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曾國藩女婿,因厭惡官場定下家訓:後輩寧可討飯不可為官

此人是曾國藩女婿,因厭惡官場定下家訓:後輩寧可討飯不可為官

說起聶緝規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他的來路。可要是將他的背景仔細梳理一下,卻不難發現他和晚清名臣曾、左、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曾國藩是他的岳父,左宗棠是他的媒人,而李鴻章引導他走上經商之路,並最終成為近代中國紡織業的開拓者。

聶緝規,字仲芳,1855年出生於湖南衡山,他的父親聶亦峰曾是高州知府。聶家家教甚嚴,專門為聶緝規請來了名師希望他通過科舉之路走上仕途。不過聶緝規對八股文並無多大興趣,偏偏對西洋文化情有獨鍾。

聶緝規18歲那年,左宗棠來到聶家並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說他願意牽線為聶緝規說一個門當戶對的婚事,而對象便是曾國藩的第六女曾紀芬。曾紀芬因為是曾國藩的幼女,而且自小知書達禮,被父親和兄弟們視為掌上明珠。兩年後,聶緝規和曾紀芬的婚期在即,但這一年曾國藩去世,兩年之後曾國藩的妻子歐陽夫人也撒手歸西。如此一來,他們的婚事一推再推,最終完婚時,曾紀芬已經24歲了。

左宗棠收復新疆以後,被慈禧任命為軍機大臣,其後再授兩江總督。上任不久的左宗棠到江南製造局視察時發現管理混亂,於是便想起了聶緝規,舉薦他出任江南製造局總辦,希望他能扭轉製造局的局面。

聶緝規上任後,立即著手對江南製造局這個中國第一個現代重工業企業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整頓。他精簡局務機構,廢除工頭制,又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並建議朝廷「聘洋匠來局教習造法,以為永久之計。」不久,製造局終於有了一批屬於中國自己的技術和工人。在聶緝規的主持下,江南製造局第一次獨立地製造出4尊12英寸口徑仿英國式大炮。

在經營管理方面,聶緝規開始摒棄一些原有的舊衙門式的作風,使這個連年虧損、管理不善的企業逐步擺脫了困境,步入正軌。聶緝規的名字在大上海很快為人所熟知。

1885年,因聶緝規在江南製造局總辦任上有功,又在曾國荃的大力舉薦下,慈禧任命他為上海道台兼江南海關監督,成了上海這個中國最大商埠的最高行政長官。然而,讓聶緝規意想不到的是,上海道台比製造局總辦要難當的多,在一場連一場的糾紛和奔忙中,聶緝規那種直步青雲的喜悅已經消失殆盡。此後,他一再厭惡官場,並考慮再去經商。

無獨有偶,李鴻章當時上奏朝廷,希望在上海另設機器紡織總局,籌集款項,官督商辦,並提議讓盛宣懷赴上海,會同上海道聶緝規共同籌辦。李鴻章的這個委任,對於聶緝規來說正中下懷,他毫不遲疑立即回復李鴻章,欣然同意與盛宣懷共同籌辦織布局。

李鴻章所說的紡織局其實指的就是華新紡織新局,它是中國近代棉紡織工業歷史上最早的一家,在最初的幾年裡,由於當時新式紗廠不多,競爭對手少,加上又是官商合辦的企業,得到官方的照顧,經營條件比商辦的好得多。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商合辦的弊端日益顯露,企業沒有自主權,官場中人又中飽私囊,加上外商紗廠競爭的加劇,華新慢慢陷入窘境。

正當聶緝規發愁的時候,朝廷突然下旨任命他為浙江巡撫,自從聶緝規調離上海後,華新紡織新局也逐漸走向下坡路了。1894年,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准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立各種工廠。這樣,就使中國棉紡織業處於不利的地位。《馬關條約》簽訂之後,英、法等西方各國也更具最惠國待遇,要求獲得和日本一樣的權力,紛紛來華設立棉紡廠。在短短的幾年中,就有數家外商紗廠在上海開工。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新的處境就更岌岌可危了。這時,曾一直跟隨聶緝規的湯葵生主動站出來要求租辦華新紡織局,組織復泰公司。可兩年後,湯葵生因病去世,他臨終時囑咐將復泰交給聶家管理。當時,聶緝規的兒子聶雲台也24歲了,所以聶緝規決定讓兒子來打理復泰。

聶雲台還真是塊經商的料子,他經營復泰第一年便盈利了9萬兩銀子,從此復泰走上正軌,連續幾年盈利,並遵照聶緝規的意思將復泰改為了恆豐。聶緝規親眼看到兒子的決策和經營能力之後,終於放心了,早已厭倦官場的他決定辭官告老還鄉去陪伴老母。臨行前,聶緝規將兒子叫到跟前,對著他說:「告誡子孫後輩,聶家以後寧可討飯不為官,經常靠本領。」1911年,聶緝規在老家病逝,享年57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開國五大臣功高蓋世,其中一個虎毒食子,另一個賜姓愛新覺羅
此王爺號稱「大清第一吃貨」,不管什麼菜只要他一入口便知出處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