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狗十三》是一部原生態現實題材的青春片,電影意圖以平和的方式去展示少女李玩被迫害的青春。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部電影的片名是很有內涵的,筆者一直思考為何片名叫《狗十三》,原來數字「13」的組合正是英文字母B的外部輪廓,所以片名真實的含義是「狗B」,同時是曹保平對李玩「狗B」式青春爆的一句粗口,這也是導演對成人世界的怒吼。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狗十三》所表達的是一種父權獨裁式的教育,一種被精神霸凌的青春,當叛逆的孩子轉變為成人眼中的「乖孩子」時,青春已經逝去,留下更多的只是世故。


狗與少女

在父親還未重組家庭以前,李玩或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繼母生下弟弟昭昭後,本屬於她的父愛蕩然無存,家或許只是軀殼的收容所而已。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李玩的內心世界是一個複雜轉變的過程,從開始反抗到被迫接受,從被迫接受到屈從,從屈從到迎合。原本的倔強、純真、率直蛻變成了世故

李玩之所以給狗取名愛因斯坦,是因為她對數學物理有過人的天賦和狂熱的痴迷,而父親卻為了逢迎老師,從未照顧李玩的感受,當面對李玩一頓拖拽與羞辱,毫無顧慮地寫下英語補習班的報名單,出了老師辦公室後,企圖用金錢化解他對女兒魯莽行為產生的隔閡,

因為父親做事是有兩套方法,辦公室里的霸道是成人世界的規則,他先以犧牲女兒利益去擺平刁難他的老師,門外是孩子的世界,再用物質補償受傷的孩子,可惜孩子再也不是三歲時傻乎乎的孩子了,根本未買父親的賬。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所以父親最終買下一條狗送給女兒,企圖換取女兒的原諒,但是李玩一開始是拒絕這條狗的,父親根本就不了解孩子想要的東西,包括家裡的爺爺和奶奶也不了解李玩的喜好,他們只知道牛奶有營養,根本不知李玩喝不了牛奶的習慣,一喝就會吐,所以李玩把奶給狗喝了,平日里許多她不喜歡的菜照樣偷偷扔給狗了,她和狗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了。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從丟狗到尋狗,家裡的人被劃分為兩派。狗丟了後,家裡所有人都沒有尋狗的覺悟,父母再次想以一雙旱冰鞋收買李玩,李玩孤身一人闖入深邃的衚衕,發瘋一般怒吼著愛因斯坦的名字,可惜尋遍了所有角落也沒找到,只有李堂和爺爺擔心她的安危,去勸說她回家,也就是其他人已經站隊成人世界了,李玩的陣容只有爺爺和李堂。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指鹿為馬的二次站隊。繼母買回一隻和愛因斯坦同品種的金毛狗,宣布愛因斯坦找到了,這是全家的一次陣容劃分,也是成人世界對孩子世界發起的挑戰,首先爺爺這次站隊繼母的陣容,李堂是介於兩個世界之間的人,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在大人的眼中她是一個乖孩子(除了隱瞞早戀的事),一開始她也說那狗不是愛因斯坦,後來看了大人們的眼色,也附和著說那就是她的狗,李堂也站隊成人世界了,姐妹的感情就此破裂,她絕望的眼神望著爺爺受傷的腳,離開了。


親情隔離,青春逝去

其實那隻狗的命運就是李玩人生的投影,狗從被買回那一刻,就失去了自由,它的命運是任人擺布的,正如李玩被迫的人生,狗是作為禮物送人的,她的名字「李玩」也是隨意取的,補習班是父親強制安排的,狗丟了沒有人去尋找,她受了委屈也沒人理睬,父親覺得狗礙眼,就想把它送到餐館,父親心煩了,就在全家面前暴揍她一頓。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一開始李玩是反抗一切家人強加給她的意志,後來屈從了,性格也變得冷漠了,從假狗被送入動物收容所後,李玩徹底完成了蛻變。

人總喜歡將自己最糟糕一面暴露在親人面前,也習慣將情緒釋放在家人身上,當面對親人時,一個人學會了偽裝,學會了隱藏情緒,那麼她也將親人當作了外人,血緣的紐帶斷裂,與家人內心世界隔離起來了,真誠變為了世故。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當父親強迫她給叔叔敬酒時,她一飲而盡,宴會上叔叔讓他吃餐桌上的紅燒狗肉,她不動聲色的吃了一大口。前後發生顛覆性變化,她學會了隱忍、偽裝、冷漠,將真實的自己隱藏於黑夜之下。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成人都喜歡將自己裝入套子里,當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將自己裝入套子里,這是一件觸目驚心的事,大人眼中的他們是乖孩子,實則他們只是裝作大人們想要的樣子,這比將一個精神病人前額葉切除還要殘酷,孩子將永遠失去青春才具有的鮮活生命力。

人類歷史最大規模的精神屠殺不是瘋人院,而是李玩式的精神霸凌。

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公平對他們也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利害,沒有對錯。當李玩和李堂再次偶遇愛因斯坦時,李堂讓她叫一聲「愛因斯坦」,看有回應嗎?她冷漠的說了一句,你認錯了,那不是,頭也沒回的離開了。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這句話正好對應了李堂那句「那就是愛因斯坦,它餓瘦了而已。」,這種好萊塢慣用的結尾,深深震撼到了觀眾,角色早已完成顛覆性成長,可是觀眾還停留在固守的過去。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李玩早已明白讓狗留在自己身邊不會有好下場,所幸忍痛假裝不認識,反正它已經找到了合適的歸宿,總比交給一個連自己也無法保護的弱者手中要強,跑入小衚衕痛哭的她,是對逝去的青春最後的告別。


荒誕的個人宿命

時隔5年,被禁的《狗十三》能再次回歸銀幕,確實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筆者推測這部電影之所以不過審,可能是寫實成分太多,對現實批判過於激烈。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近年來我國的獨立電影中現實題材的種類大量湧現,如賈樟柯的《江湖兒女》、畢贛的《路邊野餐》、忻鈺坤的《暴裂無聲》、李揚的《盲山》等等,包括國外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李滄東的《燃燒》,這些電影有一個共性,都是社會邊緣人的舞台,和流水賬式的生活細碎,落腳點都會導向小人物無法掌控的荒誕式宿命的結局。

《平凡世界》有句話是:人們寧願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而不願意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而喜歡現實題材的導演總喜歡挖掘平凡人細膩的內心世界,因為那些我們從不在乎的內心,總是隱藏著一個波濤洶湧的世界。正如《狗十三》中李玩宿命式的人生,她正是來自最基層的吶喊,熱鬧總是屬於成人世界的殿堂,而不屬於李玩這個局外人。

每一個來自青春世界的吶喊,換來的都是成人世界的裝聾作啞,與現實妥協是他們無奈的歸宿。


《狗十三》:年度華語最佳青春片,口碑爆棚!



《狗十三》中那句「認錯了,那不是」和《小偷家族》中祥太那句「我是故意被抓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點題作用,那兩句話都是主人公成長的標誌,電影的升華的神來之筆。

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這就是我們的生存法則。望著滑冰場跌倒的昭昭,李玩明白了,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與全世界為敵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將再次重複她的人生,是最沉重的收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