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董卓「挾天子令諸侯」,但為何挾持的劉協,不是迂腐的劉辯?

董卓「挾天子令諸侯」,但為何挾持的劉協,不是迂腐的劉辯?

東漢末年,諸侯紛爭,其中董卓更是搶佔一步,直接將天子挾持以此來號召天下,除掉董卓瞬間成為當時所有諸侯的重任,董卓的這一行為也是留下了千古罵名,不過最終他的下場也是讓人們感到滿意,因為他統治期間暴戾縱橫,讓漢朝的大臣都無法接受。都希望將董卓刺殺。

對於董卓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人們也是有著很多不同的看法,因為在他前半生的那段時間,作為漢朝的大將在外駐紮鎮守,保衛國家的安危,但是因為漢朝內部發生了一些紛爭,最終讓董卓被迫回到朝中治理亂臣賊子,這個時候的董卓才走向了歧途,成為千古罪人,在此之前,董卓則是一個體恤 部下,軍事能力卓越的好將軍。不過歸根到底最終的做法還是無法讓人原諒,所以一致認為他還是千古罪人。

在東漢末年宦官勢力與日俱增,並且出現何進懲治宦官的事情,最終反被殺害,就這樣董卓奉命前來營救皇上,這個時候的皇帝劉辯還是個幼童,在董卓救下之後,經歷了戰亂的劉辯只有一味地痛苦,但這時候董卓注意到劉協卻是非常淡定地對整個局勢進行分析,而且口齒清楚,沒有半點慌亂的意思,誰聰明誰迂腐肯定都一目了然,不過這個時候的董卓既然想著可以挾天子而令諸侯的話,那麼他為何不願意繼續輔佐劉辯這個迂腐的君主,而是選擇了識大局的劉協為王?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其實董卓考慮的並不是這些,他是想著利用立王這件事來分辨出朝廷內部的大臣,有誰是可以服從自己的命令,有誰而是不選擇服從,這樣一來讓自己懲治那些叛賊就顯得非常容易了,就這樣在董卓扶持劉協為王之後,將那些亂臣處理完畢之後,也是更方便自己的統治,設劉協為王,權力直接被架空,最終也是被董卓牢牢控制,最終讓劉協成為了漢朝的末代皇帝,這樣的一個做法也是在效仿昔日霍光行廢立的典故,並且取得效果,這就是董卓為了扶持劉協而不是繼續扶持被欽定好的劉辯。

可見董卓老賊對此事的運籌帷幄,不過最終慘死在呂布之手,也算是罪有應得,不得不說古代王朝的更迭真的是爾虞我詐,針鋒相對,稍有不慎便一命嗚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元和清同為少數民族的王朝,為何只聽過反清復明?那得問滿清人
二戰前炸水壩可摧毀敵人,但戰爭爆發卻沒人嘗試,只因頒布禁令?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