斯和阿萊塔結婚後,前前後後生育了7個兒女。其中,老大喬治出生於1914年12月14日;老二弗朗西斯出生於1916年2月18日;老三吉納維芙是個女兒,出生於1917年2月19日;老四約瑟夫出生於1918年8月28日;老五麥迪遜出生於1919年11月8日;老六阿伯特出生於1922年7月8日;老七凱瑟琳·梅也是一個女兒,出生於1931年4月,但她出生5個月後得了肺炎,沒過多久就夭折了。

這麼一大家子人,嘴多事多,生活很不容易。托馬斯和阿萊塔勤儉持家,勉強可以維持家用,孩子們的童年生活過得儉樸,卻也溫馨愉快。在孩子多的家庭成長,往往有一個好的童年么。

但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托馬斯一家的壓力越來越大。於是,年長的幾個孩子為了減輕家庭負擔,維持家中生計,不得不中斷高中學業,開始找工作掙錢。

二戰開始後,他們兒時的玩伴威廉·鮑爾加入了美國海軍,被派到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1941年12月7日,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爆發,數百名美國海軍士兵陣亡。很不幸,威廉就是其中一個。

沒過多久,托馬斯的孩子們得知了好朋友威廉陣亡的消息。5個兒子即喬治、弗朗西斯、約瑟夫、阿伯特和麥迪遜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好朋友威廉報仇。他們一同走進了美國海軍徵兵辦公室,申請參軍。

當時美國已經對日宣戰,正需要大量兵員,所以十分歡迎5兄弟這樣的熱血青年。1942年1月3日,5兄弟在愛荷華州的得梅因宣誓入伍,來到伊利諾伊州的大湖區海軍訓練中心。在這裡,他們共同寫下了同一句座右銘:「我們在一起。」

隨後,他們被分配到了朱諾號驅逐艦,喬治擔任炮手,弗朗西斯擔任舵手,約瑟夫、麥迪遜和阿伯特3人均擔任海員。

1942年11月12日,瓜達爾卡納海戰在夜幕中打響。朱諾號驅逐艦接到任務:為其它船隻提供護航。戰鬥開始後,朱諾號就被日本「伊-26」潛艇發射的1枚魚雷擊中,這枚魚雷在機艙爆炸後,艦上700個水手幾乎全軍覆沒,只有10人倖免,5兄弟無一生還。

據倖存者事後回憶,弗朗西斯、約瑟夫和麥迪遜3人當場身亡,阿伯特在第二天溺水身亡,喬治在四天後被鯊魚啃食而亡。

5兄弟去世的消息傳回家中,父親托馬斯和母親阿萊塔悲痛萬分。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然而國家並沒有給他們家庭任何補償。

托馬斯和阿萊塔開始遊走各地,四處演講,宣傳5個兒子英勇犧牲的故事,希望能給予他們5個兒子應有的嘉獎。在他們的努力下,美國終於頒布了「單獨生還者政策」。這個政策的核心條款,是同一個家庭如果有2人以上當兵參戰,那麼無論國家還是軍隊,都要想方設法確保有1個人可以活著回來,從而防止一個家庭斷香火。在著名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美軍以多命換一命,拚死救出瑞恩,正是出於這一緣由。

不久,托馬斯家的故事傳遍全國,他們的事迹也在1944年被搬上電影銀幕。5兄弟共同的姓氏「沙利文」被印在了無數建築物與紀念碑上,甚至還有2艘海軍驅逐艦以「戰鬥中的沙利文兄弟」命名,永久被人們所銘記。

為盡量避免戰爭傷亡給軍人家庭帶來的創傷,不僅美軍專門出台「單獨生還者政策」,很多國家也有一些規定或約定俗成的做法。如很多部隊有雙胞胎、親兄弟入伍,但部隊絕不會集中安排幾兄弟同時在一輛戰車或同一架飛機執行危險任務。夫妻倆都是軍人,又同在一個部隊,也絕不能在同一艘戰艦上參戰。美軍5兄弟集體陣亡這樣的事,在現代戰爭中很難發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南非曾經想搞核武器,為何最終放棄?沒有敵人,就沒有核武
丘吉爾的貼身保鏢:20多次救命,寸步不離主人,妻子嫉妒離婚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