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參閱 | 再見,「李向陽」!悼念郭興老英雄!

參閱 | 再見,「李向陽」!悼念郭興老英雄!

原標題:參閱 | 再見,「李向陽」!悼念郭興老英雄!


按:本文原載中國軍網公眾號(微信號:zgjw_81)。特此致謝!


1月29日 21時7分,原北疆軍區司令員,戰功赫赫的英雄,《平原游擊隊》李向陽原型人物之一——郭興逝世。


他說時光可以流逝,歷史無法抹去,仇恨可以化解,但教訓不能忘記。郭興原名郭明善,1942年回家鄉建立武工隊期間,怕連累家人遂改名郭興,寓意是希望國家興旺發達。


1940年,參加百團大戰的一支隊伍經過郭興的家鄉輝縣。16歲的郭興瞞著父母,和村裡的15個年輕人一起去報名參軍。當時郭興個子小,指導員不願接收,說:「小弟弟你看你還沒有槍桿高呢,等你明年長大了再參加吧。」


同村其他人都扛上了搶,唯獨落下了自己,這讓郭興不能接受。部隊往前走,郭興就跟在部隊後面跑,從河南一直跑到山西。指導員看他一直跟在後面,鞋都跑破了,便將郭興託付給了當地縣政府。當時的郭興怎麼也不會想到,指導員這個無意間的舉動,卻開啟了自己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因為讀過幾年書,聰明機靈的郭興很快得到了領導的賞識。第二年,他就被派回家鄉組建敵後武工隊,並擔任隊長。臨行前上級給他派了兩名戰士、兩桿槍、三發子彈並下達了「作戰指標」:半年要組織一個七八十人的連;一年要消滅105個敵人,其中必須有5個日本軍人;一年繳回來100條步槍、2挺機關槍。只有17歲的郭興,當即立下軍令狀。



漸漸地,郭興和武工隊的名聲越來越大。在與日軍一次次的較量中,郭興親自打死的日本兵大概有四五十人。郭興帶領武工隊在冀南豫北神出鬼沒,殺鬼子、除漢奸、襲火車、炸炮樓、扒鐵路、毀橋樑,打得敵人心驚肉跳。

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郭興被太行軍區授予「一級殺敵英雄」的稱號,他率領的武工隊也被命名為「郭興模範武工隊」。



郭興的經歷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劇作品,他和李向陽的形象也重合在了一起。但老英雄卻說:「李向陽百發百中,我沒有這個本事,我十發七中就不錯了,這是導演的藝術性,而且實際上我並不是雙槍,我是三支槍。」



郭興口中的第三支槍是一把小手槍,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總是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胸前的口袋裡。這支槍的原主人是一個偽團長,他用這把槍殺害了郭興的妻子,而郭興又用奪過來的這把槍為妻子報了仇。


在武工隊聲名遠播的同時,敵人開始重金懸賞捉拿郭興,但始終沒有得逞。然而不幸的是,郭興的妻子在敵人的搜捕中被俘並慘遭殺害,這成為郭興心中永遠的痛。軍分區首長後來把殺害妻子的這把小手槍交給了郭興,讓他留個紀念。


就這樣,這把槍一直在自己胸前的口袋裡。他總說,這支槍裡頭的子彈是屬於自己的,萬一哪天自己打到最後沒有子彈被包圍了,就用這把小手槍自殺。


一寸山河一寸血,硝煙瀰漫的歲月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都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烙印。郭興說,他們當時從村裡一起出來當兵的是16個,抗日戰爭沒結束就已經犧牲了13個。



抗戰勝利後,郭興又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他和後來的夫人朱曉玲,就相識於抗美援朝戰場。那時候的郭興提出了三個結婚條件:第一不能害怕當寡婦;第二不能依靠丈夫;第三不能害怕搬家。朱曉玲同意後,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郭興曾寫下過這樣一首詩:抗日烽火起太行,援朝橫跨鴨綠江,旌旗揮動天山雪,飲馬黃河弓自張。這是老人軍旅生涯的真實寫照。



如今英雄遠去,但是他的事迹,他的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學習和銘記。


來源:央視軍事、《軍旅人生》


編輯:柴 瀟


編審:張華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章與榮譽 的精彩文章:

參閱 | 傅作義:「天壇一樣大的獎章」的背後

TAG:徽章與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