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柯南秘術——麻醉針扎你小脖脖!

柯南秘術——麻醉針扎你小脖脖!

導語:柯南的麻醉手錶到底怎麼用?

柯南是一部開始連載於1994年的推理漫畫,號稱「東京死神」的柯南走到哪哪死人。

為了揭露真相又不想被反派組織發現自己的身份,柯南就會用麻醉針放倒毛利小五郎來進行掩飾。

於是在比較瞎的群演的配合下,他總是能完美破案揪出兇手。

不過這次小編想探討的不是其他角色的視力問題,而是這能一針「秒殺」毛利叔叔的麻醉針的奧妙之處。

麻醉針是何神葯?

劇中,柯南的麻醉針命中目標後幾秒鐘即可讓對方沉睡,沉睡時間足以讓他發表完他關於案件推理後,還可以讓兇手來一段苦情的心路歷程,然後全體準備散場了,中針的受害者才慢悠悠地醒過來。

此外,這種葯注射的部位也很神奇,柯南一般瞄準的是毛利的後脖子,看下圖。

毛利叔叔被扎爛的後脖子

根據人體解剖學圖譜,可知這裡主要是頸夾肌,也不是血管豐富的區域。

手錶里射出的麻醉針那麼小,這種葯的劑量肯定也不大。

那麼我們要找的葯必須符合以下特點:

1. 肌肉注射有效;

2. 生效快;

3. 小劑量即可對成人生效;

4. 持續時間長;

5. 危害小。

最符合這些條件的是專用於麻醉槍,拿來捕捉動物的——氯胺酮

然而仔細一想,劇中的葯和氯胺酮似乎又有一些出入。

氯胺酮具有高度親脂性,可迅速進入中樞神經,25~30s內,病人意識消失,作用維持時間10~15min。

氯胺酮符合肌肉注射和生效快,持續時間也勉強夠用。但注射劑量卻有點多,如果對成人肌注需要注射50ml才可生效。

另外,氯胺酮會抑制呼吸,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嚴重後果。

這時一定要保持毛利叔叔的呼吸道通暢,然後面罩給氧改善低氧狀態,但注意氧氣濃度絕對不能過高,不然容易引起自主呼吸停止。

然後及時建立靜脈通路,補液以促進藥物排出,之後給予納洛酮解除呼吸抑制。

即使沒有造成急性中毒,氯胺酮濫用也會導致成癮。如果真像劇中那樣,毛利叔叔早就成了一個癮君子了......

既然不可能是氯胺酮,那麼其他肌注類的麻醉藥基本上也可以排除了。

這麼說來,難道是靜脈注射

精通解剖的神射手—柯南

這下,我們只能假設如下的情況,其實柯南的手錶型麻醉槍射出的針有著很強的穿透性,柯南又有著深厚的解剖學知識。

那枚麻醉針上有著強力安眠藥,比如苯二氮卓類的安定、非苯二氮卓類的唑吡坦(佐匹坦)等。

然後一根細細的麻醉針手錶中的機關給予動能射出,刺破後頸部皮膚與筋膜,穿透斜方肌和頸夾肌,擦著頭半棘肌,避開迷走神經,破開頸動脈鞘。

最終剛剛好刺入頸內靜脈,動能消耗殆盡,將安眠藥釋放入血液,迅速生效。

這還得要這針是特殊的可吸收材料製成,每次完成使命後便會快速地被吸收,不然某天毛利叔叔脖子不舒服去拍個CT......

在後頸處「扎麻醉針」的風險

即使有著神一般的準頭,以及高科技「裝備」,長期在後頸處「扎麻醉針」一樣風險重重。

畢竟誰都會有失誤的時候,萬一射偏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比如不小心射高了,中了頸叢的神經。頸叢包括:

1.枕小神經(lesser occipital nerve);

2.耳大神經(greater auricular nerve);

3.頸橫神經(transverse nerve of neck);

4.鎖骨上神經(supraclavicular nerves)。

頸叢受損會讓毛利對應的位置感覺不適,出現感覺功能障礙,若中了鎖骨上神經還會導致頸部活動受限,伴有頸僵直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出現痙攣和麻痹。

如果正中迷走神經(Vagus Nerve Injuries)就更麻煩了。

一側舌咽、迷走神經或其神經核損害時,可出現同側軟齶麻痹咽反射消失,嗆咳及聲音嘶啞等。

雙側損害時,患者進食、吞咽、發音均有嚴重障礙,嚴重時甚至不能發音、吞咽和唾液外流等,稱真性延髓性麻痹。

如果射中了某根動脈,比如頸總動脈或是頸內動脈的話,因為針頭不大,不會造成太大傷口,只會導致側壁損傷。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引發頸部大血腫,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亦可形成外傷性假性動脈瘤。

相對於比較危急大傷口,假性動脈瘤只需進行擇期手術即可。手術可根據情況選擇介入腔內破口修復或血管移植手術。

如果直直地正對後頸射進去的話,以阿立博士的黑科技針頭,很可能可以穿透小小的椎板。

如果穿透的是頸下段(C5-C8),毛利叔叔就會出現肢體癱瘓,上肢呈節段性感覺和運動障礙。

由於胸部呼吸肌癱瘓,患者僅有腹式呼吸,同時伴有括約肌功能障礙和Horner綜合征。

最可怕的是,若是中了頸上段(C1-C4)的話,那可能就真的完了,毛利會出現四肢癱瘓,嚴重的還會影響膈肌和肋間肌,造成呼吸困難,最後導致他迅速死亡。

幸虧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不然我們的「死神」就只能去尋找新的目標了...

某大企業千金突然感覺頸部一涼......


來源:梅斯醫學

#你還想了解哪個人物的醫學小知識?歡迎留言#

參考文獻:

吳月瑛, 吳素平, 田偉珍. 氯胺酮中毒的急救及護理體會[J]. 護理與康復, 2009, 8(9):772-773.

Krystal J H , Karper L P , Seibyl J P , et al. Subanesthetic Effects of the Noncompetitive NMDA Antagonist, Ketamine, in Humans: Psychotomimetic, Perceptual, Cognitive, an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J]. Arch Gen Psychiatry, 1994, 51(3):199-214.

Groen G J , Baljet B , Drukker J . Nerves and nerve plexuses of the human vertebral column[J]. American Journal of Anatomy, 1990, 188(3):282-296.

劉執玉, 田鏵. 人體解剖彩色圖譜[J]. 2008.

Mokri B , Piepgras D G , Houser O W . Traumatic dissections of the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988, 68(2):189-197.

梅斯小可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斯醫學MedSci 的精彩文章:

Int J Cardiol:持續性心房顫動患者微創手術消融分析
2018 CDS專題報道:周智廣教授——血糖正常的1型糖尿病診斷

TAG:梅斯醫學MedSci |