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五)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五)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編者

本文源自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作者授權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

——紀念南師誕辰百年

(五)

文/馬宏達

價值的維護與過猶不及

個人可以通過自覺智慧而解脫煩惱,善於分辨是非善惡但心無煩惱掛礙,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擾亂破壞社會的正道秩序法則。社會需要善惡是非等等價值觀和秩序法則,否則必陷入弱肉強食肆無忌憚的失序狀態,人人受害。正義、公平、善惡、美醜、是非、真偽、禮儀、規則……人類社會一切價值和法則,也是緣起的,因社會共識而建立,因失去共識而解構,因大家共同維護而存續,若維護的力量弱於破壞的力量,博弈結果可想而知。當時空條件變化,價值和法則體系也應有所調整,但絕不能沒有,否則種種失序混亂現象就會泛濫成災。

但在實踐中,也須注意過猶不及或異化的問題。比如忠孝之道與尊師重道,是人類社會很寶貴的價值,毫無疑問應當繼承發揚,但也要注意適度,避免演變為禁錮人們獨立性與創造性的文化包袱。再如,歐洲民主制派生了不堪重負的高福利制度,有些國家或地區的民主則演變為社會撕裂,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包袱。又如,科學強勢人文弱勢帶來的社會乃至世界失衡問題,已有共識。還有些人以科學的名義對自己未深入的領域輕率武斷做結論,變成學閥而不自知。同理,宗教有其社會需求和價值,一般具有人心慰藉、自律和其他人文作用,但受人性的弱點所致,過猶不及和異化也在所難免。總之,人性的局限,使得任何價值或事物,在實踐中皆存在過猶不及或異化的現象,古今中外皆然。

再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用簡單的文學語言概括因果律,也是價值觀,促使人們自律自覺,兩千幾百年來起到很大的社會教育和規範作用。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錯解了因果之理,以為無需努力,果報也會自動發生。如同一個笑話說:「天天大吃大喝,如果緣分到了,自己會瘦下來。」這是個錯解因果的漫畫縮影。

還有很多人以「自有果報」為借口,免掉自己維護正義的義務或責任,袖手旁觀。或錯解「不起分別心」「慈悲」「不起嗔心」,變成鄉愿、姑息。這些錯解誤解,都會削弱甚至打擊了維護正義的力量,縱容惡行。於是乎,鄉愿滋生了大盜,破壞社會正道秩序,人人受害。所以孔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有人認為只要發心(動機)好,結果就一定好;或者只要發心(動機)好,就不必管那麼多。這完全是對因果原理的錯解。比如炒菜,一百個廚師的發心都想把菜做好,但結果卻是一百個差別味道,為何?因為除了動機以外,還有很多因素條件參與進來,綜合形成因果。緣起的世界是非常複雜的因果綜合博弈,並非簡單的鏈條。做人做事,只問動機不問其餘,是愚痴無智。很多人「好心辦壞事」,「善心得惡果」,便是如此造成。處事的智慧與方法,同動機一樣重要,處處是因果。即便發心動機,也須仔細檢點,常常未必自己認為的那麼單純。

久遠以來,不少人頭腦中,入世出世邏輯混淆不清,常把出世邏輯用於處理入世之事,該分別世事的善惡是非對錯時,他來個「不起分別心」;該金剛怒目揚善抑惡時,他來個鄉愿式慈悲,反而「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不懂得有時金剛怒目才是真慈悲。君不見彌勒菩薩身邊是韋馱菩薩與四大天王,也忘記了戒律的用意所在——維護正法正道須寬嚴結合恩威並濟,與「徒善不足以為政」以及法治精神理無二致。

出世的重點,在於個人(而不是集體)內心煩惱的解脫,而不是破壞世俗法則。即便是避世專門修道(非指徒具外表者),也只是個人為解脫煩惱根本、求證生命形而上道的一種實驗,那是極少數人的選擇,但也須尊重世間法則秩序。處世時則需要「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無為而無不為。緣起爻變的世界,當然受條件(因緣)制約,當然處於互動變化的關係中。有關係的互動,就有制約、支持、合作、協調、反對、矛盾、消長、鬥爭、生滅、轉化、妥協等種種關係的變化可能,入世不能不面對這些現象,做事不能「不起分別心」,而且要明辨是非,也不能不建立和維護處理這些關係的價值和法則體系,否則社會沒有最亂只有更亂。處理入世的事,尊重世俗的價值和法則,這也是「恆順眾生」「不壞世間法」的精神,不能把出世入世邏輯混淆。

還有一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時候」也並非袖手可得,除了必要的時機等待外,更多還須盡人事努力創造。人事還須人為,正義秩序的維護,還是靠人,人人有責,不要寄望「救世主」。

道德自覺當然高尚而寶貴,只求心安理得,義所當為則為之,不計代價和回報,那是很超然很瀟洒的境界,但不應以此要求普羅大眾。對絕大部分人而言,道德自覺抵不過現實因果反饋的示範力量。身教勝言傳,現實的因果反饋,是最有力的行為教育,勝過一切說教。一個社會,若想匡正風氣,步入正軌,善應使其有善報,無善報則善無以積;惡應使其有惡報,無惡報則惡無以止。當然,現實中,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急不得,需要上下左右逐步達成共識,全民一起努力。人類社會可能永遠不缺少兩大力量的博弈:一是維護正義,二是違背正義。只靠道德自覺,現世因果酬償機制不上正軌,則正義難彰,道德難守。

至於前生(過去)後世(未來),皆由現世(當下)而來。與其訴諸於來生來世,推卸現世責任,不如上下一起努力,從法治、政治、經濟、道德等諸多領域,建設好現世因果酬償的正義維護機制,方可挽救絕大部分人於墮落,減少社會矛盾和痛苦,這才是最大的慈悲,善莫大焉。

遙想孔子當年,「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子路的疑問其實每人都有,換言之,做好人好事為何沒好報?孔子答,面對困境時,君子和小人的態度不同,君子堅守節操,小人沒有底線。孔子沒有明講,好人好事不一定有好報。不是沒因果,而是因果很複雜,是複雜條件的互動與博弈。不是有了真善美或正義的信念就夠了,還要有保護真善美與正義的措施和機制,並且要勝過破壞的力量才行。

緣起的世界,無主宰,變化無常,不是有了聖賢教育或任何妙策良方偉大理論,就天下太平了。世間是世人行為的因果,人人有責。若要世間好,除了建設好法治政治經濟軍事科技金融文化道德等等,還須天常生好人,須人常做好事。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許曉暉:萬古常青,心發永續——紀念南懷瑾老師
楞嚴經 第七卷 第七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