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航空業沒希望了:明明自己能造 自衛隊卻非得買美國產品

日本航空業沒希望了:明明自己能造 自衛隊卻非得買美國產品

轉眼間,日本對F-15J自行展開的升級改造計劃已經實施了整整十年。但是,該計劃囊括的102架F-15J戰鬥機至今還沒有全部完成改造延壽工作,這就帶來了一個非常令人尷尬的結果:2008年時尚屬先進的改造方案在眼下已經是落後產品,到頭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機F-15J仍需進一步現代化升級……

好在有著100架F-35A戰鬥機訂單做敲門磚,美國終於又對日本敞開了先進戰鬥機技術的大門:據悉,波音公司將正式接手日本剩餘F-15J戰鬥機的升級改造工作。

圖為使用電傳飛控的F-15SA戰鬥機,F-15J改造後將接近該機的技術水準。

簡單來說,在日本於2008年啟動的第一輪升級改造中,日本的F-15J終於追上了1990年時美國空軍F-15E的裝備水準,把原裝的AN/APG-63雷達升級到V1標準,同時具備了AAM-4主動空空導彈的發射能力。

但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已經開始將使用了有源相控陣天線的AN/APG-63V3雷達升級其自用的F-15系列戰鬥機,包括新加坡、韓國、沙特和以色列等用戶也享受到了這一待遇。

圖為波音公司在JA2018防務展上向日本展示的F-15C-2040戰機模型。

當然,日本不用,或者說用不上美製相控陣雷達並非是什麼問題,但問題就在於日本自己有堪用的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首先,世界上第一架搭載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就是日本三菱的F-2A,在2010年時該機還將原本的J/APG-1有源相控陣雷達繼續升級為功率更大更先進的J/APG-2。

但為什麼在F-15J的升級改造問題上,美國產品就行,J/APG-2以及其它的"日本製造"子系統就不行呢?這裡頭自然有日本人從來都不願意正面提及的難言之隱。

圖為正在投放JASSM遠程空地導彈的F-15E戰鬥機。

一言以蔽之,儘管日本也拿到了F-15J的生產授權,但照著生產指導"照貓畫虎"和對其進行如同"抽筋換骨"的升級改造不一樣,前者屬於"生產環節",而後者屬於"設計環節"。而要想打通設計環節,要麼日本必須拿到波音-麥道的全套設計資料,從而知曉每個設計細節到底有何用意,要麼就必須從頭進行"逆向工程",用無數的嘗試和試錯去重新"摸索"一遍設計過程。

而很顯然的是,日本通過和美方合作設計F-2摸清了F-16的部分設計思想,但距離更複雜,更精密的F-15,日本人顯然沒做多少嘗試。

圖為日本防衛省對"下一代戰鬥機技術"的展示用PPT。

但通過歸納美俄中等國的四代機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發現"魔改"三代機不僅能增強戰鬥力,更是驗證四代機子系統的重要方式,二者從來都是相輔相成。

換句話說,日本完全可以通過"自改"F-15J的方式,來更快地實現下一代戰機F-3各項子系統的成熟化……但我們看到的結果,卻和"精明的日本人"以及"黑科技遍地的日本軍工企業"這兩個印象都完全不相符。

圖為未來日本戰鬥機的"版圖"一覽,F-35已然佔據半壁江山。

毫無疑問,在事實和PPT、CG動畫之間,唯有事實不可能說謊。倘若日本機載雷達、火控系統和導彈都要比美國同類產品更強更價優,那麼防衛省為何還要把訂單對美國人拱手相讓?

而在筆者個人看來,這答案再簡單不過。未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將有至少一半是F-35系列,吹破牛皮的F-3裝備空間將十分渺茫。在這種環境下,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思地去鼓搗什麼複雜的下一代戰鬥機技術呢?為什麼不順水推舟,把資金用來"減少美日逆差"呢?想必對於頭腦精明,錙銖必較的日本防衛省官僚而言,算盤怎麼打?他們心底里比誰都明白。(利刃/T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兩棲攻擊艦PK俄羅斯航空母艦?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為何讓三艘小艇送人頭挑釁俄羅斯?烏克蘭「新朋友」做法令他回味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