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肺有病,鼻為之不利

心肺有病,鼻為之不利

心肺有病,鼻為之不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素問·五臟別論篇》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開門見山即指出鼻竅的病變與心肺密切相關。但臨床門診有病人以鼻塞、嗅覺減退等癥狀就診,醫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肺出了問題,因「肺合皮毛,肺開竅於鼻」,卻忽視於心的問題,所以不免會出現漏診或誤治的情況。

宗氣積聚於胸中,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與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相合而成,通過呼吸道,灌入心脈以行氣血。若宗氣充盛,則呼吸通利,血脈暢行。心主血脈,心藏神,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肺朝百脈、司呼吸亦有賴於心的功能正常。若心有病,肺朝百脈、司呼吸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而肺又開竅於鼻,故最終又間接反映到鼻竅不利。

羅某,女,62歲,因鼻塞、嗅覺減退1周就診。既往有冠心病病史8年余,長期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治療。患者近1周來不明原因出現鼻塞、嗅覺減退,時常感到心胸憋悶疼痛、氣短,無發熱、惡寒、咳嗽、咽痛等不適,就診於耳鼻喉科行鼻部檢查及作胸部透視未見明顯異常,予口服抗生素配合外滴具有通鼻竅作用的藥物治療無好轉。刻下症見:鼻塞,不聞香臭,以口呼吸,夜間平卧時倍感痛苦,時感心胸憋悶疼痛、氣短,納眠不佳,二便尚調。患者神情苦惱,精神疲憊。查舌質淡暗、苔白厚,脈弦。作心電圖提示有心肌缺血。審其症脈,切合《內經》「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張仲景《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第6條:「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故處方:茯苓15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茜草12克,紅花10克,細辛3克,辛夷6克(包煎),瓜蔞12克。處方7劑,日服1劑。

患者服上方7劑後即感鼻竅漸通,但仍不聞香臭,又繼以服用上方5劑後,鼻竅已通利,能聞香臭,並覺胸中舒暢,已無心胸憋悶疼痛、短氣之感。

方以茯苓、炙甘草健脾化痰,茜草、紅花活血通絡,細辛、辛夷溫肺化飲、通利鼻竅,杏仁宣降肺氣。全方使血脈通利,肺得宣降,故鼻竅不利、心胸憋悶疼痛諸症自除。《內經》雖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但作為中醫的理論源泉,一直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我們作為中醫的傳承者,應認真研讀,豐富自己的中醫理論,為臨床打下堅實的基礎。(易勝 貴州省金沙縣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身體虛
負面情緒和十二經絡的關係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