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92.憍梵舌根、畢陵身根悟圓通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92.憍梵舌根、畢陵身根悟圓通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憍梵舌根、畢陵身根悟圓通

宣化上人 講述

M3憍梵舌根

【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凈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凈,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憍梵缽提:這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牛呞」。牛呞,就是牛喘氣。這牛睡著了的時候,它總倒嚼;怎麼倒嚼呢?牛一睡著了,它那口裡總嚼草,舌頭嚼的聲音很大的,這叫「牛呞」。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時憍梵缽提尊者,就從座上起來了,向佛叩頭頂禮,對佛說了。

我有口業:我在過去的時候,造口業。怎麼造的口業呢?他看見一位老年的沙門,這老年的沙門牙都掉了,於是吃東西就吃得很慢的。他就戲弄這位沙門說:「唉,你這個老和尚啊!吃東西好像牛吃草一樣。」這老和尚是個證果的阿羅漢,說:「啊,你不應該這麼講我!你這麼講我,將來要受果報的。你趕快懺悔,趕快悔過!」他就懺悔。雖然懺悔脫去了牛身的報,但是有這種牛的習氣,所以他的舌頭就像牛的舌頭那樣子,也常常就像牛吃草那麼喘氣。他雖然證果成阿羅漢了,佛恐怕有人毀謗他,也說他好像牛,這個人也會墮牛身;所以佛就叫他住到天上,應天人的供養。天人都有宿命通,不敢輕慢他。

於過去劫:我為什麼造這口業呢?就因為在過去劫的時候,我輕弄沙門:我戲弄沙門,和這個沙門開玩笑。「輕弄」,就是戲弄。「沙門」是梵語,此雲叫「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世世生生有牛呞病:所以自己生生世世都學著牛那麼喘氣,受這種果報。如來示我一味清凈心地法門:如來教我「一味清凈」這個心地的法門。「一味清凈」,就是一念的清凈,對於味要清凈。因為你舌不分別味,就沒有識心;沒有識心,這個味就歸於清凈,這也就是修一種不分別的定。

我得滅心,入三摩地:我把這分別心滅了,得到正定正受。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我觀察這個味的智慧,這個味,也不是從體──舌生出來的,也不是從物生出來的。應念得超世間諸漏:我這麼樣觀察之後,就在這一念清凈的時候,就得超出世間所有一切的諸漏。

內脫身心:我內裡邊,身心也沒有了,身心脫離了。外遺世界:外邊,把這個世界也都忘了。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遠離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三有」,這時候,我好像鳥出了籠。離垢銷塵,法眼清凈,成阿羅漢:把塵也離開了,垢也脫出去了,得到法眼凈,就得到阿羅漢的果位。「法眼凈」,就是開了法眼。如來親印,登無學道:如來親自給我印證,登無學的果位。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現在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得的,就是不分別這個味,迴光返照,旋迴來這個知味的分別心,這是第一的法門。

M4畢陵身根

【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凈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這是梵語,翻譯到中文就叫「余習」。余,就是多餘;習,就「習慣」。余習,就言其在多生多劫、無始劫以來,這種生生世世的習氣總不脫。怎麼樣不脫法呢?他是個證果阿羅漢,過河,河水都可以斷流停止。有一次他過河,這個河神是個女人,他到這個地方,就叫河神說:「小婢住流!」

這河神雖然也把河水停止不流了,但是心裡就很不滿意的,就去向佛投訴:「您的弟子怎麼一點規矩都沒有!他見著我,不但沒有禮貌,言語一點都不客氣。」佛說:「怎麼樣呢?」她說:「我在那兒管河水,他到那兒,叫我『小婢住流』。他是一個阿羅漢,不應該這樣稱呼我!」佛就叫畢陵伽婆蹉向這位河神道歉,畢陵伽婆蹉就合起掌來,對河神就說了,說什麼呢?說:「小婢莫怪!」小婢!你不要怪我!「小婢莫瞋!」你不要瞋恨我!在這樣一講的時候,引得這些阿羅漢都哈哈大笑。

為什麼畢陵伽婆蹉這樣稱呼「小婢」呢?因為這河神在過去無量劫以前,做過畢陵伽婆蹉的一個傭人,他叫慣了她「小婢」,所以現在她做河神,他還叫她「小婢」。乃至於向她道歉──本來就因為稱她「小婢」,她認為不滿意了,向她道歉的時候,他還說「小婢莫瞋」。婢,就是奴婢。過去差不離的家裡都有工人,男的就叫「奴才」,女的叫「婢」;所以說「使奴喚婢」。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現在畢陵伽婆蹉尊者就從座上起來了,給佛叩頭頂禮,對佛說了。

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我最初發心修道的時候,隨著佛出家入道,很多次聽見如來說,世界上什麼事情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在城中去乞食,我心裡就專門思想如來所教的這個法門。在思想中,也沒有注意到路中有一根毒刺,或者什麼木頭、或者什麼毒刺,就把我足給刺破了,在這時候,我全身都疼痛了。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遇到不如意的事,遭到是非,該怎麼辦?
初發心容易,如何保持長遠心?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