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結束三國紛爭,一統天下的晉朝,為何驟然之間分崩離析

結束三國紛爭,一統天下的晉朝,為何驟然之間分崩離析

在司馬家族的帶領下,魏晉先後滅掉了巴蜀、東吳,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三國鼎立的紛爭局面,同時取魏而代之的晉武帝司馬炎在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之後,還蕩平了西邊的鮮卑拓跋氏的反叛,晉朝完成了統一全國的任務,可是如此一個一統全國的大帝國,為何在驟然之間分崩離析,走向衰落了呢?

俗話說得好,行船還看掌舵人,這一切得從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說起。

不切實際的軍事體制改革

晉朝完成統一以後,天下一體,晉軍軍制統一,百姓安居樂業,邊貿互市發達,農業、手工業、商業在戰爭結束以後,都如雨後春筍般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國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場面。

於是此時的司馬炎認為,天下再也沒有任何因素可以威脅他們司馬家族的江山了,晉朝已經是固若金湯了,該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了,於是他開始著手進行行政、軍事體制改革。

司馬炎向全國下詔,將全國的行政層級改為州、郡、縣三級體制,大約也就相當於咱們今天的省、市、縣三級行政制度,在這個制度的基礎上,他進行了軍事體制的改革。

司馬炎認為,以前的軍事兵役制度主要是為了應付年年的戰爭,國家軍費負擔非常的沉重,而今天下已經統一,完全沒有必要再養這麼多軍隊,是時候裁撤軍隊,節省軍費開支了。

於是在司馬炎的軍事改革中,規定省一級的政府不設常備軍,在大一點的市設常備軍官一百名左右,配備兵力一千餘人,普通的市設常備軍官五十名左右,配備兵力五百餘人。這樣的軍事配置放在現在,就相當於省會城市駐軍一千,普通地級市駐軍五百,要知道晉朝那個時候可沒有咱們現在這麼完備的治安管理體系,那一千、五百的駐軍既是軍隊,也是當地維持治安的警察力量,甚至有時候還得承擔州、郡一級長官的安保任務,如此的軍力配置,不但難以起到駐防的作用,即使是在維護社會治安方面也是捉襟見肘。

但司馬炎如此進行改革,一方面有著對於龐大軍費開支的考慮,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兵役是從東漢一來農民最為沉重的負擔,這樣的軍事改革,無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農業的生產和發展,也有利於消除基層的不穩定因素。

但司馬炎在進行改革的時候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晉朝實行的是和漢朝幾乎相近的體制-----中央朝廷與諸侯王國並行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司馬炎的軍事改革僅僅作用於中央朝廷直轄下的州、郡,而各諸侯王在各自的封國內單獨實行著他們自己的政策,於是州、郡的軍事力量變弱,各封國的力量卻在不斷增長,如果這些封國叛亂,中央朝廷根本無力進行平定,這也為後來動搖晉朝根基的八王之亂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高估國力,縱慾奢靡

完成了軍事、政治體制改革的司馬炎,正式覺得勞累了半生,如今一切平穩運行,是時候開始享受人生了。

荒淫縱慾、聲色犬馬,帶頭在全國搞起了奢侈浪費,早把自己剛剛上台時制定的那些勤儉節約、克己復禮的規定拋在了腦後,在司馬炎的表率下,朝廷大臣紛紛效仿,大搞奢靡之風,攀比成性,在史書《晉書》中對此描寫到:在所有大一統帝國的開國皇帝中,如此亂搞一通的只有司馬炎一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是這樣腐朽不堪的,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員,他們多次向司馬炎上書,希望能夠廢止這樣奢靡浪費的行為,但司馬炎卻笑著說道:現在我大晉朝國富民足,擺擺闊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愛卿,你們這是杞人憂天了。

上書的大臣們一聽,估計是勸不住了,也就不再勸了,而晉朝也在這樣的奢靡浪費中,不斷消耗著國力,直至這座大廈轟然倒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風 的精彩文章:

曾經的內老三,今日新內江,記錄內江改開40年歷史變遷
一手成就司馬晉朝的賈充,是如何躲過庾純等人的「捧殺」之計的

TAG:歷史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