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彪與主席分歧頗多,但在林彪出盡風頭時,老蔣卻說林不會忠於毛

林彪與主席分歧頗多,但在林彪出盡風頭時,老蔣卻說林不會忠於毛

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最後摔死在大漠當中。林彪這也算是咎由自取。眾所周知林彪與主席的分歧頗多,基本上在各個方面均有體現。如國際事務上,林彪瞅不準主席的意圖,1969年的中蘇關係有著緩和的跡象,然而林彪卻是非常反對。

但林彪並沒有公開挑明,而是體現在越南問題之上。因為當時的尼克松無法取得越南地區的勝利,於是準備抽身撤退,而即便是想抽身,那也是需要一個契機。於是主席建議越南方面的領導人用主力軍作戰,打擊美軍的有生力量,以此來讓尼克松堅定撤軍的信心。但林彪卻不這樣認為,林彪在與越南領導人進行會談的時候,就給出一個字「熬」,不派主力作戰,更不要談判,就這樣與美國一直熬著,耗下去。

後在1971年6月3日,羅馬尼亞代表團訪華的時候,曾談到中國的教育問題時,主席突然說道:「有些人呢,口口聲聲說的是聽話,但心裡是非常埋怨的。」這句話的言外之意也非常明顯,此時的林彪顯得有些坐立不安。隨後不久林彪去了北戴河,而主席開始了南巡。然而再等秋風蕭瑟之時,林彪已然葬身大漠,而主席在「林彪事件」以後也是大病一場,精神衰弱的很厲害。由此可見,林彪出逃對主席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然而當林彪折戟溫都爾汗的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時,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為何會這樣呢?難道僅僅是為了惋惜一位黃埔出身的學生?其實不僅僅是這樣,反而是另有隱情。當上個世紀60年代末期,林彪大出風頭之時,蔣介石卻對國民黨的相關人員說到:「我是不會相信林彪會忠於毛澤東」。

蔣介石何出此言呢?原來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林彪曾受命前往重慶,面見蔣介石,為主席等人的重慶談判爭取先機。當林彪見到蔣介石的時候,畢恭畢敬地叫了一聲「校長」。林彪此舉,讓蔣介石覺得匪夷所思,隨後派鄭介民與林彪接觸,接觸以後,蔣介石更是斷言林根本不會忠於毛。

或許當時蔣介石的斷言是因為林彪的直言不諱,而蔣介石的手中的確是實實在在的掌握著一份關於林彪「意見」的報告。林彪死後,蔣介石曾不止一次地對秘書陶希聖說到:「可惜了當初選擇不相信林彪,故而沒有建立這條內線」。由此可見,蔣介石斷言「林不會忠於毛」,並不是空穴來風。(註:關於此事件的完整報告,目前存放在台灣的陽明書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溥儀晚年經常到故宮,一次和李淑賢走到龍椅旁,說了一句肺腑之言
主席叫李德勝,周總理化名胡必成,任弼時化名史林,背後有何隱情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