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孫岩:重思《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原象及當代價值

孫岩:重思《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原象及當代價值

《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突出和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儘管170年來社會歷史條件、時代主題等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這部不朽的著作所闡發的基本原理仍然閃爍著理論的光輝,展現出跨時代的理論前瞻性和學術價值。尤其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關鍵時期,重溫這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致敬經典,領略其歷史原象和跨越時空的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重思《宣言》關於階級鬥爭的論述,科學認識階級鬥爭的世界歷史性

階級鬥爭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宣言》展開論證的起點和基礎。它為我們認識階級社會中的各種社會現象,研究階級社會歷史,提供了一條基本線索。

階級和階級鬥爭本質上是一個歷史性範疇,必須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運動中去把握和認識。只要生產力在發展,新的生產力反對舊的生產關係的鬥爭就不會停止,階級鬥爭也就必然存在。鬥爭的結果將使新的生產關係的統治地位逐步確立,並帶來上層建築的相應變革,進而使整個社會形態得到改造和進步。

當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社會內部不同階層之間出現的利益分化和利益糾葛,離不開對《宣言》階級鬥爭理論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我們不能將《宣言》中的階級鬥爭思想僅僅局限於政治上的階級鬥爭,簡單地認為政治鬥爭推動著一切。

準確把握和理解《宣言》中的階級鬥爭思想不能簡單地照抄照搬,必須將其放在整個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視野中,將其放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放在客觀的經濟矛盾性中去考察。這是我們必須明確和把握的。

二、重思《宣言》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論述,正確把握無產階級政黨建設

無論資本主義能夠創造出多少財富,但它無法擺脫自身剝削、掠奪的本性及赤裸裸的金錢至上、「人的異化」等一系列問題,無法擺脫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基本矛盾。因此,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在於通過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用暴力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馬克思恩格斯看到,如果要使無產階級能夠有效地完成自身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建立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這不僅是無產階級由自在階級向自覺階級轉變的標誌,也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因此,《宣言》作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綱領性文件,其發表的重要目的,就是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組織和推進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但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黨員隊伍中也存在一些與黨的宗旨和性質相違背的人和事。因此,重思《宣言》就要進一步領會其對無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使命和價值的論述,不斷加大全面從嚴治黨力度,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真正把我們黨建設成為理論最先進、革命最徹底、始終站在無產階級解放運動前列的先進組織,不忘初心,積極作為,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三、重思《宣言》關於未來社會的論述,堅持以發展的視野看待社會主義

《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誌,對馬克思主義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作了完整的、系統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闡述」,為我們勾勒出了未來社會的美好圖景,即實現「自由人聯合體」,這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徵。

馬克思不僅僅把自由問題當作政治問題來看待,還將其看作一個社會歷史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在現實社會中,那些阻礙或有損於人的自由發展的經濟結構、政治制度、文化觀念都應當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最終實現人性的完全復歸和人類的徹底解放。唯其如此,才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未來社會的設想。

《宣言》是從歷史規律的角度對人類社會發展進行論述的,因此,《宣言》關於社會主義問題的研究也主要是著重於歷史發展趨勢的分析而非細節的描述。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構建應該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

《宣言》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每一個具體觀點和結論都不會過時。因此,在新時代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宣言》對未來社會的基本論述,既要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又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進行。但同時也不能僵化地對待《宣言》中的個別論述,要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加以創造性地運用。

四、重思《宣言》存在的歷史局限,全面準確理解《宣言》

《宣言》作為歷史文獻,既閃耀著科學的光芒,也存在著那個時代的烙印。因而,全面準確理解,絕不能照抄照搬、教條對待《宣言》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而是要掌握其中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根據現實情況進行理論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不斷發展。

(一) 《宣言》對資本主義的延展能力估計不足

《宣言》比較樂觀地估計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形式,低估了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能力,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具體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後果的現實性分析、判斷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我們既要看到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看到其經濟、政治、文化在當今世界的相對優勢,積極借鑒和學習資本主義的長處和經驗,為我所用,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步;同時,又必須看到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 《宣言》對無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農民階級的同盟軍作用認識不夠

《宣言》作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黨綱,僅僅看到了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激烈鬥爭,忽視了農民階級的重要作用,而且把無產階級天然同盟軍的農民階級看作是中間等級的一部分,誤認為在無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可能會起到保守甚至是反動的作用。因此,正確地對待農民階級,以正確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動員農民,使其成為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力量,成為無產階級的同盟軍,這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要求和選擇。

(三) 《宣言》對無產階級革命手段的論述較為單一

《宣言》提出的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思想,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具有積極的意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本主義自身調整的能力在不斷增強,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如果始終單純地強調暴力手段而忽視了其他行之有效的手段可能會給無產階級運動帶來不利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無產階級在絕不能放棄暴力手段的前提下,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民主意識、民主能力,努力成長為合格的政治主體。

(四) 《宣言》對落後的東方國家如何進行革命分析較少

馬克思恩格斯而在《宣言》的整篇論述中對東方國家進行革命的論述較少,僅在《宣言》俄文版序言中談到了這個問題。對於落後的東方國家而言,通過社會主義革命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不能教條僵化地對待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前沿》2018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網 韓卓吾/摘編)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加強學術界欺凌事件研究 創造公平包容的科研環境
白景明: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規模、結構與趨勢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