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的排名為什麼比尉遲恭低那麼多?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的排名為什麼比尉遲恭低那麼多?

原標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的排名為什麼比尉遲恭低那麼多?


在小說《隋唐演義》中,秦瓊和尉遲恭武藝相當,並列為第十三條好漢。在歷史上,秦瓊和尉遲恭也是旗鼓相當的勇將,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相比於尉遲恭,秦瓊在唐朝的地位相對要差一點。


首先,在凌煙閣24功臣中,尉遲恭排名第七,而秦瓊僅排最後一位。尉遲恭食封1300戶,而秦瓊整整比他少了600戶。同樣功勛卓著,同樣參與了決定李世民命運的玄武門之變。為何秦瓊比尉遲恭差那麼多?1971年,隨著一個墓碑的出土,這個千古之謎得到了解答。


1971年,考古學者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對尉遲恭的墳墓進行了發掘,這位絕世勇將的墓志銘重見天日。經過勘察,此墓志銘大約有2218字,內容甚為豐富。在解讀這些文字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尉遲恭與秦瓊的歷史。



秦瓊,曾是瓦崗山舊將,是李密的部屬。李密被擊敗後,秦瓊被迫歸降王世充。由於看不起王世充的為人,秦瓊在陣前投靠唐朝,成為李世民的親信幹將。在初唐諸猛將中,秦瓊的武藝可堪稱第一。

在陣前,若對方出現萬夫不當的猛將,李世民便會派秦瓊單槍匹馬前去迎敵,結果每次都能殺敵於萬軍之中,其武勇能和三國的關張相比。



公元619年,李世民率秦瓊等人與賊帥宋金剛交戰,當時尉遲恭還是宋金剛之部將。在戰鬥中,尉遲恭表現出孟賁之勇,他身先士卒,大敗唐軍,俘獲唐儉、於筠等將領。李世民見尉遲恭悍勇無雙,便派秦瓊前去與尉遲恭交鋒。在戰鬥中,秦瓊力挫尉遲恭,斬首兩千餘級,立下了大功。


之後,尉遲恭屢次被李世民擊潰,最終心甘情願地投降唐朝,與秦瓊一起,成為秦王李世民的近衛。在戰鬥中,尉遲恭勇冠三軍,多次立下大功,連飛將單雄信也敗在了他的手下。因此,李世民讚歎尉遲恭:「我使用弓箭,卿使用長矛,即使一萬人也擋不住我們!」


由此可見,秦瓊和尉遲恭都是能征慣戰、功勛卓著的猛將。但相比於尉遲恭,秦瓊的武藝似乎略高一籌;資歷上,秦瓊也要比尉遲恭要老一些。如果論功行賞,秦瓊理應在尉遲恭之上。例如李淵為了表彰秦瓊的功勞,曾經說:「你拋棄妻子來投靠我,立下如此大功,我肉都可以給你吃,別說什麼金銀、奴婢了!」


然而,秦瓊和尉遲恭的地位卻在玄武門之變中得到了逆轉。和尉遲恭不一樣,秦瓊的墓並沒有得到發掘,但是他父親秦愛(此碑是秦瓊得勢後立的,所以有秦瓊的事迹)、兒子秦懷道、孫子秦佾的墓志銘均得到出土。在三篇碑文中,都提到秦瓊「從平二凶」。也就是說,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取得皇位。



但尉遲恭的墓志銘中顯示,他在玄武門之變中的作用要比秦瓊的「從平二凶」要大很多。碑文中寫道:


「(武德)九年二月,二凶(建成、元吉)扶辜。雖天道禍淫,該仗君(尉遲恭)之力也!」

從這短短十多字,可以看出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的功勛,絕不是秦瓊能比的。甚至達到「仗君之力」的地步。



根據史書記載,在玄武門之變當天,李世民首先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其後,李世民在追逐李元吉的過程中不慎落馬。李元吉見此機會,立即用弓勒住李世民的脖子,試圖將世民殺死。就在此時,尉遲恭拍馬趕到,趕走了李元吉。此後,尉遲恭且馳且射,最終將李元吉殺死,並割取了他的人頭。


拯救李世民加上親手殺死李元吉,一下子便將尉遲恭推上了「玄武門首功之臣」的地位。之後,尉遲恭更是渾身披掛,提著李元吉的人頭,殺氣騰騰地向唐高祖李淵逼宮。攝於尉遲恭的兇殘,李淵被迫向李世民拱手投降。


尉遲恭墓志銘


玄武門之變後,原本只是一介斗將的尉遲恭得到了極高的封賞,不僅高居凌煙閣第七位,而且獲封1300戶,位居功臣之前列。而原本壓他一頭的秦瓊,也因為在玄武門立功有限,最終屈居末席。


因此有唐史專家感慨,秦瓊武功蓋世,卻因少殺一個李元吉,就比尉遲恭的地位低那麼多,這不得不說是種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里楊秀清權力那麼大,為什麼還是被韋昌輝滅了?
水滸傳中去,前五名大佬的座次是怎麼排的?

TAG:陪你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