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六十歲之前籍籍無名,老將黃忠是時運不佳,還是厚積薄發?

六十歲之前籍籍無名,老將黃忠是時運不佳,還是厚積薄發?

張愛玲說過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很多人深以為然,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大紅大紫,畢竟歲月匆匆,誰越不想被遺忘,都想儘儘早展現才華,出人頭地當在少年,方才不辜負短暫的芳華。然而縱觀歷史,又有多少人能少年得志呢?

黃忠就是一起典型的案例。六十之前,他的名字無人知曉,而聲名鵲起的時候,又很快變成了傳說。

說起黃忠,人們難免會想到「老將」兩字,和歷史另外一個聲名顯赫的老將聯繫在一起。廉頗因為「負荊請罪」而家喻戶曉,而「尚能飯焉」更讓所有人記住「老當益壯」,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悲壯的最後一筆。

不同的是,廉頗「負荊請罪」留名歷史40多歲,而黃忠第一次登場,在江湖上留下大名,已經年邁花甲。而人生最後一戰,定軍山刀劈夏侯淵,炙手可熱如日中天的同時,也成為這位七十多歲的耄耋老人的最後輓歌。

英雄終究會老去,但英雄即便暮年也更應該得到尊重!

當關羽聽說黃忠也成為了五虎將,第一個反應就是驚詫,然後就是憤慨。在關羽看來這是一種侮辱,「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關羽從始至終都是高傲的,哪怕他從未真正戰勝過黃忠,哪怕黃忠還饒他一命,顯赫的功勛絲毫不亞於旁人。他都固執認為黃忠是個籍籍無名的士兵,不能和自己相提並論。不光他,所有人都在心裡默默發問,黃忠配嗎?

黃忠當然配的,但如果說不配,只能怪出名太晚了!

翻看黃忠的簡歷,其家境以及50歲之前完全是空白。人們有權利質疑,在人生最寶貴,最能建功立業的黃金三十年里,黃忠究竟在幹嘛呢?

黃忠是地地道道的荊州人,他的青年和中年時代都無人知曉,一直到初平三年(192年),外來戶劉表出任荊州牧,黃忠才被任命為中郎將,隨從其侄劉磐駐軍長沙攸縣。

請注意「中郎將」這個官職。在西漢時期,「中郎將」還還是比較吃香的,相當於正團級軍官,屬於中校,大校軍銜。然而到了東漢末年,群雄崛起,大肆賣官鬻爵,「中郎將」含金量已經嚴重縮水,實際只相當於尉級軍官,屬於基層軍官。

以此推算,黃忠在沒有遇到劉表之前,很有可能只是地方武裝勢力頭目,甚至還可能是類似林沖一樣的「教頭」,沒有任何軍功可言。

對比其他霸主,劉表守業尚可,但進取不足,所以黃忠即便做「中郎將」,也沒有大展拳腳的機會,大部分時間都跟隨著隨從劉表的侄子劉磐,搞地方治安工作。雖不知道他到底幹了什麼具體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孫策震驚了!

史書對於這樣的小人物總是惜以筆墨,而對劉磐一段敘述卻讓我們發現一些端倪。「時有劉表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度作寇於艾、西安諸縣。」毫無疑問,這支作寇隊伍作風過硬,給孫策添了不少麻煩,在高度重視的同時,命太史慈為建昌都尉,督將共拒劉磐。

劉磐出名了,那是因為他是太史慈的對手,孫策的心腹大患。但誰記得劉磐的部下呢?所以,此時的黃忠兢兢業業,卻依然無人知曉。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死之後,劉琮將荊州獻給了曹操,曹操大施恩惠,以穩定軍心。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黃忠成為了裨將軍(副將),轉到了歸長沙太守韓玄手下,給人打下手,繼續默默無聞,直到一年後,一個拿著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馬,丹鳳眼的紅臉漢子出現在長沙城下。

那一天,風吟雲淡。

那個一身極品裝備的漢子笑了,笑得有些瘮人,因為對面的侮辱而滿臉通紅。

迎戰的不是既不是大名已久的名將,也不是年青莽撞的白馬小將,而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兵。

一把刀、一張弓,一匹即將馬失前蹄的老馬。

紅臉漢子動手了,揮出了最為得意的一刀,和往常一樣,用最快,最簡單的方式來解決這場有些無趣的戰鬥,因為本營的小爐還溫著酒,他很忙。

那一刀電光火石,那一須臾,戰鼓喧天。兩人你來我往,大戰三百回合。

沙場突然安靜下來。

二爺的刀停住了,高傲的他,不屑於趁人之危。

而那個老頭也沒射死紅臉的漢子。不是不能,而是他也是有原則的人,他只想用實力證明己,即便花甲之年,一樣能堂堂正正取勝天下聞名的「漢壽亭侯」。

能嗎?能!

上天給黃忠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就在老漢準備全力一搏,一決勝負之時,韓玄的投降讓他和那個紅臉的漢子成為了同事。

望著那把寂寞的大刀,黃忠唯有一聲長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黃忠只能以此安慰自己,但卻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一展畢生所學,盪盡心中的悶氣。如今他的時日不多了,他不知道自己還能等多久,一個能讓他一戰成名,天下聞名的機會!

三年之後的建安十八年(213年),黃忠終於等到機會。

劉備與劉璋決裂,人才匱乏,無將可用的劉備只能讓這位本可養老的「老兵」披掛上陣,率兵自葭萌關向成都進兵。原本只想讓黃忠作為側翼,徐徐圖之拱衛本營。沒想到黃忠卻成了開路先鋒,在戰鬥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勇毅冠絕三軍, 以碾壓之勢頭一路猛攻到了涪城。先後打敗了劉璋手下部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逼迫綿竹守將李嚴、費詩等聞風而降。

誰說老將不能一戰,誰說的,站出來!問問我的刀答不答應!!!

意氣風發的黃忠終於找到了歸屬感,他屬於戰場,或者更加準確地說,戰場屬於他。那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無數老兵靈魂附身,繼承了「老而彌堅」的意志,代表了「老當益壯」的不屈精神,他不是一個人!

建安十九年(214年),黃忠的武勇終於獲得了認可,正式邁入了將軍的行列,討虜將軍!

黃忠撫摸這白色的長須,開懷大笑,他已經忘記自己到底等了多少年,才能到這個早應該得到的東西,認可!

之後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進駐陽平關,在漢中與曹操軍隊對峙。黃忠第一次作為主將,隨同劉備出征。在次年,建安二十四年,與曹軍大將夏侯淵對決,定軍山上,黃忠不顧年邁的身體,至危險於不顧,親自擊鼓勸率士卒,而後更是以驚艷一刀,將夏侯淵斬殺於馬下。

天下一片嘩然,這真的是那個已經七十的老兵嗎?

這一年,這個七十的老兵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後將軍,儘管位列五虎將之末,但這是貨真價實的榮譽,不是靠裙帶,而是靠一刀一箭,血海廝殺拼出來的。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要知道,武將不同於文臣,越是年齡大越是老辣,衰老是所有武將的剋星,從古至今沒有那個武將能躲得過「人老力竭」。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誰能抵擋歲月這把無情的殺豬刀,到老還能保持強大的戰鬥力,那麼毫不誇張地說有兩人,一個是真實時空的黃忠,一個是虛幻世界的童虎!

黃忠年逾古稀,仍然能夠馳騁沙場,由此不難想像黃忠年輕時又是多麼勇猛彪悍,他的沉寂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而是未遇良主,沒有發揮的機會和舞台,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遲暮黃昏。但正如我們反覆說的,是金子總會發光。黃忠是金子,更代表著無數默默無聞,只待人發掘的人才,不管他們如何老去,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會綻放出人生最絢麗的光芒。

老兵不死,只會凋謝。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民間傳說:張飛和諸葛亮打賭,不想小心思全被猜中
民間傳說:一碗貓兒米,大嫂變皇嫂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