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55年之後,為何有兩位補授的開國上將?

1955年之後,為何有兩位補授的開國上將?

原標題:1955年之後,為何有兩位補授的開國上將?



開國上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55位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1956年和1958年,又有兩位高級將領先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這57位將軍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開國上將」。

兩位補授上將軍銜的將軍是:王建安將軍,1956年補授上將軍銜;李聚奎將軍,1958年補授上將軍銜。兩位將軍在1955年首次授銜時未能得以殊榮,之後才補授,又有著什麼原因呢?



王建安,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副指揮。解放戰爭時期是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東線兵團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解放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4年春天,當時擔任志願軍 9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的王建安,在朝鮮因高血壓突然病倒,病情危急。彭德懷特派醫生護送回國,在周總理的關心下,請了蘇聯專家主持治療。完成治療後在青島療養。


由於健康的原因,身體恢復程度和能否參加工作甚至軍事工作當時都不能確定,由此王建安的上將軍銜沒有在1955年授予,而是在確認恢復了健康後,1956年補授上將軍銜並擔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李聚奎,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參謀長,抗日先遣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決死第一縱隊副司令員、旅長兼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參謀長,駐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執行處副處長,西滿軍區參謀長,東北軍區後勤部參謀長兼西線後勤司令員、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二部長。


1955年7月李聚奎出任新中國第一任石油工業部部長,也就是說那時他已經不在部隊了,所以未授將銜。到1958年2月他回到部隊,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所以於195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跡如煙 的精彩文章:

二戰美國靠戰爭發財,蘇聯損失慘重為什麼反而更強大了?
這位將軍,平時講話口吃,上了戰場發布命令卻一清二楚!

TAG:墨跡如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