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分娩何必那麼痛?其實可以通過「催眠」來緩解!

分娩何必那麼痛?其實可以通過「催眠」來緩解!

原標題:分娩何必那麼痛?其實可以通過「催眠」來緩解!


本文轉載自愛回傢俱樂部,公眾號ID:Back_to_Family


親愛的媽媽們,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媽媽的產後經歷,這可能是我看見過最美妙的一次分娩經歷。


每一天都有孕媽媽進產房進行分娩,只是孕媽媽們,你們都想要獲得怎樣的分娩體驗呢?美好的、平靜的、溫柔的分娩過程是不是僅能是「別人家」的呢?

下面這個分娩故事中的媽媽,也是一位普通媽媽,但是她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每個媽媽的分娩都可能是平靜、美好的。


這篇產後經歷,希望你能耐心讀完,因為非常真實,也許此時此刻很多的孕媽媽,也許未來的你都將經歷她所描述的這個過程。


是的,生孩子這件事真的需要學習!


作者:李雋楠(龔太)


9月19日,我生下了我的第二個孩子,一個女孩。


那天早晨,我想在去醫院前再記錄一些關於她的事,打開本子一看,原來她是這麼一個守時講信用的姑娘。



7年前,第一次的分娩經歷給我留下很多遺憾和陰影,生理和心理的恢復和重建艱難地像與全家人一起打了一場硬仗。


生完之後很久,我都仍會在夢裡糾結到底要怎樣才能順利生下孩子,夢醒之後,又陷入綿長的自責和「如果」當中。


我花了很久時間,才放過自己,卻仍放不下那些遺憾;我也花了很久時間,才終於鼓起勇氣再生一個孩子。

這一次,我想彌補那些遺憾,也想刷新我對生孩子這件事的看法,我相信除了恐懼,一定還有美好的東西。


事情就像我所召喚的那樣發生了,在這一次孕中,很幸運地,我遇見了何春蕾老師和催眠分娩課程。


在春蕾老師的微課里,我第一次聽說生孩子可以那麼從容、平靜、被溫柔對待,並且與愛人一起經歷並享受其中。春蕾老師說我們值得一個非常棒的分娩經歷,並且想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樹立信念,那就是:我可以擁有一個美好、平靜的分娩體驗。


她的話打動了我,5月,我和龔少(我的老公)一起參加了何春蕾老師在廣州舉辦的催眠分娩工作坊。


1


催眠分娩學什麼?


催眠分娩可不是在夢裡生孩子哦!而是重在建設自己的信念。


其實在我們生孩子之前就已經被「負向催眠」了很多年,電影里電視里但凡女主角懷孕就開始嘔吐,但凡生孩子就是女主角大汗淋漓生不如死,問已經生了孩子的女朋友,痛不痛啊?收到的一定是各種可怕、屈辱而詳盡的細節,這一切,都會讓我們對懷孕和生孩子充滿恐懼。


所以學習催眠分娩,我們首先要學習「正向催眠」自己:相信生孩子不是生病,而是所有哺乳動物都能夠做到的,最大程度地激發自己的身體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的本能。


▲何春蕾老師在《辣媽學院》講溫柔分娩


一開始課程,春蕾老師就要求我們用正向辭彙替代中性和負向辭彙,


比如見紅,是子宮封印脫落;


陣痛,是子宮波浪運動;


孕婦和胎兒,是媽媽和寶寶......


《溫柔分娩》一書的作者哈珀女士認為分娩應該是寶寶控制而非醫護人員控制的過程,寶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會給媽媽信號,讓分娩自然開始,在分娩過程中,寶寶是有意識地和媽媽合作。媽媽也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做,只要是有助於產程的順利進行就可以,醫護人員只需作為保護人照顧而不是干預。


讓媽媽相信自己的力量,喚醒與生俱來的本能和直覺,使生產過程充滿尊嚴、愛與能量,也讓每個孩子的誕生,充滿喜悅與歡樂。


我們還會學習到很多實用的技術來幫助自己,



比如用彩虹音樂來幫助自己在孕期和產中放鬆,一是可以盡量入睡保存體力,二是身體放鬆了,宮口會開得更快;

用分娩宣言來與胎寶寶鏈接和互動,增強自己的信心;


用三種呼吸方法來幫助自己在生孩子的不同階段,令自己更加平靜舒服和順暢;


用視覺化玫瑰花開的意象來迎接寶寶最後誕生的那一刻......


這些都是我在生產時用到的催眠分娩技術,當然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愛人的陪伴。


2


我的分娩過程並不完美,卻依然美好


9月19日凌晨三點,我起床去衛生間,子宮封印脫落了,回來的時候推推龔少,告訴他:寶寶今天要出生了。此前一天,我就讓他請好了陪產假。這就是女人的直覺。他問我要不要立刻起床去醫院,我說,先睡覺,還不到時候。


凌晨5點半,我起床,洗了澡,他幫我吹了頭髮。他幫我拿來孕期那本《孩子,你是這樣出生的》,於是,在波浪運動的間歇里,我寫下了這些:



6點半我們出門,準備先吃個千里香餛飩再去醫院。這碗餛飩我可想了一夜了。

出門之後五分鐘,在離餛飩店只差一個路口的時候我跟他說,不行,直接去醫院,來不及了。這又是女人的直覺。


7點多到醫院,直接上了10樓產房,護士接我進去,龔少要去辦入院手續,我自己背著兩個包。


護士說,你好像不怎麼痛嘛。檢查之後宮口已經開三指了。


我對面也是個二胎的產婦,聽說昨晚就打了無痛分娩針,但一直哼哼唧唧的。


這時候我得意洋洋地發了一條朋友圈,自詡是二胎老司機。


發完之後就感覺不對了,腰酸,我不自覺地用手自己按摩。與此同時,打電話給去辦入院手續的傢伙,讓他立刻上來,別辦了。


過了幾分鐘,我開始叫護士,要求直接去產房。護士要幫我內檢,我說請你相信我,我知道的,已經有灼熱感了。這時老公也剛上來,我央求護士說,我們是一個team的,我想讓他和我一起!我們就這樣一起進去了,其實按常規,這家醫院是不允許家屬進入產房的。


進入產房之前,我還有條不紊地滴了甜橙精油在餐巾紙上(進去聞),帶了下載了彩虹音樂的手機,提醒龔少帶上杯子。其實我車裡還有分娩球,包里還有熱水袋,但都用不上了,來不及用。


兩位助產士和老公,三個人陪著我。一位是產前與我交流過的助產士,是「老法師」,我非常信任她,她讓我聽話,說會儘力幫助我;一位有很溫和的笑容,並且一直在我右耳邊鼓勵我,「你做的很棒」 「就是這樣」 「很好,很好」 ;還有我的老公,幫我放彩虹音樂,準確無誤地表達我的想法給助產士,撫摸親吻我的額頭......


我聽說經產婦上產床生是很快的,有人說只呼吸三次孩子就出來了,有人說老公的衣服來不及換孩子就出來了,有人呢,就直接生在了車上。可我進去之後,又扎紮實實地體驗了一遍著冠、一遍又一遍地想像玫瑰花開,「像初產婦一樣」,這是助產士說的,這個過程並不算快。

這期間助產士幫我綁了胎心和宮縮監護儀,我嘗試拒絕但是失敗了。綁了儀器之後很自然地她們會關心儀器上的數字,有一個階段,宮縮不像之前那麼強烈的時候,助產士提出來幫我人工破水,我趕緊說,不著急!再等等再等等,我想讓它自己破。感謝她尊重我的選擇,後來在生孩子的過程中,羊膜囊是自然破的。


我本想在生寶寶階段用令自己更舒適的體位,但是助產士擔心那樣她無法保護而引起更大的撕裂。但我真的很討厭腳架在那個腳蹬上,於是最後我們折中,產床搖起來些讓我斜靠著,一隻腳放平另一隻腳蹬著。


在之前的溝通中,我曾經與助產士溝通過我的分娩偏好,我希望孩子一出生就與我身體接觸,並且晚斷臍,其實這也不是這家醫院常規的操作流程。


很感謝兩位助產士,她們理解我的心愿,並且願意在保證母嬰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幫助。8:43分,寶寶出生了,沒有側切輕微撕裂。此時距離我進醫院只有大約1.5小時。當我敞開衣服擁抱赤裸著的寶寶,撫摸她帶著光滑胎脂的皮膚,聞著她頭髮的味道,感受她趴在我胸前的起伏,真的,我和龔少都忍不住流眼淚了,激動、興奮還是成功後的喜悅?真覺得這就是幸福,超級幸福!


抱了不到兩分鐘,助產士提醒我要準備斷臍,我心裡還想再延長點時間,於是就問她,最後一次生孩子最後一次機會了,能不能讓我老公剪臍帶?龔少顯然很意外我有這樣的要求,我們事先沒有商量過!他慌亂了一下,拍拍小心臟,深呼吸幾下,走過去,幫女兒剪斷了臍帶。這樣又爭取了十幾秒。


分娩之後需要在產房觀察兩小時,我讓護士把寶寶抱過來,把她的抱被拉開一些,讓她貼著我的身體,自己尋找並含乳,這個過程比我想像的快和順利,我們三個人一起,享受著初生的喜悅。雖然是第二次生產,但這是從未有過的幸福感覺。



▲產房裡的第一張照片


我抱著女兒的感覺,老公剪臍帶的感覺,這種感覺我想我們會一直記得。


小狀況是之後發生的,胎盤娩出之後發現不完整,助產士告訴我最好的辦法是立刻清宮。於是她每伸進去搗鼓一下,我就抱著龔少嚎一下,出了很多血。

順產之後6小時一定要排小便,我竟然華麗麗地在衛生間暈倒了,沒想到生命中第一次暈倒如此尷尬,醒來時十幾個人圍著我,要命的是我還沒穿褲子!更要命的是暈之前廁所還沒來得及上!等歇了一會之後再去努力,可四十分鐘過去還是無力解決,又插了三天導尿管。


我這一暈,嚇哭了龔少,在醫院的幾天里前後都得人扶著,出去一趟還得輪椅伺候。


你看,我的分娩並不完美。但我仍然對全部的過程心存感激,我的心裡仍然覺得這個過程非常美好。


我戰勝了對分娩的恐懼,信任自己的身體,讓寶寶控制生產的過程;我實現了分娩計劃的大部分內容:無側切、早接觸、早吸吮、晚斷臍。我覺得我們真的很棒!


我接受一切的發生,哪怕是不那麼完美的,我相信並且接納這些都是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我真的刷新了對生孩子這件事的認知!


我的愛人陪著我,溫柔而有經驗的助產士鼓勵我,支持我,尊重我;我向自己證明了我可以全然相信我的身體和我的寶寶,她的出生是我們這麼多人一起努力的結果。


我感受到很多的愛和力量,我更愛自己,更愛老公,也更信任和理解這些真誠地幫助我的人。


3

醫護人員、老公和我,


我們都是一個team的!


學習催眠分娩之後,我對這一次分娩的過程充滿期待,但也常常畏懼,我要怎麼跟醫生講呢,我要怎麼才能和助產士說上話,讓她支持我呢?


我知道有很多辦法,

  • 比如每次產檢的時候看情況和醫生多聊兩句,試探他和醫院對催眠分娩的看法;
  • 比如醫院舉辦的孕婦課堂要積极參与,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藉此讓醫生對你有些印象;
  • 再比如不放過任何一個護士和醫生,量腹圍宮高的、發排隊號碼的、做胎心監測的......

可是我懷孕33周才從廣州回到上海,33周了,我第一次去這家公立三甲醫院產檢,醫生、護士對我毫無印象;


產科門診只有周三和周五,排隊的人很多,這樣下去可能到生都不會有什麼印象;


醫院的孕婦課程我還一次都沒參加過。


雖然感覺產檢醫生人挺好,趁機請他允許把我寫的分娩偏好計劃夾在產檢資料里,但看上去兩個星期了,都沒人翻過呢;


另外一份交給量腹圍的醫生的分娩計劃,還在他的電腦鍵盤抽屜里,根本沒人看。


哎,形勢真的很嚴峻啊!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擔憂,因此春蕾老師組織了一次微課,是講怎樣與醫護人員溝通分娩計劃的。微課請到了一位深圳的助產士,我了解到醫護人員對於溫柔分娩的態度,也了解了他們在面對溫柔分娩媽媽時的期待和擔憂,還有一位薩提亞的老師,專門講一致性溝通。

春蕾老師也用薩提亞女士的一段話鼓勵我們:薩提亞女士說人有五種自由,其中之一便是自由地要求你想要的,來代替總是等待對方允許的。她還說 ,一個人必須對自己有足夠的信任,才能信任別人,別人也才能信任她。


我意識到此前,我一直將醫護人員看成我溫柔分娩的阻礙,甚至一度想像過在家生產,在車上生產,我從未信任自己能夠與醫護人員很好的達成一致,也從未真的努力過。


我忽然意識到醫護人員、老公和我,我們都是一個TEAM的!我們都希望分娩是順利的、平靜的、美好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助產士,如果我能這樣接生一個孩子,我也很有成就感呀!微課結束之後的第二天,就是產檢的日子。我再一次帶上我的分娩計劃見到我的產檢醫生,王醫生。 在此前的兩次接觸中,我已經跟他描述過我上一次生產的經歷以及為這一次生產特意去學習了催眠分娩課程。產檢那天我已經接近38周,隨時可能生產,於是我第一次跟醫生詢問有沒有可能跟助產士談談,因為畢竟,她才是那個在產房裡幫助我的人。


王醫生只停頓了一下就拿出手機詢問助產士當天上午是否有時間,讓我去和她聊一下。我都沒想到事情有這麼順利,就是這麼順利!


我見到了後來幫助我接生的蔣助產士,我跟她也描述了我第一次分娩的經歷,表達了我這次分娩的希望,在這一次的溝通里我們就分娩計劃中提到的大部分要求都達成了共識,比如不側切,早接觸,早吸吮,盡量晚一點斷臍帶,以及在保護我們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醫療手段干預。她只對產房的胎監,生寶寶階段的自由體位持保留意見。我也表示理解。


我給蔣助產士聽了彩虹音樂,並且跟她說孕期我聽了好幾個月,每次失眠或者半夜醒來睡不著,聽一會就能入睡。後來在生產時我聽到她提醒龔少,她那個音樂呢,聽起來!彩虹音樂極大程度地幫助我放鬆,龔少說當他把音樂靠近我,能明顯看到我的身體狀態更放鬆。


穿上無菌衣,我見到了我之後生產的產房,認識了我的那張產床,雖然只一小會,這在我後來生產時也極大地降低了我的陌生感,人總是在熟悉的地方能更快地放鬆。其實我真的覺得有可能的話,專門準備一間產房供准媽媽們參觀學習,由助產士現場解釋生產時的呼吸和體位,這會讓她們在臨產時更放鬆,也能讓她們更好地與助產士合力幫助寶寶出生。


蔣助產士留下一份我的分娩計劃,說會讓產房的助產士都看看。後來我到醫院的時候,護士看到我的名字,都說:「哦!你就是那個寫信(分娩計劃)的!」可能真的是這份真誠的分娩計划起了作用,以後的每一位護士都特別通融,為我們行方便。


是的,生孩子這件事情真的需要學習!


當你認真地學習和了解生產過程,並積極為此做準備,你的助產士會知道。聊天的過程中討論到某些特別情況,她稍作解釋或不用說明,你也能夠明白,這樣的了解能夠培養信任。前提是,你真的認真學習了分娩的過程並願意為自己的分娩負起責任。


7年前第一次生產,我整個人都是混沌的,我像是被隔離在一個真空的罩子里,一切都離我很遠,唯一記得的是當時的助產士喊口號式的加油,和說我不會用力。


這一次,我清醒地知道分娩過程中每一個進行的時刻,我知道什麼時候我真的該進入產房;我知道那個感覺是著冠了;我清晰地感受到胎頭娩出時候的灼熱;我想像玫瑰花開,腦子裡還迸出一句話,玫瑰怒放也需要努力的。


4


其他的準備


我曾經在四川成都的大熊貓繁殖基地看過一段錄像,熊貓媽媽打了個噴嚏就生出了熊貓寶寶,她被自己身體里竄出來的這個東西嚇了一跳,不太理解這個東西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第一次做媽媽之後,我常常覺得自己就是那個驚慌失措又事不關己的熊貓媽媽,我無法融入做媽媽的角色,我對自己不怎麼愛自己的寶寶這件事表示震驚,兩周後我陷入了抑鬱。


那次生產之後也有在產房觀察兩小時的時間,龔少也陪著我,但我們都不知道除了等待還能做什麼,甚至都沒有讓寶寶學著吸吮!


這一次,我帶了很多東西去醫院,除了奶瓶和奶粉,在孕期我學習了關於母乳餵養的知識,也建立了母乳餵養的信心,我堅信自己能夠餵養我的寶寶,不需要奶瓶和奶粉。


在產房的早吸吮保證了寶寶的含乳從一開始就是正確的,因此這一次母乳餵養非常順利。


如果說能做什麼其他的準備,我想有以下三點:


1、儘早和腹中的孩子交流,寫日記給她,跟她講話,跟她描述你對你們以後生活的憧憬;


2、和爸爸一起學習孕育知識,邀請爸爸從一開始就參與到孕育的過程。爸爸是個好隊友,他會幫助你順利生產、看到你的辛苦更加疼惜你,並且能儘早一起加入育兒的隊伍;


3、學習母乳餵養的知識,做好母乳餵養的準備,這會讓你以後的養育更輕鬆。


5


我們身處一個用腦過度的時代,我們習慣於追逐技巧,分析邏輯,武裝頭腦,卻離自己的身體和心越來越遠。遠離了身體和本能,也越來越難體會到簡單的快樂,人生就像爬梯,永無止境。


怎樣生一個孩子,怎樣營造一個美好的家,怎樣與孩子相處,這些我們覺得不需要學習,沒時間學習,用不著學習的東西,反而真正值得我們學習,從頭腦再回到身體和心。


畢竟,這些人和事才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要陪伴我們一生。


我想,耐心讀完這篇產後經歷的你,一定有所觸動,關於是否進行產前學習,關於如何做好自己的功課,關於如何與伴侶的互動,與醫護人員的溝通……一切的一切,都是關於如何對自己負責。我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


那麼,


如果你也想了解催眠分娩,


怎麼實現催眠分娩?


催眠分娩的好處有哪些?


歡迎來到本周四博雅母嬰薈舉辦的


何春蕾的催眠分娩課堂。


本期專題


《催眠分娩:輕鬆順利生孩子的秘訣!》


12月6日(周四)晚 19:00-20:00


報名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事mp 的精彩文章:

【分娩】順產結束後,整個人有種飄上天的感覺,爽的不得了!
【分娩】第一胎,從陣痛到生完,整個過程就兩個小時,感覺自己開了外掛~

TAG:孕事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