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很多人認為「吃虧是福」,但看了其前半句,你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很多人認為「吃虧是福」,但看了其前半句,你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格言,其中「吃虧是福」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老人長輩們經常會對我們說起這句話,年輕人不能事事不讓人,偶爾吃點虧反而能積攢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反而能更加得心應手,迎來福報。這話聽上去似乎有一些道理,而且我們在實際的生活中這麼做似乎也能讓我們保持一個好的心情,養成大度的胸襟。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前半句,而且當你把兩句合起來,知道了其真實的含義,或許及不會再這麼想了。

「吃虧是福」這句話最早出自清朝畫家鄭板橋之口,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年,鄭板橋的弟弟鄭墨由於和鄰居在一些瑣事上發生了糾紛,就寫信給當時已經做官的哥哥尋尋求幫助和庇護。哪知,鄭板橋不但沒有幫他,反而寫了四個大字寄給弟弟,那就是「吃虧是福」。我們暫不說鄭燮為官剛正不阿的品質,自此以後,此事就成為了一段佳話,「吃虧是福」也被民間的人們當做不二格言,用以勸解後輩們不要莽撞,退一步海闊天空,吃虧是變相的福氣。

可是,當了解了鄭板橋當時說這句話的處境和「吃虧是福」的上一句時,我們就會明白,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對這句俗語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吃虧是福」的上一句是「難得糊塗」,連起來就是「難得糊塗,吃虧是福」。鄭氏這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

原來,這跟他本人的仕途經歷有關係。這一年,鄭板橋被調任到山東濰縣做知縣,初上任,他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旱災。作為地方官父母官,鄭氏心急如焚,向他的上級姚耀宗尋求幫助,不料姓姚的非但充耳不聞,還死皮賴臉地向鄭討要字畫。鄭板橋非常無奈,還一度鬱悶地病倒了,夫人看他如此焦灼,心疼地勸誡道:「既然此事皇帝不過問,上級不管,你何不也就裝糊塗算了呢?」

對此,鄭板橋是這樣回答的:「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也就是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我本是清醒的聰明人,明明是非黑白瞭然於心,卻偏要裝作良莠不分的糊塗鬼,這種事根本做不到!獲得當下的心安,也不是為了圖後來的福報。要讓他這個時候裝糊塗,實在是強人所難啊!後來,鄭氏雖然毅然堅持開官倉賑災,可是面對黑暗的官場,他這股清流最終還是獨木難支,擁有高雅品格能如何,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又如何,他還是寫下了「難得糊塗」四個大字來警示自己。心如明鏡,卻還是要違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這顯然是一種痛苦與折磨。

因此,當把「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八個字放在一起,其中透露著一種深深的無奈感,的確,如果可以不用糊塗誰願意裝傻,如果可以不吃虧實際上也更好。因為你無力改變,所以只能對不完美現實進行接納,只能吃一時之「虧」以期換取以後好的回報。「吃虧」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養,但人生在世需得意,如果可以,我們要盡量做到不糊塗,也不吃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父親和丈夫,誰的命更重要?女子作出的選擇,被後世辱罵成了成語
唐朝詩界「天才少女」,八歲時寫了首小詩,皇帝看後:冊她為妃!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