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唐代有一位大畫家,名叫閻立本,他曾經畫過一幅歷史人物肖像橫卷,也叫《歷代帝王圖》,只不過這副橫卷早已經迭失,只有摹本留了下來。這卷摹本目前珍藏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套《歷代帝王圖》一共畫了13位帝王,包括劉備、曹丕和漢光武帝等等,可是展開吳國的皇帝孫權的那副畫像,卻發現孫權手中拿的那把扇子模樣怪異,而正是這把扇子,揭開了諸葛亮手中的扇子,究竟是什麼材料製造的謎團,您想要知道這把「怪扇」的背後的真相,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吧:

在揭秘諸葛亮手中所持扇子的名字之前,先讓小編說幾句關於古代的扇子的閑話。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扇子做為一種結合了裝飾性和實用性的工具,相傳早在夏商周的時代,就已經有了。晉朝人崔豹,他就曾經寫過《古今注》,在這部書中,有如下的記載: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先生所著,他是三分真實,七分虛構想的歷史小說。在這部小說中,關於「智神」諸葛亮的描寫是這樣的: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羽扇綸巾,清秀儒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上面有一個關鍵詞,就是羽扇,不管是鵝羽還是天鵝的羽,反正諸葛亮手裡拿的是一柄羽扇,可是在歷史事實上,諸葛亮是不可能手拿羽毛扇的。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羽毛扇起源於吳國,也就是孫權的吳地,晉朝的傅咸在《羽扇賦·序》中,這樣寫道:昔吳人直截鳥羽而搖之,風不減方圓二扇,而功無加,然中國莫有生意者。滅吳之後,翕然貴之,無人不用。

從上面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羽毛扇是吳國的一種「土」扇,出了吳國,根本就沒有人用(現在的羽毛扇,也是扇子中的一個小類),而吳國被滅之後,天下歸晉,才被人們所接受。

在孫權治下的吳國,羽毛扇是一種很牛的扇子嗎?絕非如此,閻立本的摹本《歷代帝王圖》中,孫權手裡拿的是一柄麈尾扇。在陸機的《羽扇賦》中,對手持麈尾扇的諸侯,與手持羽扇的宋玉(湖北宜城人,後來屬於東吳的地盤)也有一段描寫,當時手拿高級扇子的諸侯,根本瞧不起手拿低級扇子的宋玉。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可以想見,在東吳時代,孫權不拿低級的鵝毛扇,那是在顧忌身份。而在當時,手拿麈尾扇,才是當時士大夫們必須遵從的潮流。

麈尾扇是駝鹿的尾巴所制,按上木柄或者玉柄,確實不是一件低檔的東西。諸葛亮家庭富裕,他捨棄主流的麈尾扇,手裡拿著不入流的鵝毛扇——這個想都不要想。

在宋刊《藝文類聚》中,對諸葛亮的妝容有如此描寫:使人視武侯:乘素輿,葛巾,毛扇(麈尾扇被稱為毛扇,而鵝毛扇被稱為羽扇),指麾三軍。

諸葛亮不是吳國人,從地域的關係,他不可能手裡拿著吳國小眾、非主流的鵝毛扇。

我們講完了地域的因素後,接著說感情的因素。諸葛亮跟隨劉備之後,他做的一直是軍師+宰相的雙重角色,也就是說,他是劉備心腹中的心腹,他手裡拿著一個吳國(敵國)特有的扇子,這會不會讓劉備覺得,諸葛亮是孫權安排在自己身邊的姦細(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是孫權的重臣)。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以諸葛亮的聰明,他即使以前手裡拿著鵝毛扇,他加入了劉備蜀漢的創業團隊後,他也會換一把主流的麈尾扇拿在手裡。

講完了感情因素,我們再說實用因素。鵝毛扇的作用是扇風取涼,而麈尾扇才是名士清談時標配的道具。

趙翼在《二十四史札記》中,這樣寫道:初以談玄用之,相習成俗,遂為名流雅器,雖不談亦常執持耳(只有麈尾扇才可以一年四季地拿在手邊)。

閻立本的名畫中,發現孫權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諸葛亮扇子之謎

夏天的時候,任何人手裡都可以拿麈尾扇和鵝毛扇,而冬天的時候,只能拿麈尾扇,誰拿扇風取涼的鵝毛扇誰是傻子……諸葛亮很聰明,你猜他會拿哪把扇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安西王府出土了一塊詭異鐵板,因為一個原因,它成為鎮館之寶
農民在野地發現青銅「怪獸」,用途成謎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