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城頭山遺址1號館本體保護及防滲治理工程方案

城頭山遺址1號館本體保護及防滲治理工程方案

受澧縣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委託,2017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澧縣城頭山1號館本體保護方案的編製工作,在對城頭山1號館的現狀保存環境及病害成因綜合勘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1號館2017年度實時監測數據和相關的試驗檢測報告,根據遺址保護與展示的需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並於2018年9月通過國家文物局的評審。

城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城頭山村,東南距離縣城10公里,地處洞庭湖西北岸澧水中下游地區的澧陽平原腹心地帶,地理坐標北緯29°40′11″~34″,東經111°39′08″~38″,海拔高度43~48米。城頭山1號館位於遺址城垣西南角,內部主要展示6000-4000年的城垣遺址剖面,該剖面包括了大溪文化早期、大溪文化中晚期、屈家嶺文化早期、屈家嶺文化中期共四個文化層,是區內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城垣遺址剖面。

圖一 剖面遺迹展示館現狀環境

現狀勘查通過本體病害數據、監測數據和檢測實驗數據的對比分析,總結出城頭山遺址城牆剖面遺迹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展示館設計不合理,館內微環境不適宜於南方潮濕環境下土遺址的保存。封閉的展示館環境對室內溫濕度的影響日益加劇,致使展示館內濕度增高,激活土遺址本體的鹽分,加速土體裂縫的產生,不利於本體的土質土色的保存,也不利於遺址本體的穩定和完整。

圖二 展示館內部結構及採光環境

圖三 展示館內空氣流動示意圖

(2)遺址本體病害情況嚴重,對遺址的長遠保存形成了較大威脅。根據現場勘查分析,遺址病害主要特點及其成因分析如下:

1)生物破壞,包括植物破壞、動物破壞和微生物破壞。

①植物破壞,對於遺迹館內的遺存,又可細分為苔蘚和蕨類植物兩種,兩者在遺迹館內的平面立面和考古探坑都有所分布,遺迹館內由於氣候濕潤、地下水滲透等原因,空氣中含水量較大,且室內光照條件充足,因此也為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溫床。

②動物破壞。因遺址周邊為農村自然環境,缺乏對害蟲的防治與管理,因此大量害蟲滋生,並向遺迹館內蔓延侵擾。

③微生物破壞。微生物病害主要為青苔和白黴,部分區域青苔和白黴呈片狀分布於整個壁面上,由於土體長期整體處於潮濕封閉狀態中,空氣中有大量青苔和白黴的孢子遊離,待室內溫度適宜,即依附於遺迹表面大量繁殖,造成遺迹本身土質土色被覆蓋。

圖四 青苔滋生嚴重區域

圖五 植被及黴菌生長

2)裂縫是遺迹館內土遺址最主要的病害。裂縫密集分布於整個遺迹表面,發育速度快,遺迹邊緣處平面裂縫與立面裂縫相互連接,形成三維「切割體」,將土體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分離塊,對遺址造成嚴重的影響。

圖六 壁面分布大量裂縫

3)片狀剝蝕。片狀剝蝕是探方壁存在的一種主要病害,也是1號遺迹館內分布較廣的一類病害,從病害成因上看,有裂隙剝離和雨蝕剝離兩種類型。

4)掏蝕一般位於立面底部或考古探坑底部,因浸水或地下滲水造成,這種病害可以看作是片狀剝蝕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圖七 長期浸水形成的底部掏蝕

5)館內北側由於前期防滲工程處理不到位,造成側向滲水現象,對遺址的穩定性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同時也給遺迹立面造成一系列相伴而生的病害。滲水和積水對遺存有持續的破壞作用,長期作用下可能形成管涌、崩解等病害,且坑內積水對室內的濕環境有重要影響,直接威脅遺址本體的安全,因此必須及時採取防滲措施。

圖八 現狀圖紙(一)

圖九 現狀圖紙(二)

在現場勘察結果的基礎上,設計方案合理分析遺址的病害成因和機理,結合遺址實際情況和未來展示需要,主要通過改善遺迹展示館內微環境,制定了針對性較強的相關檢測和實驗工程措施,並通過對地表浸水、植被、青苔、黴菌處理、裂縫、掏蝕等病害制定合理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破壞因素,延緩其劣變過程,使遺存得以長期保存,為今後對遺址的原狀展示提供良好的條件。

圖十 現狀圖紙(一)

圖十一 現狀圖紙(二)

圖十二 現狀圖紙(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書 的精彩文章:

TAG:簡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