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開源節流」只為應對車市寒冬 車企合作抱團才是取勝之道

「開源節流」只為應對車市寒冬 車企合作抱團才是取勝之道

2018年即將結束了,這一年對於汽車廠商來說是不同尋常的,大家紛紛調整了今後的發展規劃,總結今年展望明年。然而德國汽車業內專家杜登霍夫認為汽車行業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現在已經進入到夕陽西下的階段。

在他看來,今年的車市冰點只是這場漫長寒冬的開始,明年之後的全球車市還會更凄涼。就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汽車銷量都開始走進低谷,整個行業還要在自動駕駛和電動車領域繼續投入數十億美元,這帶來的結果就是車企和零部件企業利潤雙雙下滑。電動車已經是全球汽車產業聚焦的重點,傳統燃油車的退出也只是時間問題,而為了應對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車市寒冬,汽車廠商們紛紛調整發展規劃,「抱團取暖」和「開源節流」則成為了車企過冬前的準備工作。

據了解,中國車市在歷經17年的不斷增長後也迎來了首次下滑,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國內汽車市場產銷降幅分別達到11.71%和11.55%,其中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06.05萬輛,同比下降12.04%,10月份,國內乘用車共銷售204.68萬輛,同比下降12.99%。1-10月,乘用車共銷售1930.40萬輛,同比下降1.02%,至此已經連續四個月銷量下滑出現負增長。從目前來看,銷量急劇下跌導致傳統車企出現了營收難的問題,快速調整企業發展路線成了每一個廠商迫在眉睫的重點。

通用:裁員是為了更好的改變

於是乎,世界範圍內的幾大廠商陸續開始進行人員結構精簡,企業發展路線大調整。就在11月26日,美國通用汽車宣布大幅度削減員工數,並且有可能關閉北美5家工廠及世界範圍內的2家工廠。據估算,這次裁員的總體人數大約在1.5萬人左右。通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裁員和關閉工廠並非由於美國或者全球的經濟形勢引起的,這些舉措都只是因為汽車變革的需求。傳統燃油車的市場正在逐漸萎縮,通用將把更多投資轉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到2020年,通用計劃將節省的支出用來應對汽車行業的變化。

FCA:節省資金準確花費

義大利汽車廠商菲亞特克萊斯勒(FCA)也有動作。其實從幾個月前開始,FCA就開始剝離集團旗下非核心業務,對零部件和機器人板塊進行了收縮。先是在8月以62億歐元賣掉了零部件子公司馬瑞利,上個月又打算把機器人子公司柯馬也賣掉。馬瑞利被出售給了日本汽車零部件公司康奈可,賣掉非核心業務,既能緩解資金壓力還能專心造車。這周FCA開始重組義大利的工廠,先動刀的就是義大利都靈的Mirafiori工廠。這座有5千名員工的工廠目前產能沒得到有效利用,只生產瑪莎拉蒂Levante一款車,而這款車今年賣得很不好。FCA準備把它打造為電動車工廠,2020年投產菲亞特500EV,為此將裁掉3千多人,並對員工們進行電動和混動動力總成技術的培訓。Mirafiori工廠的重組只是FCA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接下來他們還將對義大利的其他工廠進行調整,把產能用在銷量好利潤高的車型,以及電動和混動車型上。為此FCA未來三年會拿出50億歐元開發新車型和新發動機,主要針對電動車型。

福特:裁員或涉及2.5萬人

福特汽車今年10月6日向公司內部員工公布了將「重組人員「的通知。預計正式施行後,福特將針對全球超過20萬員工中的大約7萬名員工進行裁減,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最近在給投資者的報告中指出,他預測福特最終的裁員人數可能高達2.5萬人,遠高於通用汽車。福特表示未來三到五年計劃耗資110億美元對公司進行徹底的重組,以此希望能夠扭轉公司走下坡路的勢頭。喬那斯稱,隨著汽車業轉型加快,其他汽車製造商都將被迫效仿通用和福特的做法,首先放棄生產、銷售緩慢的轎車工廠,最終轉向生產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

豐田:抱團取暖,實力強勁

2017年9月,豐田、馬自達和日本電裝成立電動車技術聯盟,2018年1月,鈴木、斯巴魯和大發、日野宣布入伙。由此豐田主導成立了一個以共享相關知識、降低成本、加速研發進程的大規模電動車技術聯盟。在汽車產業轉向混合動力和全電動車輛趨勢下,企業單打獨鬥很難抗敵,加上德國和中國的研究熱潮施壓,促起日本國內汽車巨頭決定攜手合作,目前豐田在業內的話語權和強悍的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研發實力,可以說未來豐田電動車技術聯盟的話語權很大,且對汽車行業布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大眾&福特有意聯盟共同前進

大眾福特自今年6月簽署用車項目備忘錄後,雙方已經在就進一步合作進行接觸和洽談,12月5日,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迪斯表示,公司正在與福特汽車建立聯盟,可能會利用福特在美國的工廠生產汽車。而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在底特律附近一次活動上也曾表示,與大眾汽車結盟的談判進展「非常順利」。兩家巨頭如果合作達成,預計未來福特將共享大眾的MEB電動車生產平台,大眾也很有可能用上福特的皮卡平台生產車型,同時在人工智慧領域兩者也將展開深度合作。

總結一下:

總之,全世界的汽車廠商幾乎都採用了同樣的方式「開源節流」,精簡優化產品和人員結構調整是重中之重,對於一些無法盈利的項目該砍掉就及時砍掉,而對於員工來說,這是一次嚴重的危機也是一次新的機遇,今後不懂新業務只靠資歷混日子的人都要被淘汰掉,無論是誰都必須順應新的趨勢發展。另外,國外廠商已經開始紛紛抱團,就連具備上百年造車經驗的車企也不例外,反觀國內基本還處於你爭我奪的階段,面對即將到來的「汽車大戰」,共同合作才是取勝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一圖看懂雲米科技IPO後首份財報:凈利潤和現金流雙增長,家庭用戶數超過140萬
強強聯手!迪士尼全球數字資產覆蓋2.3億用戶 全部數字廣告將由谷歌長期承包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