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號稱年度最高級,卻潑了我一臉狗血

號稱年度最高級,卻潑了我一臉狗血

高曉松曾經在《曉說》里說過一段話:

幾年前,我完全不看電視劇,包括陪伴很多人成長的《老友記》、《慾望都市》

他認為電視劇都是打發時間的,只有電影值得一看,因為電影才稱得上是藝術。

但是,這幾年他因為三部劇改變了主意——

《紙牌屋》《絕命毒師》和《廣告狂人》。

特別是《廣告狂人》。

節奏很慢卻撐得住,充滿了戰後美國中年人的濃濃的哀傷,就像詩歌一樣懷舊,看得他極為感動。

甚至,不吝嗇地稱之為美劇里程碑式的作品。

《廣告狂人》有多神?

連續四年獲艾美獎最佳劇集,歷史排名第一。

《洛杉磯時報》甚至表示,該劇可謂是戰無敵手,獨孤求敗。

當然,今天毒藥君並不是想說《廣告狂人》。

而是《廣告狂人》的編劇,馬修·韋納。

從第一季到最後一季,馬修·韋納構架了整個《廣告狂人》。

當然,他參與過的劇本項目還有很多,

比如《黑道家族》(美國編劇工會曾評選美國歷史上劇本最好的101部劇集,這劇排第一)。

比如《辛普森一家》,熱播29年的美國國民動畫。

只要是他過手的作品,豆瓣上大多是過了9分。

這段時間,他帶了自己的新劇《羅曼諾夫後裔》。

《羅曼諾夫後裔》


The Romanoffs

看看這海報,真是星光熠熠。

艾倫·艾克哈特、戴安·琳恩、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寇瑞·斯托爾、米歇爾·菲佛······

不是電影咖,就是紅極一時的美劇咖。

當然,最厲害的,這劇還請來了於佩爾。

兩屆戛納影后,兩屆威尼斯影后,絕對撐場子。

於阿姨在這劇裡面,也是美如畫呢。

說起《羅曼諾夫後裔》,我們就從羅曼諾夫說起。

羅曼諾夫是俄羅斯最後一個王朝,也是最強盛的王朝。

它統治時期和咱大清朝差不多,有300年的歷史。

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王朝覆滅。

第二年,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一家,在布爾什維克被秘密槍決。

此後,羅曼諾夫家族的後人,成為世界上最神秘的人。

他們散落在世界各個國家,沒有一人再回到俄羅斯。

因此,世界上也有了一群喜歡自稱是羅曼諾夫後人的人。

電視劇總共8集,每集是80分鐘左右的獨立小故事。

而故事的主角,都和羅曼諾夫家族有一定的關係。

就從第二個小故事開始吧。

一個美國中產階級的夫婦,他們的婚姻生活進入了七年之癢的階段。

丈夫,不再對妻子懷有愛情。

即使在接受婚姻諮詢師的治療,丈夫都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眼神不斷往窗外瞄。

丈夫覺得妻子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替自己做選擇,這樣的生活很壓抑。

諮詢師問:那麼你的選擇是什麼?你對什麼感興趣?趕緊對你妻子說說。

這一問,倒把丈夫問住了,他半響都沒回過神。

突然間,他覺得自己真的沒什麼又對妻子說的。

諮詢室里,出現一陣尷尬又長久的沉默。

為了修復兩人的關係,妻子準備了一個豪華輪船度假游。

這次輪船游的主題,就是關於羅曼諾夫的。

為什麼妻子要選擇這樣主題的輪船度假?

因為他的丈夫,就是羅曼諾夫的後人。

但是,妻子精心準備的度假,丈夫並不在意。

甚至在去度假的當天,他拒絕前往。

口頭上,他說是因為陪審團的任務,耽誤了行程。

實際上,他是看上了陪審團里的一位美艷女性。

他的小算盤是,等到妻子獨自去旅行,自己就可以去勾搭對方了。

妻子果真獨自去旅行了。

這一下,丈夫是有了大把時間。

一方面,他拖延陪審團決策流程,這樣可以多和這位女士待一會兒。

另一方面,他開始主動出擊。

這位女士對謀殺案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他就主動提出一起去案發現場看看。

毫無意外地,兩人發生了關係。

這位女士心裡跟明鏡似的,她是個有夫之婦,這段婚外情註定沒有結局的,也就是一時之爽,當不了真。

但男主卻不,他愛上了這位女士。

她和自己的老婆不一樣,她喜歡新鮮刺激的東西,但是唯獨不喜歡他。

而另一邊,妻子的輪船之旅,也給她帶來了衝擊。

羅曼諾夫家族,有著高貴又悲慘的過往。

輪船上各種沙俄主題的歌劇,還有和丈夫相同背景的人,讓妻子明白丈夫的悲劇來自血統。

生活變成這樣,這不是他的錯。

但是對於丈夫而言,這就是一樁婚外情事,和血統沒什麼關係。

妻子,想方設法地找借口,修復自己和丈夫的關係。

而丈夫,為了擺脫妻子,卻親手將妻子推下山坡。

真是一場狗血淋頭的婚姻。

可能有人會問,這個故事除了男主是羅曼諾夫家族的人,整體和羅曼諾夫沒啥關係。

沒錯,你答對了。

不僅是這一集沒啥關係,全劇全8集,都是這樣。

這劇主要說的是八個姓羅曼諾夫的人,在現代社會遇到的荒唐事兒。

乍一聽,這劇很像美版《九號秘事》。

但是仔細看你會發現,這劇更像是伍迪艾倫執導的小電影。

它尖銳又不失幽默地指出,這些身份高貴的羅曼諾夫們的悲哀和醜陋。

種族歧視的老年貴族,也需要穆斯林女孩的關懷。

生活沒有激情的中年貴族,需要的也只是一場婚外情事。

庸常的主角們,不停地召喚羅曼諾夫這個名字,就像是呼喚逝去的沙俄時代的最後一絲榮光。

其實,我們普通人也會做這樣的事兒。

哪個人沒有幻想過,自個兒祖上是達官貴人或者皇親貴族?

連阿Q不都說過:老子祖上也曾闊過?

之前,毒藥君看過一篇新聞。

說是長春有一位老人,叫做王毓斌。

他自稱是末代皇帝溥儀和婉容的兒子。

他說自己三歲以前姓朱,父親叫朱占林,表面上是偽滿憲兵,實際上暗地裡替溥儀辦事。

當時在毛家店簡單宣布了一下,就立了自己為太子,為的是把自己送到蘇聯去當人質。

後來朱占林趕來了,說斯大林認為孩子太小、換個人質,就這樣,他沒有去蘇聯。

而當時這個新聞一出,所有人都不屑一顧。

很多歷史學家都指出,溥儀早期縱慾過度,根本沒有生育能力。

而長春博物館直接打臉——

博物館每年都能收到一千件自稱是溥儀兒子的人寫的信。

幻想自家是皇親國戚這件事兒,是全世界的迷思。

從羅曼諾夫,到愛新覺羅,人們不斷地追尋這些過往的皇族名號,更多的是,他們想尋找庸常生活以外的東西。

原來,咱也是貴族。

原來,咱百年前也是發號施令的。

缺乏他人尊重,就愛幻想自己是皇親國戚,缺錢就愛喊馬雲爸爸,這都是同一個道理。

但看《羅曼諾夫後裔》,卻把這種人類的幻想狠狠摔在了地上。

貴族,也要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

論品行,有時候他們還不如普通人呢。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豆瓣9.4,今年最後一部神劇終於來了
豆瓣9.2,《權游》只能叫爽劇,它才能叫神劇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