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下)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下)

原標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下)


近代史這一部分總是重點考查對象,內容龐雜,容易混淆,上次講過了近代政治史,錯過推送的同學戳藍色字體查看:


今天來講近代經濟史下半部分,沒弄懂的同學要仔細看喲。


知識講解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初步發展的歷史條件


(1)甲午中日戰爭後,掠奪性的投資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輸出仍然在繼續擴大,加劇了中國社會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在客觀上也使中國城鄉商品經濟有所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某些條件。


(2)甲午戰敗,清政府面臨巨額賠款。為擴大財源,解決財政問題,迫使清政府減輕和放鬆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3)許多人認為「創辦實業」是救國的良策,積極投資辦廠。


2.初步發展的表現


1895~1898年間,國內新創建的商辦廠礦企業,資本在萬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屬於輕工業,總投資額為1200多萬元,平均每年設廠15家以上。不僅原來基礎較好的上海、廣州、漢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業有所發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現了商辦廠礦企業。其中,棉紡織業的發展尤其突出,1899年全國自辦紗廠的紗錠總數比1895年增加近一倍。不過,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束縛和壓迫,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仍然舉步維艱。


3.初步發展的影響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逐步壯大,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經濟要求,民族資產階級開始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1)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資產階級想通過變法的道路,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具有進步意義。


(2)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意義。

(3)資產階級上層中的一些人倡導「實業救國」。


二、實業救國思想的發展


中國近代史上主張以興辦實業拯救中國的社會政治思想,產生於洋務運動時期,盛行於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前後,代表人物有張謇、張東蓀等。


①在洋務運動時期,鄭觀應興辦實業,提倡「商戰」,他認為發展商業能夠富國,富國就能禦侮,從而達到救國的目的。


②甲午中日戰爭後,民族資本家和愛國人士紛紛設廠救國。張謇創辦有紗廠、麵粉廠等多種企業,興辦學校,企圖實現以實業所得來資助教育,用教育來改進實業,憑實業發展而救國的目標。


③辛亥革命時期,報刊競相宣傳「實業救國」,並提出國家振興實業「要道」五條:改良各種行政機關、調整和統一度量貨幣、疏通貨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歸實業界、制定特別保護獎勵法規;要求擴大出口貿易、實行關稅保護政策等具體辦法,從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實業救國」論。


④在五四運動前後,「實業救國」論盛行不衰。民族資本家大力提倡國貨,抵制外國的經濟掠奪,維護民族利益,他們的共同口號是「振興實業,挽回權利」,反映了實業界和開明人士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自強救國的進步要求。他們興辦實業,對發展社會生產力有一定作用,但是這種主張沒有抓住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


1.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歷史條件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經過這場革命,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提高了,並且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實業的法令,更激發了他們投資近代工業的熱情,實業家認為,工商業發展的有利時機已經到來。各種發展實業的團體如雨後春筍,紛紛湧現,較著名的有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中華實業團等,海外華僑也競相投資國內工商業。

(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几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忙於交戰,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侵略;同時,這些國家出於戰爭的需求,忙於武器生產,減少了某些輕工業品的生產,這在客觀上有利於中國輕工業品打入世界市場,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此起彼伏,有利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是1915年因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的「二十一條」,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作用尤其巨大。當時,「抵制日貨」「發展實業」和「實業救國」不僅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口號,也成為各階層人民愛國的共同願望。


2.概況


在民國初年就出現了一個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新熱潮,其中,紡織業和麵粉業發展最快。全國商辦紗廠1921年比1914年增加了兩倍多,紗廠實收資本1921年比1913年猛增6倍多;紡織業的分布,也由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地區,變為上海、天津、武漢三大中心,形成了華東、華北和華中地區並駕齊驅的發展局面。此外,煙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行業的發展也較快,南洋兄弟煙草公司1914年利潤比1912年增長了3倍,它生產的「飛馬牌」和「雙喜牌」香煙,不僅打破了英美煙草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壟斷,而且暢銷東南亞地區。伴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湧現出了一批著名的實業家,如張謇、周學熙和榮氏兄弟。


難點分析


1.這一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主要是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主的輕工業,缺乏重工業的基礎,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工業體系,在資金、技術、設備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外國。


(2)民族資產階級所經營的工業,規模小、經營分散、技術設備落後。


(3)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封建勢力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4)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小,它沒有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而民族資本中,工業資本占的比重小,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占的比重較大。

(5)「發展」是指建廠數和資本額而言,發展最快的是麵粉業和紡織業,其他工業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短暫」是指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由於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紛紛捲土重來,中國民族工業不堪外國資本主義壓迫,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戰後開始蕭條。但是,就在這一短暫發展時期,日美並未放鬆對華經濟掠奪,所以中國民族工業並未完全擺脫帝國主義的束縛。


2.一戰後,民族工業衰落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捲土重來,加大了對中國的掠奪,使華商企業面臨著逐漸蕭條的厄運。


四、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國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


這一時期,國民政府實現了全國的基本統一,為了鞏固統治,在經濟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整頓稅務。政府加強對關稅、鹽稅、統稅的控制,增加印花稅、所得稅等新稅目。


(2)控制金融。先後成立中央銀行、中國農民銀行,改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這四大銀行控制全國的主要金融活動。


(3)改革幣制。為防止白銀外流,1935年實行「法幣政策」,使貨幣發行和使用權集中於四大銀行,一律使用四大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法幣,白銀要歸國家所有,禁止流通,白銀限期到銀行兌換法幣。


(4)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即國民政府鼓勵發展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

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採取的經濟政策和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穩定財政,增加收入,鞏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治。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實行,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客觀上對經濟穩定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整頓稅務,改變了從前「厘卡林立,重疊徵收」的弊病,也增加了中央財政收入;控制金融,使國民政府形成了對全國金融的壟斷和控制;改革幣制,使幣制混亂局面得以改觀,對防止白銀外流,穩定金融市場,促使物價回升,刺激生產復甦,起到了一定作用;「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使工農業、交通運輸業也有所發展。國民黨政府在穩定經濟、促進經濟恢復的同時,以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也形成了,因此聚斂了大量財富。


2.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工業受到沉重打擊


(1)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為達到他們「以戰養戰」的目的,日本對淪陷區進行瘋狂的掠奪。日本的掠奪使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遇到嚴重的困難,民族工業遭受沉重打擊。七七事變後的第一年內,日本侵略者對淪陷區工礦企業掠奪的方式,在華北是採用「軍管理」;在華中是採用「委託經營」(即由被委託的日本公司經營)。日本又提出所謂「自給主義」的政策,即要求日本人在淪陷區的企業,必須在中國掠取資本而不得依賴於日本。


(2)在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但官僚資本日益膨脹,使中國民族資本日益萎縮。四大家族加強對經濟的壟斷、掠奪,抗戰時期,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急劇膨脹,他們在經濟上的壟斷和掠奪表現在四個方面:壟斷全國工業、加重對農民剝削、控制全國商業、獨佔全國金融,這些措施對民族工業的發展又起到了壓制的影響。


五、民族工業的萎縮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曾採取一些措施,推動工礦企業的恢復生產。如1946年2~7月,向上海58家工廠發放7000多億元貸款,但是蔣介石為了取得美國的援助發動內戰,又不惜大肆出賣國家主權,同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是蔣介石集團為獲得美國的援助而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結果,從條約中美國攫取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權,這是戰後美國奴役中國的一個不平等條約,被稱為「新二十一條」。由於美國加緊經濟侵略、國民黨的野蠻掠奪和戰爭的巨大消耗,國統區的經濟危機空前嚴重,此後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民族工業受官僚資本的壓制,工業產值大幅度下降。


上海原有工廠4000多家,1946年底已倒閉3000多家,佔78%;1947年底的開工率僅為平時的20%。民族工業陷入絕境,紛紛破產。隨著工廠的倒閉,國統區的工業體系趨於瓦解。


難點剖析


民族工業的萎縮原因


(1)美國的經濟掠奪。美國與國民政府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攫取了大量在華政治、經濟等特權。之後,美國大量對華進行商品輸出,排擠了國貨。有人稱這一條約為「新二十一條」。

(2)官僚資本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工業。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膨脹,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


典型例題


例11914~1920年,中國生產的植物油、麵粉等工業品的出口數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時期進口貨物的數量卻大幅度減少。導致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運動 B.中國民眾的抵制日貨運動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中國工人階級的罷工鬥爭


解析: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主要原因是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侵略。


答案:C


例2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有所發展,其原因中有一項不正確的是(  )


A.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客觀上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條件


B.列強的資本輸出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C.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D.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變法運動的刺激


解析: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創造了條件,維新變法運動是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所引起的,而不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因。


答案:D


例3 1912~1919年間,中國民族工業一度迅速發展,被稱為「短暫的春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推動作用 B.「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C.有利的國際環境 D.全國人民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運動


解析: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較大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


答案:C


例4 1927~1936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主要原因是(  )

A.南京國民政府實現了全國的真正統一


B.資產階級政治地位提高


C.國民政府加強經濟壟斷


D.國民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解析:南京國民政府並未實現全國的真正統一,所以A項的表述是錯誤的;國民政府加強經濟的壟斷是在抗戰時期,故C項是錯誤的;1927~1936年,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是與政府的政策密切相關的,南京國民政府為鞏固統治採取的措施,客觀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故答案是D項。


答案:D


問題探究


問題:辛亥革命後,民族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一種觀點認為:「實業救國」是直接針對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我國民族危機提出的,其主流是積極的、進步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實業救國」只是一種幻想,既振興不了實業,更不可能救國。你同意哪一種觀點?請結合史實選用適當的角度進行評述。


思路:本題解題的關鍵在於搞清楚答題的角度。第一種觀點應從「實業救國」的目的和積極作用這個角度去考慮;第二種觀點應從中國的社會性質和資產階級的兩面性這個角度去考慮。


結論:答案一:同意第一種觀點。

①「實業救國」是直接針對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我國民族危機提出的,宣揚和推行「實業救國」的行動都意味著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抵制和鬥爭。


②「實業救國」口號的提出,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於促進中華民族的覺醒。


③「實業救國」不僅表現為理論宣傳和創辦實業的活動,而且在多次反帝愛國運動中以各種各樣的鬥爭形式表現出來。如近代史上一再發生的「抵制敵貨,使用國貨」運動就是一種有典型意義的表現形式。


④在「實業救國」口號下,中國湧現出一批倡導實業發展的團體和有較大影響的人物,如張謇、周學熙等,他們樂於投資新式工業,使民族工業在一戰期間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⑤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使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渡和中共的誕生準備了階級基礎。


⑥當然,「實業救國」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包含有幻想的成分,這自然也是事實,但決不是主流。


答案二:同意第二種觀點。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不首先進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實業是振興不了的。即使艱難地辦起了若干新式工業,也改變不了中國貧窮屈辱的面貌。


②中國資本主義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夾縫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雖然它有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主義壓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時又不能不依賴和妥協於對方。這種致命的弱點使得民族資產階級的「實業救國」即使心有餘也力不足。


③《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已完全確立,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是不會讓中國走獨立的近代化之路的


④一戰期間,儘管曾一度出現民族工業的春天,但畢竟是短暫的,如曇花一現。而且,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重工業的發展幾乎是零。


⑤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的命運也證明,「實業救國」僅僅是他們的一個美好的願望。抗戰期間,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官僚資本主義的壓制下,民族資本主義日益走向萎縮。


|編輯:孔方


|標籤:近代經濟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八路軍戰士打髮膠、女游擊隊長皮膚光潔如雪…這種影視劇你還看嗎?
【世界史】6.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傑出人物

TAG:高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