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詩歌文化的巔峰,又是詩人井噴的時代。然而,在眾多的天才詩人中,還是有兩位地位超然,與眾不同,那就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擁有兩位最頂尖的詩人,是時代的幸運,但又引來歷代的文人一句多嘴的話題:李白杜甫,誰為第一?

按理來說,文無第一,兩位絕頂的高手,實在難以分出高下。在一開始,自然是李白成名得早,還做過翰林,為唐玄宗專職寫過詩。那時候的杜甫,只能跟著比自己大11歲的李白背後,向一個狂熱的追星族一般。杜甫默默無聞,直到去世時名氣也不大。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改變發生在中唐,是元稹、白居易等人發現了杜詩的精妙之處。這樣,杜甫的價值才真正被人發掘,後代人頂禮膜拜,在宋朝杜詩甚至超過了李詩。其實,兩人的風格不同,李白是天賦異稟,杜甫則是靠勤學苦練,後世推崇杜甫也是對平凡人的褒獎。他們之間,各有千秋,各有長短,比如同是在岳陽樓,兩人都曾獻詩。

李白是在流放時遇到大赦,返回江陵時路過岳陽,與一位叫做夏十二的朋友暢遊岳陽樓,寫下了這首《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這首詩,沒有一個字直接說岳陽樓的高,卻從俯視、遙望、縱觀等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形容描述,不露絲毫痕迹,渾然如同天成。在第一、二句中,是俯視周邊景緻,將大千世界盡收眼底。一個「盡」字,寫出了樓下景觀之大,而體現出岳陽樓之高,「川迥洞庭開」則把洞庭湖美景寫得波瀾壯闊。

三四句是寫自己的感受,看著遼闊的天地,望著無垠的湖光山色,心中的惆悵和鬱悶一掃而空,間接襯托出岳陽樓的開闊景色。

五六句進入李白的模式,以奇幻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可入雲端,更是將詩人的愉快心情繼續宣洩。

七八句是寫作者在岳陽樓醉酒,還是習習涼風吹動衣袖,一派空中仙人姿態。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這首詩是五言律詩,氣勢磅礴又豪情衝天。然而,實話實說,給人的感受雖然奇特,卻不如杜甫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首《登岳陽樓》同樣是五言律詩,無論是韻律氣魄,比李白的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一、二句,從理想到現實,卻沒有一點欣喜之感。原因是在於杜甫曾經對洞庭水、岳陽樓充滿嚮往而此時卻已經年老體衰,仍然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第三、四句寫洞庭湖之遼闊,卻語出驚人。詩人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了洞庭湖浩瀚無垠,竟然將吳楚兩地都擠開,甚至將天地萬物都漂浮起來。這個想像力和氣魄,放在整個唐詩之中,也是罕有敵手的。

第四、五句中,詩人回到了現實之中,開啟了杜甫模式,感嘆世事艱辛。他與親朋的音訊隔絕,擠在一艘小船上,外界雖然遼闊無垠,他卻孤苦無依,飄零在外,彷彿成為了多餘的人。上一句氣勢越大,此時便顯得更可憐。

在最後兩句中,作者無奈感嘆國家戰事為平,而自己已經力不從心,再也不能奉獻力量,只能憑欄遠望,涕淚橫流。前面越是遭遇凄涼,在此時更能顯示作者心憂天下的赤子之情。

詩仙和詩聖為同一名勝斗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杜甫明顯勝出

李白和杜甫的這兩首詩,到底哪首更好,似乎並沒有多大的爭議。詩仙雖然寫過無數經典之作,但在寫岳陽樓時顯然只能甘拜下風。李白的詩意境高遠,卻不如杜甫的格局更高。因而,《登岳陽樓》被稱為是五律名篇,被稱為盛唐五律第一。宋朝人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直接評價為歌詠岳陽樓的第一名:


岳陽城賦詠多矣,須推此篇獨步,非孟浩然輩所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淵最不受寵的妃子,史書將她遺忘,因兒子爭氣而地位顯赫
秦檜的唯一詩作,每個字都表白忠心,每個字都虛偽透頂!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