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初期蘇聯軍隊真的因為兵員文化素質低,無法使用自動武器?

二戰初期蘇聯軍隊真的因為兵員文化素質低,無法使用自動武器?

原標題:二戰初期蘇聯軍隊真的因為兵員文化素質低,無法使用自動武器?


che一些關於衛國戰爭早期的蘇軍的常見評論是「蘇聯文盲率太高,導致步兵不會維護操作自動武器,只有文化水平較高的海軍才會使用。」但是二戰後第三世界國家的文盲士兵們拿著自動武器打了幾十年的仗,也沒聽說哪支部隊因不讀書沒文化而無法操作槍支的。


武裝野狼01那些是部落衝突級別的,本質上換成弓箭長矛沒啥區別,不冒頭連發射擊一場戰鬥下來,打死的遠不如刀砍的。

de9000扣板機誰都會,但維護武器就不行了。第三世界國家很多武器打不準就是因為沒有維護,槍械機構損傷太大。



lzgadsl馬克西姆,波波沙難道被開除出自動武器行列啦?


intelxp180能熟練使用重機槍並進行保養的士兵在一戰中至少是上士,有資格配機槍射手榮譽標識,軍響中多發一份專業技能津貼。有資格作為後備指揮人員諸備。

真紅騎士不是說是維護不好結果可靠性性糟糕嗎?


重創納粹哈里斯che大你確定你這話沒引用錯?我怎麼記得這是針對半自動步槍說的事情?


winter_z連隊軍械員維護。當然做不到人手一支的份量


將邪PLA武器自動化的時候,平均教育程度也不見得比蘇軍強吧,近還有拖鞋軍的例子,歸根到底是訓練不足。


無人炮塔AGS不完全是,槍械維護一樣講究熟能生巧,蘇聯遇到的問題是換裝趕上戰爭爆反,整個換裝進度被打亂,那自然士兵整體素養更高的海軍陸戰隊更適應新槍,如果時間給夠,蘇聯紅軍整體沒啥不好適應的

這話最直接的反駁,波波沙不是自動槍械?



手持波波沙-42的蘇軍小戰士


zcy19731026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里有描寫,那個美國教官拒絕帶他們的理由就是不會維護武器


無人炮塔AGS並且蘇軍文盲並不多,倒是軍官和士官層面,實際軍事教育水平非常感人。

輕舟我看到的說法是SVT得勤維護,一般的士兵很少會主動維護……


孤獨的北極女王蘇軍維護的確有問題,但是不光是文化水平,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基層軍官和士官又不足又摸魚,他們不教再加快速擴軍,自然是個悲劇。


無人炮塔AGS蘇聯紅軍在戰爭爆發前的軍事體系建設,尤其是軍官後備役等方面,突出一個爛字。


kgb1059我說過多少次了,蘇軍文化水平低,那換裝56式槍械的解放軍文化低不低?

50年代實行兵役法以後,文盲兵常見的不得了,就是60年代都不能保證汽車兵、工程兵、炮兵這些需要一定專業技術的兵種能做到新兵無文盲。


解放軍用的好好的,一五計劃就完成了四年制小學普及的蘇聯能差到哪裡去?


主要就是蘇軍速成幹部能力不夠,又極其缺乏軍士。戰前大擴軍,戰士訓練時間不夠。



手持SVT-40的蘇軍戰士


神盾局政委贊同,維護水平主要靠管理和訓練,和大頭兵文化關係不大。大頭兵本質上是不愛擦槍的,這個和文化無關。軍官不踢著屁股,大頭兵才懶得去擦。M16積碳,95-1掛銅本質上都是維護不及時造成的。


寂靜側衛M16積碳還真不是勤擦拭就行了。現在流行辦法時每天擦拭+擦拭間隔時間勤潤滑槍機框。


未和諧者和文化水平沒關係,是基層軍官沒經驗。


happyjwj說的是波波莎的彈鼓吧,雖然容量大,但是一旦變形就會供彈不暢,所以好兵要會修彈鼓。不過我覺得這跟訓練和紀律的關係更大一些


深河不,這事兒是說SVT40的……傳說一般紅軍步兵因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對結構較複雜的SVT40維護不善,風評不佳,而普遍教育水平較高的紅海軍步兵就沒這個問題。


但我一直想說,這不就是訓練水平的問題嗎?文化水平更低的黑叔叔照樣能正常使用維護結構更複雜的G3、PKM之類武器,關鍵還是有沒有受過充分訓練……


草莓小公主ar這種有些零件小於全槍壽命需要定期更換,早年台軍因為缺乏合格連軍械士都保證不了定時更換,結果就是故障奇高。



1941年,一名紅軍士兵在向游擊隊介紹繳獲的赫爾曼M1932衝鋒槍用法


jianyu24前蘇聯時期白俄羅斯電影《自己去看》里主角小男孩在過去的戰壕里挖出了一隻SVT,然後游擊隊就來接他參加隊伍了。如果這槍不能開火的話游擊隊肯定不要,這樣看SVT的可靠性應該不差。


cadiandrawf光是三點一線,瞄準扣扳機肯定誰都會。但是能比較熟練地掌握武器,肯定是需要一定訓練的。例如說攻擊遠距離目標(調標尺,注意風偏),保養武器(拆解,以及判斷各種故障並解除)等等。當時的農民(步兵主要來源)的信息可比現在閉塞,接受效率也慢些(極端情況就是國軍用幾個月學射擊)


結構相對簡單的手動步槍或者衝鋒槍自然比導氣的svt更耐造一些,但只要經過些正常訓練的步兵都能很好地使用自動武器――然而41-42年這情況對蘇軍是在是太奢侈了。


k.xerxes兵員素質低。 講個羅德西亞的故事。 羅德西亞陸軍曾經發現繳獲的AK標尺都是拉在最大的距離上。 十分不解,審問俘虜才知道,游擊隊員是識數的, 他們認為數字越大威力越大。 然後子彈全從白人老兵頭頂上飛過去了


輕舟以前看文章說最早那批法國造的莫辛納甘用了一段時間發現有槍口磨損問題,開始以為是質量問題,結果後來發現是士兵還按照單打一的方式維護保養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有史以來,哪場大規模戰爭中雙方的技術差距最懸殊?
上個世紀的老戰機:緬因州羅林空軍基地第27戰鬥機中隊F-106圖集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