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董順擘:從人員特點看日本外交安保類智庫

董順擘:從人員特點看日本外交安保類智庫

日本在建設「日本型」智庫的過程中,其智庫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點,通過考察其人員的特點就可窺見一斑。以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以下簡稱「JIIA」)、日本國際論壇(以下簡稱「JFIR」)、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以下簡稱「RIPS」)、中曾根康弘世界和平研究所(以下簡稱「NPI」)這4個日本較為著名的外交安保類智庫為例,其人員大多具有政府任職經歷、學者身份及在不同智庫交叉任職等特點。這些特點給日本智庫與政府間的溝通、智庫知識產品的可操作性與有效性及創新性帶來了重要影響。

從政經歷增強智庫產品可操作性

日本外交安保類智庫的創始人或首任負責人、部分管理與研究人員具有在政府任職的經歷。這種經歷既有利於智庫架起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樑,又有利於增強智庫產品的可操作性。首先,外交安保類智庫大多由政府離任高官創立或擔任首任負責人。例如,JIIA由前首相吉田茂提議設立並擔任首任會長;JFIR首任會長為前外務大臣大來佐武郎;RIPS首任會長豬木正道雖為學者,但也曾擔任過防衛大學校長;NPI首任會長為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僅如此,其後任者也大多為政府離任高官。以JIIA為例,其首任會長吉田茂之後就任的12任會長皆為離任的外務省事務次官或駐外大使。

其次,外交安保類智庫的管理人員及評議員也大多為政府離任官員。如JIIA副會長佐藤行雄、理事長兼所長野上義二、代理所長山上信吾、裁軍與不擴散促進中心主任樽井澄夫、研究調整部長相航一都曾任職於外務省。JFIR除了有現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評議員)外,還有前防衛大臣森本敏(理事),曾任職於外務省的伊藤憲一(會長)、有馬龍夫(評議員),曾任職於通商產業省的內藤正久(監事),曾任職於經濟產業省的金森久雄(最高參與)等人。並且,其所設立的政策委員會中還有多位政府離任官員。RIPS則有多人出身於自衛隊,如常務理事武田正德,理事金田秀昭、竹河內捷次,監事江口博保,評議員上田愛彥、折木良一等人。同時,RIPS還有多人曾任職於政府其他部門。如曾任職於通商產業省的理事及川耕造,曾任職於防衛省的評議員秋山昌廣、柳井俊二、鈴木啟貴等人。NPI副會長中曾根弘文(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之子)曾任文部大臣和外務大臣。其理事長佐藤謙,副理事長荒井壽光、藤崎一郎,理事(常勤,前理事長)大河原良雄、渡邊秀央、石原信雄、篠澤恭助,評議員兒玉幸治、坂本吉弘、佐佐淳行以及監事長谷川和年、鹽谷隆、福川伸次等人都曾任政府相關部門高官。此外,研究本部長北岡伸一曾任日本駐聯合國副代表。

再次,外交安保類智庫的部分研究人員也曾有在政府部門任職的經歷。例如,JIIA研究員岡田美保,客座研究員旭英昭、川崎研一、西村六善等人都有在外務省、內閣官房等政府部門任職的經歷。JFIR上席研究員石川薰、坂本正弘、佐藤禎一,主任研究員菊池譽名等人曾分別任職於外務省、文部省、經濟企劃廳等政府部門。RIPS研究委員秋山一郎、香田洋二、永岩俊道、德地秀士、山口升等人曾分別任職於防衛省、外務省等政府部門。NPI常任研究顧問小峰隆夫曾任職於國土交通省,主任研究員嘉治美佐子、大澤淳(現任職於內閣官房國家安全保障局)、研究員竹澤理繪等人都曾任職於外務省,研究員北浦修敏、杣谷晴久、高橋義明、高山裕司等人曾分別任職於財務省、通商產業省等政府部門。此外,有些研究人員雖未曾在政府部門任職,但也曾有過擔任日本外務省駐外專門調查員的經歷。

政府離任高官創立或擔任首任負責人使得智庫從最初就與政府相關部門架起了溝通的橋樑,既能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又有助於此後雙方的溝通。政府離任官員進入智庫從事管理及宣傳工作,進一步豐富了智庫與政府間溝通的渠道,既有利於及時獲得相關信息,又有利於智庫知識產品傳達到政府高層人士,甚至是現任日本首相手中。

智庫人員具有政府任職經歷除了有利於智庫架起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樑外,還有利於增強智庫產品的可操作性。第一,這些日本智庫人員有「前某省大臣」「前某省事務次官」「前駐某國大使」等這類前政府高官的頭銜,不僅能夠提升智庫的聲譽、增加其知識產品的「權威性」,而且「回收」這類人員的任職經歷無疑會增強智庫產品的可操作性。第二,理事、評議員、監事等人員有過政府相關任職經歷,也進一步增強了智庫產品的可操作性。理事通過理事會對該智庫研究項目的設立等工作具有決定權。有政府任職經歷的理事所做出的決定,尤其是其所選擇的研究課題及進一步完成的智庫產品大多更具有可操作性。而監事則監督理事對智庫業務的執行情況。評議員作為評議會的成員,有權決定理事及監事的人選。因此,評議員、監事具有政府任職經歷這一背景進一步保證了具有相同背景的理事所選擇的研究課題及進一步完成的智庫產品更具可操作性。第三,有政府任職經歷的智庫研究人員更熟悉日本政界的秩序規則、政策形成的程序細節、行政機構的運作機制以及不同於學術寫作的官僚寫作技術等,進一步增強了其產品的可操作性。

學者身份增強智庫產品有效性

如果說智庫人員的政府任職經歷能夠使智庫產品更具可操作性,那麼智庫人員的學者身份則增強了智庫產品的有效性。

在智庫中,主要有三類人員更多地體現出了其學者身份。第一類是智庫自身的研究人員。許多外交安保類智庫的研究人員已成為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如JIIA研究顧問高木誠一郎、主任研究員戶崎洋史與小谷哲男等人。第二類是曾經的智庫研究人員,後進入大學等學術機構從事學術研究並還在智庫任研究員或客座研究員的學者,如JIIA上席客座研究員菊池努、客座研究員中山俊宏等人。第三類是一直從事學術研究,同時也在智庫任研究員或客座研究員,如田中明彥、久保文明、高原明生、神谷萬丈、伊藤剛、北岡伸一、川島真、淺野亮、添谷芳秀、村井友秀等知名學者。在這三類人員中,除了第一類人員(這類人員也大多經歷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外,其他兩類人員都經過專業的學術訓練,在其為智庫生產的知識產品中,能充分體現出智庫人員所具有的學者身份。

此外,就某個研究報告,智庫會根據實際情況邀請其他相關學者參與其中。如JIIA於2017年3月完成的研究報告——《中美關係與圍繞中美的國際關係》,其研究委員中就有多位來自日本各大學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如靜岡縣立大學教授梅本哲也、早稻田大學教授太田宏、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土屋大洋等人。

智庫為了更多地體現出其人員的學者身份,增強知識產品的有效性,通常會組織更多的知名學者為其服務。其中,JFIR在組織學者方面最為典型。其政策委員會中的「有識之士政策委員」幾乎網羅了日本大部分政治、安全(82人)以及經濟、社會、文化(55人)等相關領域的學者。該智庫政策建議的最終形成都要得到出席政策委員會會議2/3以上委員的贊成,並且署名的委員要對政策建議的內容負責。政策建議得到贊成或成為「廢案」都體現了學者在智庫知識產品形成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增強了智庫知識產品的有效性。

智庫人員具有的學術資質是其區別於遊說者、活動家以及政府官僚的重要標誌。智庫人員的學者身份表明了其良好的學術與職業經歷,這些賦予他們的名望和地位能夠提高智庫知識產品的分量。知識產品的有效性得益於他們學術上的資質。

一般情況下,智庫為了政策建議、研究報告等知識產品兼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都是由有政府任職經歷的人員和學者共同來完成。前述的JIIA於2017年3月完成的研究報告《中美關係與圍繞中美的國際關係》即是如此。此外,在日本著名的民間智庫——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還存在一種知名學者和有政府任職經歷的研究人員構成的研究「組合」。此外,日本官方智庫防衛研究所也明確表示,其調查研究由在廣泛的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研究成果的「文官研究人員」和在自衛隊有實際業務經驗的自衛官合作完成。

不同智庫間交叉任職阻礙創新

與美國智庫中存在著複雜而龐大的「董事連鎖網路」現象不同,日本不同智庫之間存在著普遍的人員交叉任職現象。在上述4個智庫中大約20人有交叉任職的現象,如JIIA副會長佐藤行雄、理事長野上義二、研究顧問高木誠一郎、主任研究員小谷哲男,JFIR理事長伊藤憲一、評議員袴田茂樹、最高參與田中明彥、上席研究員高原明生,RIPS理事長西原正、理事金田秀昭、中西寬、鈴木啟貴,NPI理事長佐藤謙、監事竹河內捷次、理事大河原良雄等人都在本人所屬智庫外的另外3家智庫兼任其他職務。並且,還有部分智庫人員曾有過在這4個智庫中其他智庫任職的經歷。

人員交叉任職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優秀研究人才供需的不平衡。作為智庫都希望吸引符合自身理念、有管理經驗、研究能力突出的人才,正是由於這類相關優秀人才的缺乏才造成了人員交叉任職現象的普遍存在。實際上,在考察的上述4個智庫中還有許多人員在此外的其他智庫中任職。如JIIA理事多田幸雄還任職於雙日綜合研究所、顧問渡邊博史還任職於日本國際通貨研究所,RIPS理事金田秀昭還任職於岡崎研究所,JFIR上席研究員高原明生、NPI研究本部長北岡伸一、RIPS研究員山口升、NPI研究員細谷雄一等人還在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任職。二是對於智庫人員自身來說,能在多個知名智庫任職,既能增加獲取信息的渠道,又可以擴大「關係網」,促進自身管理、宣傳及學術水平的提高;對於智庫來說,聘請知名的相關智庫人員能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傳播自身的理念,進而增加影響力。

然而,一個智庫的管理或研究人員同時還在其他智庫任職,其理念也就會在不同的智庫有所體現,尤其是各智庫就內容相似的研究課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會趨同。因此,智庫人員交叉任職現象就造成了智庫知識產品的創新性不足

就像JIIA成立之初所稱其是以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為樣板設立的一樣,「智庫的社會科學性質是通過英美經驗而形成的」,但日本在不斷探索如何建成「日本型」智庫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點,通過上述對日本外交安保類智庫人員特點的考察反映出了這一點。智庫人員所具有的上述特點,也反映出日本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政治傳統、政策形成過程以及智庫在其中所發揮作用的方式與程度。因此,智庫建設應根據國家自身的政治架構、政治傳統、政策的形成過程等特點而進行。

(作者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國際問題研究》2018年第6期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