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欒加芹:痛經(三)

欒加芹:痛經(三)

痛經(6)

在我的論壇,有人反饋:

「有一次來月經痛的我直冒冷汗,我知道痛經與脾、肝、腎經有關,就在這幾個經絡上找,發現行間到腳大指中部很痛,按了不到一分鐘,疼痛消失,後來再來月經再也不痛了。我把這個方法告訴好幾個痛經的同事,都挺管用。」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痛經,簡單的說是寒氣影響了心氣。

去寒的方法有多種。這種按摩行間到腳大指中部 的方法,就是其中一種。

行間到腳大指中部,這是足厥陰肝經上的一段,足厥陰肝經,對應巽卦。巽卦是寒氣的控制卦,所以,按摩或者補益巽卦經絡穴位也去寒。

無獨有偶,看下面的例子。

「今天凌晨5點過突然醒過來,感覺下腹部疼痛難忍,這幾天正好在經期,前兩天都只是有點隱隱作痛,也沒有管它,沒想到這會兒會這麼厲害,好多年沒有這樣的痛經了,痛得我捲成一團也沒能讓她減輕一點點。開始我想忍忍可能就過去,不停的在床上翻來翻去,過了十多分鐘還是痛得不行,只好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想想平日學的那些方法,記得好像月經不調和肝氣不舒有關係,正好穴位貼都放在床頭櫃里的,找了幾張養肝貼出來,也沒想那麼多,直接貼在兩太沖,兩行間上,過了差不多5分鐘,沒有痛的感覺了,開始以為是不是痛麻木了呢,再仔細感受了一下,是真的不痛了。天啊,這不是真的吧,我在想,怎麼這麼快就好了,然後就又睡著了,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趕緊收拾收拾趕著來上班了。初冬的早晨,出門難得一見的明媚陽光,心情真好。」

上一個例子,是按摩「行間到腳大指中部」。這一個例子,直接用養肝貼貼兩太沖穴、兩行間穴。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增強肝經的巽卦氣息以去除寒氣。所以,功效都好。當然,這個貼養肝貼補益的方法,功效更好。------也可用藥材幹的桑葚子搗搗貼兩太沖穴和兩行間穴。

痛經(7)

有人反饋:

「某女,痛經痛得晚上睡不著,按掐其內庭,她自己敲敲小肚子,不一會,痛勢大減。」

內庭穴也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也對應艮卦,有去寒氣的作用,所以也治痛經。

對於內庭穴,除了重按,還有更好的方法:陽池貼貼兩內庭穴,或者藥材炙甘草搗搗貼兩內庭穴。

痛經(8)

有人反饋:

「可能是前晚睡覺著涼了,前兩天又吃了生黃瓜,昨天又是來月經的第二天。肚子痛的厲害,沒一點力氣,連呼吸都困難,身上一直冒冷汗。在左太淵和神門貼了人蔘片,感覺呼吸好了很多,可還是痛得很。大熱的天我蓋了厚厚的棉被還覺得冷。晚上躺在床上聽老師講課,(實在是沒力氣坐著),想到補火應該可以除寒。就用養膽貼貼了右陽輔穴。上完課就睡著了。夜裡11點嘴巴有點燒,乾乾的就醒了,發現肚子已經不痛了,也不冷了。於是又用養膽貼貼兩丘墟穴,睡到半夜熱得不行,又把棉被換成了毛毯。這下是恢復到正常了。」

中醫說,「膽主溫煦」。感覺太冷,選擇膽經的穴位來讓人體暖和,就跟曬大太陽除寒氣一樣的,自然也有好效果。

上述陽輔穴是膽經經穴,丘墟穴是膽經原穴,都是膽經重要穴位。痛經時候可以同時都貼上,另外,還有人用膽經的絡穴光明穴治好過痛經。用養膽貼貼兩陽輔穴、兩丘墟穴、兩光明穴,可以同時用。當然,也可以用藥材紫蘇子搗爛,貼兩陽輔穴和兩丘墟穴、兩光明穴。

這個例子里,提到了黃瓜。------尋常都覺得黃瓜美容,黃瓜含多種維生素之類的。但事實上,黃瓜是大寒的,寒氣特重。女性吃了,很容易導致痛經。------女性,盡量少吃它。

「膽主溫煦」,除了直接取膽經穴位補益,還可以大量食用補膽,即補先天離卦的食物,如紅薯、玉米等,也有較好效果。

版權聲明:文章轉載欒博士養生論壇,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欒加芹:經前期癥狀
欒加芹:減月經量

TAG:穴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